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飞机当“医生”

2024-12-09 00:00:00李杰
军嫂 2024年11期

1973年12月,我刚年满18岁,来到空军某部服役。

新兵连结束后,“无线电、方向盘,走到哪里都不难”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我被分配去当维修飞机的机械员,美其名曰“飞机医生”。

可我觉得枯燥极了。每天面对钳子、扳手、螺丝刀,听着飞机发动机震耳欲聋的咆哮,我不禁思考:这就是我苦苦追求的理想吗?

那段时间,空军正在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教育活动,每天都要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写“学习雷锋”读书笔记……

一次教育课上,指导员的一句“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进取”,不知怎么地,让我突然感觉有些羞愧。

雷锋在乡政府、县委工作过,还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鞍钢当过推土机手,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我却在心里抱怨机械员的工作枯燥乏味。

我决定向雷锋学习,将“飞机医生”做好、做到极致。

我每天认真背记飞机维修的各种数据和《飞机维护规程》,维修数字多得让我眼花缭乱,而书中的文字晦涩难懂,背了几遍也记不住。我努力在枯燥的数字和文字里找规律,终于有了一些成效。之后,我一遍又一遍地默画飞机各个系统线路图,温习发动机、燃料泵工作原理等,做到对飞机构造了如指掌……

但是,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差距。几个月后,我有了进飞机座舱维护的机会,可当看到仪表盘、操纵手柄等时,我竟有点不知所措。机械师让我启动发动机进行“试车”,听着发动机发出的声音震得地面都在抖动,我的心也随着加速跳动。但操作过程中,我手忙脚乱,甚至觉得眼睛也不知往哪里看……

这件事之后,我看到了自己在维修工作上的差距,也认识到只有更加勤奋努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当好“飞机医生”。

一转眼就到了夏天,飞机座舱内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热得人透不过气来。而且那时候座舱里蚊虫多,我的手经常被咬得一片红肿。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到机务中队不到3个月,就可以独立给飞机“看病”了。经过我维修的飞机,出勤率、完好率在全师同类机种中始终是第一名,还连续五年被上级机关树立为“样板飞机”。

一次,首长驾驶着我维护的飞机进行夜间飞行,把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了规定位置上。

我好奇地问首长:“您是怎样操纵得这么准确的?”

他笑着鼓励道:“还不是你飞机维修得好,我才能操纵得好,人巧不如家什妙。”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首长谬赞了。

他说,这架飞机性能十分灵敏,一定是我坚持对飞机进行适时“体检”“保健”的效果。

记得那时,我所在的机组曾连续三年荣立集体三等功,我也被单位树为“标兵机械师”。

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是,从入伍到1997年退役,24年间,我维修战机1500多架次,连续保证安全飞行1000多个小时,算是在祖国的蓝天上留下过亮丽的一笔。

(作者为退役军人)

编辑/刘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