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态养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2024-12-09 00:00:00王海桥侯利吴龙金陈汉生刘晓华
新农民 2024年32期

摘要:目前,湖北省林下养鸡发展速度极为迅猛。一方面,地方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行这一生态养殖模式,宣传力度大,其生态意义以及经济效益前景看好;另一方面,诸多林下养鸡的中小型种植养殖合作社也存在经济效益欠佳的实际状况。为了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摸清湖北省林下养鸡产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一些林下养殖户及种植养殖合作社进行了调研,针对共性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该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结论:要促使林下养鸡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需从加强养鸡技术的推广、引入优良品种、做好品牌建设、拓展销售市场、加强疫病防控以及加大政策扶持等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养鸡业;林下养鸡;产业问题;发展建议

生态养殖是一种集合了传统和现代养鸡模式于一体的养殖模式,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家禽产品的品质,在这个生产体系中,各种生物体间遵循互利共生原则,相互支持,优化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了农场收益率[1]。

1 湖北省林下养鸡产业现状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既有辽阔的江汉平原,湖泊众多,又有广阔的山地和丘陵,物产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国内重要的鸡养殖区域,是传统优质禽产品生产大省。特别是农村放养的土鸡,其鸡蛋品质优良,风味极佳,享誉全国。目前,湖北省正积极推动林地经济发展,普及林区放养家禽的方式饲养,例如,苏俊萌的研究就找到了在草珊瑚林中饲养肉鸡的好处:即提供了优质的家禽生活空间,有助于提升肉鸡的健康成长及肉质质量,并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3]。伴随着公众对于环保重视程度,林间放养家禽业逐步崛起。家禽可以依赖森林里的昆虫作为食物来源,既能节约饲料,也能减小林业虫害的风险,其经济收益相当可观[2]。

笔者近年来对湖北省一些林下养鸡的中小型种植养殖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包括武汉重光华荣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黄陂区)、武汉祁鸣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武汉市黄陂区)、武汉黄陂区胜能蛋鸡养殖厂(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碧水山谷循环生态有限公司(武汉市黄陂区)、湖北山态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咸宁通山县)、红安县百花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北省红安县)等。调研结果表明,林下养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养殖品种来看,以本省地方品种为主,同时,搭配少量蛋鸡。在养殖模式上,基本采取完全放养,让鸡群在疏林地、油茶园、果园和荒山荒坡等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较好地利用了本地农副产品和山林资源。

2 林下养鸡产业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部分林下养鸡产业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粗放,生产效率不高,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破坏生态环境,疫病防控能力不强,经济收益不高等等。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地方经济增长,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负面影响。

2.1 养殖技术水平低

2.1.1 饲料质量不高

一般的小型养殖户会选择本地资源丰富的原材料作为饲料,而不是全价饲料。除了饲料价格比较低外,没有其他优势。鸡只摄入的营养不全面不均衡,造成生长速度慢,维持需要的饲料量增加,饲料利用效率低,原料浪费大,肉质质量差,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2.1.2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

缺乏必要的养鸡知识,忽视饲养管理。出现饲料变质、水源受污染或环境卫生条件不良等情况,影响鸡只的健康成长,生长速度减慢,患病风险增加,甚至造成鸡只死亡率升高[4]。生态养鸡场规划设计不合理:大多数养鸡户在山区或果园等地设置养鸡区域,并且只是让鸡群自由活动,没有设立独立的鸡舍,没有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也没有规范化的废弃物处理设备等等。给防疫带来困难,间接影响了鸡只的健康生长,降低了林下养鸡的生产效率,甚至引起空气污染或土壤污染,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与生态养殖的初衷是相悖的。

2.2 销售渠道不畅

2.2.1 林下养鸡产业的市场营销不足,缺乏品牌意识

许多农户在养鸡产业中缺乏品牌意识,往往是以低价为主要卖点,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这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2.2 销售渠道单一

许多养殖户在销售产品时,只通过一个或几个销售渠道,往往是直接零售或通过熟人朋友介绍销售给批发商,这就限制了他们在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范围。

2.2.3 缺乏市场信息

很多农户不能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不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趋势,也不了解同行业的竞争状况,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5]。林下养鸡不仅要会养,还要会卖,尤其是小规模精养模式,没有会卖的能力,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乡村能人、头雁计划的培训班虽然都在开展增培训,但是,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2.3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因为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粪便、饲料残渣等废物不能及时消纳、清理和处理,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压力,甚至污染。另外,过度放养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湖北省推广的315模式是指:“一个鸡舍”“一亩地”“一年喂养50只鸡”。许多种养殖合作社并未按照这个模式规划饲养区与密度,一个鸡舍甚至养到500只鸡,没有全面评估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从而可能出现过度的放牧情况,这可能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损害,并有可能降低森林中的物种丰富度、土壤化学特性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平衡状态。

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结构的不稳定、渗透效率的降低以及营养物质循环速率的变化,且这种情况会随着养殖密度的上升变得更加明显[6]。

2.4 疾病防控问题

2.4.1 缺乏防疫意识

因为农户缺乏专业养鸡知识,缺乏防疫意识,他们更注重养殖效益,忽略了防疫工作,同时,也没有配置防疫设备。如果传染力强的疫病暴发,将会快速传播,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7]。

2.4.2 计划免疫程序不完善

相比于规模化饲养模式,林下养鸡通常需要较长时间,鸡生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为了确保鸡的健康和高存活率并提升养殖户的盈利水平,相关机构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鸡群免疫计划[8]。农场主要根据林下养殖具体情况及疫病防控要求,参考上级制定方案,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方案,并有序实施。

2.4.3 防疫药物选用不合理

虽然有些养殖者会执行防疫计划,但他们对疾病和药物使用的知识掌握不足,因此,经常出现药品选择不当的状况。首先,在购买药品时,他们忽略了药品成分的构成,导致药物使用错误或过量。

2.4.4 滥用抗生素问题

由于防疫措施不到位,很多散养鸡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养殖户往往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例如,过度依赖抗生素,甚至通过增加剂量以期望提升疫情防控效果,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得不偿失,最后,可能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

3 发展林下生态养鸡的建议

3.1 做好林下养鸡的技术普及,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鸡水平

选派相关机构和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农场,指导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林下养鸡知识科普。有针对性地普及林下养鸡技术,介绍优良品种,指导配制营养均衡的饲料,交流科学饲养管理经验,推广现代养鸡技术,提高林下养鸡生产水平,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2 引进优良品种,使用新装备、新设施

需要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引进,挑选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鸡种适应本地生态系统,例如,江汉鸡、麻城绿壳蛋鸡、欣华鸡、洪山鸡、景阳鸡、郧阳大鸡等;积极推广生物饲料和生物发酵床;引入先进的畜牧科技,例如,自动化温控、智能化饲料投喂及自清洁设备等,以提升养鸡效率;构建数字化的养殖管理体系,借助数据收集、解析和处理,全程监控和控制养殖流程,优化养殖步骤,增加养殖收益。

3.3 做好品牌建设,拓展销售市场

林下养鸡要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创建自己品牌,建立忠实的粉丝客户群,确保优质优价,并且直接将产品从鸡场销售给终端客户,让其直接流向餐桌,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提升单只鸡的利润。

3.3.1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通过抖音、快手以及小红书等热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销售,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搭建起便捷的线上销售渠道,使消费者能够轻松地在网上购买林下养鸡产品,改变过去仅将产品出售熟人的营销模式,有效弥补自身营销能力不足。

3.3.2 建立乡村合作社,发挥合力作用

通过集体销售的方式,不但能增加销售规模,还能降低销售成本,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精心打造品牌形象,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有力促进销售增长。

3.3.3 建立直销模式

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能够建立起直接的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同时,减少中间环节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3.4 加强品质管理,优化产品包装

通过对产品包装和设计进行改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忠诚度,增加产品的销售额。加强产品品质管理能够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唯有如此,林下养鸡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9]。

3.4 做好计划免疫,合理用药

根据林下养鸡的特点,依据常规做好免疫,密切留意鸡群的健康状况。在免疫接种前后切勿使用抗生素或环境消毒药,保障免疫效果。若有鸡只发病,必须严格按照兽医的处方用药,详细检查其有效成分、批准文件及编号、制造商、出厂日期与有效期限等相关内容,确保所使用的药品是正规厂家生产,满足需求,绝不能盲目选择治疗方法,任意调整用药剂量。同时,要做好鸡场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制定生物防控计划,并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4 结语

为推动林下养鸡产业能够健康发展,要推广养鸡技术、引入优良品种、做好品牌建设、拓展销售市场、加强疫病防控以及强化政策扶持等等。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必须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和新模式,提升养殖效益与产品质量,同时,也要积极探寻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吕成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现代生态养殖模式[J].畜牧兽医科学,2020(24):168-169.

[2] 张少琼.浅谈家禽生态养殖模式与发展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12):18-19.

[3] 苏俊萌.林下套种草珊瑚养殖肉鸡的生长特性与抗病能力研究[J].南方农业,2016,10(15):163-164.

[4] 钏助超,雷燕,邵春梅.浅谈林下养鸡饲养管理技术[J].新农业,2023(3):68-70.

[5] 周辅民,褚震荣.弥渡县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2):109-110.

[6] 郭娇,张翘楚,张海明,等.林下养鸡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11):67-69.

[7] 金丹,李海霞,张琪,等.林下生态养鸡的发展和防疫技术[J].中国动物保健,2021(1):79.

[8] 闫程鹏.林下养鸡的概述与疾病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10):77-78.

[9] 余海成.丘陵地区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J].养殖与饲料,2022,21(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