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糯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2024-12-09 00:00:00常燕霞王淑艳姜国义
新农民 2024年32期

摘要:在北方地区,糯玉米的种植量比较大,而且种植面积也比较广泛。由于糯玉米的生长周期短、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对糯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优化,确保糯玉米的产量和种植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成了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也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给有关的种植人员带来更多的参考,从而对糯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进行有效优化和调整,从而提升糯玉米产品的产品品质。

关键词:糯玉米;产品质量;种植管理;策略分析

甜糯玉米是在普通玉米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的育种方法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其甜、糯、香的品质和特殊的风味使其在市场上深受欢迎。甜糯玉米生育期短、果穗大、粒多、产量高,是普通玉米品种产量的3倍以上,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食品原料。本文从甜糯玉米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甜糯玉米高效种植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收。

1 品种选择

目前,我国种植的甜糯玉米品种有‘紫穗糯1号’‘甜紫1号’‘豫玉16号’等。甜糯玉米具有鲜食和加工两大用途,产量高、口感好、营养丰富。‘紫穗糯1号’产量高、品质优,适合鲜食加工。‘豫玉16号’是国家审定的食用型甜玉米新品种,生育期为125~130 d,株高220~240 cm,穗位高90~100 cm,果穗长20~22 cm。该品种籽粒较大、糯性强、甜味浓、鲜食口感好。因此,可以种植该品种作为鲜食型玉米品种。

甜糯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不能低于90%。因为种子的发芽率直接影响到幼苗的生长速度和幼苗的整齐

度[1]。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种植过程中由于高温、干旱等不良因素造成了种子发芽不整齐;二是在播种前没有进行拌种处理,导致种子在播种过程中吸水过多发芽不整齐。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提高种子发芽率。玉米播种后要覆盖地膜保墒、提高地温、促进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一般情况下,地膜覆盖能有效地提高地温2~3℃左右,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如果发现缺苗断垄现象,应及时补种或补苗。

2 播种管理

2.1 种植地块选择

在甜糯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地块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甜糯玉米以其强大的抗倒伏能力而著称,且对土壤的适应性相对较广,但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其生长表现会有所差异。第一,甜糯玉米喜欢生长在平坦的地势上,这样的地块不仅有利于水分的均匀分布,也有利于农机的作业和收获;第二,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是非常必要的,甜糯玉米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最好,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系缺氧,影响植株的生长[2];第三,土壤的类型和质地也是不可忽视的,甜糯玉米在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生长得最好。这样的土壤既能为植株提供足够的养分,又能保持较好的通气性,有利于根系的发育,而黏重的土壤则容易形成结块,不利于水分的渗透和根系的呼吸,会影响植株的抗旱能力;第四,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可以确保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第五,前茬作物的选择和处理也非常关键,在种植甜糯玉米之前,选择已经收获且不会对甜糯玉米产生负面影响的作物作为前茬,同时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深耕晒墒,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2.2 种子处理

甜糯玉米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备受喜爱,但在种植过程中,其种子的特性会给种植者带来一些挑战。特别是甜糯玉米种子的千粒重较小,这意味着每千粒种子的重量相对较轻,而发芽率也相对较低。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提高甜糯玉米的出苗率和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的选种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甜糯玉米种子的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拌种和包衣两种[3]。

拌种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处理方法。通过添加特定的药剂或肥料与种子混合搅拌,可以有效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的侵害,同时降低土传病害的风险。这些药剂或肥料能够附着在种子表面,随着种子的生长而逐渐释放,为幼苗提供持久的保护。此外拌种还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为后续的幼苗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包衣剂通常是一种含有农药、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成分的复合制剂。通过包衣处理,可以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防止蚜虫、红蜘蛛等有害生物的传播和侵害。这层保护膜不仅能够提供物理防护,还能够缓慢释放药剂成分,对幼苗进行长期的保护。同时,包衣还能够改善种子的外观质量,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和市场竞争力。

2.3 播种

在甜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播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甜玉米的种子特性,单粒播种较为困难,因为需要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得到足够的养分和空间来生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民普遍采用双行种植的方式,不仅有利于通风透光,保证每一株甜玉米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空气,还有助于防止倒伏,提高作物的整体稳定性。种植密度是影响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所选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种植

3 000~3 500株/667 m2甜玉米是比较合适,具体种植密度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甜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强,这使得在高产地块中可以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即采取稀植的方式。稀植可以使每株甜玉米获得更多的养分和空间,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稀植的条件下,甜玉米的产量可以达到500~1 000 kg/667 m2,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在播种时,播种深度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环节。播种深度过浅,种子容易被风吹走或被动物啃食。播种深度过深,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速度。因此,播种深度以3~4 cm为宜。这个深度既可以保证种子稳定地埋入土壤中,又能确保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发芽生长。

2.4 苗期管理

在农作物种植的复杂过程中,苗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不仅要求确保苗齐、苗全、苗壮,更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而精细的管理措施,保证植株能够茁壮成长。

2.4.1 精准早施苗肥

在幼苗初期,为了助力其健康成长,需要精准把握时机,尽早施用苗肥。这一步骤不仅能够为幼苗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促进其根系的深入发展,增强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个健壮的幼苗基础将为后续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4.2 重点施用拔节肥

随着植株的生长,当其进入拔节期时,氮肥的补充变得尤为重要。氮肥作为植物生长的“动力源泉”,能够显著促进植株的叶片和茎秆生长,为后期的高产奠定基础。根据农业专家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合理施用拔节肥能够使玉米产量提升10%~15%[5]。

2.4.3 追肥与病虫害防治的紧密结合

在苗期的管理中,追肥与病虫害防治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追肥能够为植株提供所需的养分,而病虫害的侵害则会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因此需要在追肥的同时,结合使用环保且高效的农药,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植株生长的目的。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植株的损害。

2.4.4 具体施肥方法

第一,在植株长出5~6片叶时,可以施用10 kg/667 m2尿素。尿素作为一种高效的氮肥,能够快速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氮素营养。此外施用30~40 kg/667 m2的碳铵或15~20 kg/667 m2的过磷酸钙。这些肥料能够为植株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促进其生长健壮。

第二,当植株进入拔节期后,为了满足其对养分的更高需求,可以施用15 kg/667 m2尿素。此时碳铵和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也可以适当增加至20~25 kg/667 m2和15~20 kg/667 m2。这样的施肥方案能够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促进其快速生长。

第三,在抽雄前的重要阶段,需要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磷酸二氢钾作为一种优质的叶面肥料,可以迅速被植株吸收利用,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产量。而尿素的叶面喷施则能够直接为植株提供氮素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1~2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施用8~10 kg尿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3 田间管理

3.1 播种与间苗

在种植甜糯玉米时可以在地表铺设一层厚度达到20 cm以上的地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温度,保持土壤的湿度,从而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玉米苗能够整齐、均匀、茁壮地生长。在完成玉米种子播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幼苗会逐渐破土而出。在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苗情,一旦发现苗出齐就要立即进行间苗工作。所谓间苗就是去除过于密集或者生长不良的弱苗,留下生长健壮的苗,每穴保留两株壮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每株玉米苗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和空间,有利于后续的生长。在种植过程中土壤的墒情,也就是土壤的含水量对玉米的生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湿度适时进行浇水,保证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但也要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烂根。为了防止杂草与玉米苗争夺养分和光照,需要进行中耕除草,通常整个生长期中耕3、4次,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3.2 及时追肥

甜糯玉米幼苗阶段生长较为独特,其生长速度相对于其他作物来说较为缓慢,所以在养分的需求上比较旺盛。为了保证幼苗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肥料供应。一般情况下,从幼苗出土算起大约在20~25 d的时间段内需要进行第一次追肥作业。在追肥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施用10~15 kg/667 m2的尿素。尿素是一种高浓度的氮肥,可以有效地促进玉米苗的叶片生长,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积累更多的养分。但是要注意如果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幼苗烧伤。为了使肥料能够更均匀地被玉米苗吸收,应结合浇水进行叶面喷施尿素溶液,不仅可以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幼苗造成伤害,还可以让养分更直接地作用于叶片,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通过这样的科学管理,可以使甜糯玉米幼苗在生长初期得到足够的养分,为后续的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植株管理

甜糯玉米是一种边开花、边结穗的作物。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因此要保证植株健壮生长,花穗、果穗分化期应适当控水,以促进植株正常发育。若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抗旱,防止玉米徒长倒伏。

3.4 病虫害防治

甜糯玉米的抗病虫性较低,常见病害包括穗腐病和纹枯病,这两种病害会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显著下降。同时玉米螟、黏虫和蚜虫等害虫的侵袭也会对甜糯玉米的生长造成威胁,其中玉米螟可引起植株枯死,黏虫会破坏叶片,蚜虫吸食玉米汁液并可能传播病毒。所以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例如选择抗病性优良的品种,实施轮作制度,从而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对于病害的控制可以使用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消毒,抑制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的生存。如果发现虫害需要及时喷洒高效氯氰菊酯,这种药剂对多种害虫具有高效杀灭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防止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5 适时采收

甜糯玉米的收获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地市场的需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在授粉后的25~30 d内进行采收,这个阶段的玉米甜度达到峰值,籽粒饱满,糖分含量高,口感与营养价值均处于理想状态。如果采收时间过晚玉米的甜度会显著下降,口感也会随之恶化。籽粒中的糖分会转化为淀粉,导致玉米不再甜美,整体的食用品质将大打折扣。所以为了保证甜糯玉米的品质,要严格控制采收时间。

鲜食甜糯玉米一般在开花后30 d左右即可收获上市销售或加工;有的甜糯玉米品种需在授粉后45 d左右采收才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和风味;有的甜糯玉米品种则需要在授粉后45~60 d左右采收才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和风味。因此,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采收期。

4 适时采收

甜糯玉米成熟期可分为完熟期和预熟期两个阶段,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采收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4.1 完熟期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果皮变硬,果穗充分灌浆,籽粒含水量在70%~80%时,为完熟期。该时期可采收上市或加工食用。

4.2 采收期

当玉米籽粒含水量在80%左右时为采收期,此时适宜采收。

4.3 采收方式

甜玉米可直接机械采收上市,也可人工收割后晾晒至含水量低于80%时进行脱粒;糯玉米应在籽粒含水量低于70%时进行人工收割后晾晒至含水量低于20%时进行脱粒,待水分降至25%以下时进行包装、出售或加工食用。

5 总结

要加强对玉米的优质种植技术的研究,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控制,以确保玉米的品质与产量。在玉米栽培中,应针对不同的土壤、气候特点,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强化耕地准备、种苗选育等方面的工作,并结合已有资料,制定合理的播种计划、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最终达到高产、优质、绿色、安全的目标,从而推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长林.鲜食甜糯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J].果农之友,2024(4):66-68.

[2] 陈玲玲.甜糯玉米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2024(1):53.

[3] 姚霄宇,邱纹,陆虎华,等.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春播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12):2258-2271.

[4] 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等.甜糯玉米育种技术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3(10):69-71.

[5] 黄佳熊,武鹏,李龙兵.大方县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农技服务,2023,4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