工信部于9月20日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针对工业软件领域、工业网络设备给出具体更新目标。各地方政府信创政策也开始从宏观支持转向为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的专项政策。
其实,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新创订单就开始密集落地。进入2024年,订单量进一步增加,中信、工商、邮储、浦发等银行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招标持续落地,运营商服务器设备招标也相继落地。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10万亿元化债方案的落地,作为信创行业的主要客户,地方政府财务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因此,信创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以及应收账款占比过高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信创行业或将走出低谷。
据浙商证券研报,2023年,中国信创市场规模约为1.54万亿元,同比增长7.74%,相较于2022年有所放缓。其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在于经历了2022年央国企大规模采购后,下游客户需要一定的实施和验证周期。叠加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企业在信息化项目上投入趋于谨慎,这导致信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在2023年出现了普遍下滑。
2024年,信创行业利好政策相继发布,招标订单也持续落地。据第一声研究院预测,信创市场规模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预计2024至2026年,信创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5.49%、17.84%、26.82%。
具体政策方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2025年,行政办公及电子政务系统要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国资委发布的79号文也要求2027年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安全可靠的信创替代。
2024年8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在卫星导航、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现金医疗设备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采购使用的主力军作用,带头使用国产创新产品。
同年9月,工信部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了27个工业重点行业和4个工业重点领域的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任务。明确提出到2027年,完成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任务。
广州、天津、武汉、北京等地也相继推出信创专项奖励政策,针对信创项目引入、企业培训、自主研发、应用创新、人才引进、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补贴支持,信创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
招标订单方面,2024年9月,全国各行业新创项目加速落地。据东莞证券统计,上交所计划采购鲲鹏、海光服务器,总投资为8520万元;中国移动计划采购74台服务器、30台交换机、9台配套安全设备,总投资为2174万元;中国电信计划采购桌面操作系统34万套,合计金额约为9900万元;数智高速计划采购104台GPU服务器,总投资为1.04亿元。
除此之外,福建省发改委、河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海关总署、张家界桑植县大数据中心、贵阳银行、瑞众保险等多地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也陆续披露信创招标信息。
2024年3月,政府报告中提出拟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用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中间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在领域方面,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点任务。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议案中提出,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另外,自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地方政府债务4万亿元。
10万亿元化债方案的落地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其在信创等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与采购意愿,进而改善信创行业公司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
上述逻辑的核心在于计算机行业与政府财政状况关联性较大,在计算机板块下,信创等细分行业的业务模式都是TO G模式,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重较高。
据东莞证券研报,2021年至2023年,计算机板块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合计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5%、29.74%、30.83%,数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信创行业应收账款压力不断增大。
站在经营角度,应收账款持续增加,不仅导致行业内公司现金流压力增大、经营风险增加,还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据Choice数据,2021年至2023年,计算机板块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金额分别为377.96亿元、470.66亿元、568.03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坏账计提的增长是致使过去三年信创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随着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改善,信创行业也将从中受益。
2023年7月,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正式发布了《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试行)》,对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器搭载的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产品,以及其研发的单位核心技术、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测评进行了规范。
截至目前,第三期安全测评结果已经公布,在CPU领域,产品得到认证的主要公司包括龙芯中科、海光信息等;在操作系统领域,产品得到认证的主要公司包括统信软件、麒麟软件、中兴通讯等;在数据库领域,产品得到认证的主要公司包4166f299e3f44471a1efa9e1cee4cc2d括达梦数据、海量数据等。
具体来看,在国内CPU领域,海光信息在营业收入规模最大,2024年前三季度,海光信息营业收入为61.37亿元,同比增长55.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5亿元,同比增长76.87%。
值得一提的是,海光信息主要产品包括CPU与DPU,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国际上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截至目前,海光CPU已经在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海光DPU系列增益GPU架构为基础,兼容通用的“类CUDA”环境,主要应用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2020年,海光CPU在中国x86芯片市场份额约为3.75%,并占据了国产x86服务器处理器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公司深算一号DPU在典型应用场景下性能指标接近英伟达A100,而公司最新产品深算二号性能相对于深算一号提升幅度高达100%。
麒麟软件是国产操作系统的行业龙头。
据浙商证券研报,在Linux系统方面,麒麟软件连续13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同时在桌面端、服务器端两大市场位列本土市场第一。2024年上半年,麒麟软件营业收入为12.70亿元,同比增长10.20%。麒麟软件虽暂未上市,但中国软件持有其40.25%的股份。
值得关注的是,麒麟软件收入规模高于统信软件与普华软件,但诚迈科技持股20.40%的统信软件与太极股份持股16.30%的普华软件收入增速较高。同期,两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0亿元、1.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0%、17.10%。
达梦数据也与中国软件有关,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软件持有其18.91%的股份。达梦数据为基础软件企业,专门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大数据平台的研发。
据Choice数据,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达梦数据营业收入分别为7.94亿元、6.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4%、40.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1.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9%、45.88%。
据浙商证券研报,在数据库市场,国产替代已经初见成效。当前国内数据库市场仍然由四大海外厂商把持,但其领导地位正在逐年下降。IDC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Oracle、Microsoft、IBM、SAP四家外企合计市场占有率为46.00%,相较于2019年合计66.80%的市场占有率,四大数据库外商合计市场份额缩水近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