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12-09 00:00:00葛娴张红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23期

【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SFCTR)与超声乳化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视力指标、眼压及前房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建湖建阳眼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收的90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SFCTR治疗,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视力、眼压情况及前房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

6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前方深度、前房角宽度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SFCTR联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眼部症状,促进视力与眼压改善,且手术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 ; 超声乳化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 ; 视力 ; 眼压

【中图分类号】R7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23.0010.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3.004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是由于眼外伤所致的一种严重眼部疾病,其原因主要为眼球受压而致的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导致晶状体稳定性下降。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范围因损伤程度而异,可引起玻璃体积血、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内组织损伤。因晶状体脱位种类及部位的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当前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半脱位晶状体和视觉功能的恢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多采用常规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其中,超声乳化以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改善术后屈光度、缩短手术时间为目标,可减少玻璃体的干扰,并将IOL植入小囊,可有效去除混浊脱位晶状体,但该联合术式易破坏晶状体囊膜的稳定性,导致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时间长[1]。近年来,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SFCTR)手术形式的兴起与发展,使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得到了有效的进展,SFCTR属于微创手术,将其用于超声乳化IOL植入术中,可有效避免术后IOL倾斜与偏位等情况,进一步提高疗效[2]。但目前临床对于SFCTR与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的报道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SFCTR与超声乳化IOL植入术对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指标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建湖建阳眼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收的90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8~59岁,平均(45.16±4.16)岁;脱位范围:≈2个象限25例、≈3个象限16例、>3象限4例;前房内嵌有玻璃体组织12例、伴有玻璃体出血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瞳孔散大10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26±4.44)岁;脱位范围:≈2个象限24例、≈3个象限13例、>3象限8例;前房内嵌有玻璃体组织11例、伴有玻璃体出血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瞳孔散大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眼科学》[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⑵可接受手术治疗;⑶均为单眼的晶状体脱位。排除标准:⑴合并严重肝、肾等器官损伤、恶性疾病;⑵合并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部位的病变;⑶合并玻璃体疝。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要求,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方式相同,即常规消毒、铺巾,实施筛前麻醉及球后麻醉,即术前注射0.5%的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优尼特尔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52,规格:0.5%)、89.4 m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规格:10 mL∶75 mg)+0.9%生理盐水4 mL。麻醉顺利后用开睑器将眼睑切开,后冲洗结膜囊,两组手术均由同一医师进行。

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于巩膜12: 00处作隧道式切口,长3.3 mm,副切口选在角膜缘2: 00处,长1.5 mm,用盐溶液将囊膜、皮质及晶状体核分离,再注射黏弹剂,再将脱离前房的玻璃体挤压至后房,将囊壁环状撕裂,直至前囊裂开5 mm,待水分离和水分层,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天津迈达医疗技术公司,型号:MD-480A),调整能量模式,将原本混浊的晶体击碎成乳化状态并吸出体外,同时将黏弹剂吸净,并去除晶状体内核和皮层,注射玻璃酸钠,将IOL折叠植入,调整晶状体位置,最终达到与角膜切口自然贴合的状态,至此完成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SFCTR术治疗,以眼轴长为依据,选取合适的囊袋张力环大小,超声乳化IOL植入术同对照组,手术进行到水分离和水分层时加入囊袋张力环,将囊袋张力环从上角区顺时针方向旋入,并将前襻置于悬韧带较弱的部位,防止其进一步脱出或漏出,并用无齿钳将后袢插入,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与相关护理:术后用眼药水滴眼,每日夜间用眼膏涂抹结膜囊;对长期手术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山东辰欣佛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98,规格:5 mL∶5 mg),如有需要可静滴地塞米松,以缓解不良反应;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津药永光(河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82,规格:5 mL∶25 mg]进行瞳孔放大,1次/d;注意观察眼压,有可能是由于黏弹剂残留导致的一过性高眼压,可以选择全身静脉滴注200 g甘露醇注射液(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599,规格:250 mL∶50 g),根据病情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药物调整。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试术前、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按小数法表示,正常裸眼视力为1.0及以上[4]。其中,裸眼视力检测,在确保光线充足的前提下,患者站在视力表前5 m,不戴眼镜,逐行辨认视标,记录能辨认的最小视标,其后重复检查另一眼。最佳矫正视力,则是患者戴眼镜(如有),其流程与裸眼视力检测一致,记录能辨认的最小视标,即为该眼最佳矫正视力。⑵眼压:于术前、术后6个月利用非接触眼压计(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型号:SW-5000)测量。⑶前房指标:于术前、术后6个月后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德国蔡司公司,型号:RS-330)测量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⑷并发症:统计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囊膜收缩、人工晶状体倾斜/偏位、后发性白内障、角膜基质水肿、穿刺口出血等的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等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与眼压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升高,眼压降低,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前房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方深度、前房角宽度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晶状体半脱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的,一种是继发性,其中继发性多由于外伤,或白内障手术中的医源性创伤所致。晶状体半脱位多为屈光参差和屈光不正,是一种渐进的、高度散光的屈光变化,同时除高散光以外,还有青光眼、晶体诱发的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然而,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常伴有前房积血、创伤性瞳孔散大、青光眼及玻璃体嵌顿于前房等情况,并发症较其他类型更为严重,对手术技术水平要求也更高[5]。超声乳化手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切口较小,则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所引起的散光也较小,因此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更佳,但常规的超声乳化IOL植入术后,易对眼内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且会引发脱位、偏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晶状体脱位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与晶状体脱位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且脱位的晶状体或者瞳孔区的玻璃体,有可能会阻碍房水的循环通道,造成眼内压力的升高;晶状体半脱位后,瞳孔可见部分晶状体,症状取决于晶状体的移位程度,同时也对前房深度与宽度产生一定影响,晶状体与虹膜之间间隙减少,会影响房水引流效果,房角关闭,前房变浅,前房深度与宽度降低[6]。囊袋张力环的植入依赖于前囊膜完整的撕囊口,由于其体积庞大,将环置入前囊膜时需明显加压,这会对撕囊口造成牵拉,并导致囊袋呈椭圆状或向中央偏移[7]。在本研究中,带利用巩膜固定能提供适度的囊袋张力,且在前囊破裂时也不会影响IOL的分布,经巩膜缝固定IOL可增加手术的稳定性,减少其移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8]。同时SFCTR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囊袋张力环对晶状体囊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保证了IOL的支持及囊袋的稳定,从而有利于改善视觉质量,囊袋张力环还具有防止后囊膜皱褶及对抗囊袋收缩的作用,维持晶状体囊袋正常的生理位置,促进前房深度与宽度恢复[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均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对于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在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的基础上加以SFCTR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压与前房指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增加SFCTR可避免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由于SFCTR在去除脱位晶状体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创伤所致的眼内出血,减轻玻璃体对IOL的牵拉,从而减少术后IOL脱位、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10]。同时,SFCTR属于微创手术,可保持晶状体后囊结构完整,也能防止大切口手术和IOL无囊袋悬挂造成的有关并发症,降低了对眼后段的干扰,恢复较快。

综上,对于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在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的基础上辅助SFCTR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症状,促进视力与眼压情况的改善,且安全性良好。但临床仍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最为科学、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陈泽旭, 闻一诺, 孙杨, 等. 囊袋上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治疗球形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眼科学报, 2023, 38(2): 92-100.

马刚, 刘玉强, 赵国良, 等. 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J]. 国际眼科杂志, 2024, 24(6): 975-979.

刘淑君, 姜鹏飞, 刘少义, 等. 眼科学[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4: 171.

李辉, 肖满意. ETDRS与国际标准视力表在弱视儿童检查中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32(1): 26-31.

李冬平, 周国宏, 刘佳, 等. 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状体内固定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效果观察[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 45(8): 595-599.

胡亚光, 乔茜, 刘轩, 等. 改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J]. 国际眼科杂志, 2022, 22(7): 1069-1073.

范一丹, 黄颖, 杨培, 等. 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行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 42(9): 714-718.

陈泽旭, 贾婉楠, 王亚镭, 等. 改良囊袋张力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马方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 24(4): 260-267.

金玲艳, 张令洁, 段宏辉, 等. 缝纫式复位、囊膜拉钩固定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超声乳化治疗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 53(5): 412-415, 419.

岑志敏. 虹膜拉勾联合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0): 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