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农业节水灌溉正在成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的限制,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基础灌溉,能够充分保障农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正在受到关注,但是具体应用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节水灌溉方案缺乏优化、数据信息处理效率较低及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应当与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做到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节水灌溉的实施方案、利用大数据加强动态监测、加强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技术;节水灌溉;农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农业生产方面,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农业节水灌溉涉及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多样,在有效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农业节水灌溉中各项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并形成较为智能化的灌溉系统,为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正在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相应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不够成熟等,由此影响了农业节水灌溉的智能化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效果难以满足预期目标。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在资源整合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没有真正建立起更加系统高效的协同机制,由此导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很难发挥农业节水灌溉应有的价值优势。文章就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农业节水灌溉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实现策略,以供参考。
1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价值
1.1 有利于节约灌溉用水
在合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农业节水灌溉中相应灌溉用水的使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准确把握数字化信息技术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支持,更好地满足农业节水灌溉的真实需求。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正在受到普遍关注,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情况下,能够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动态监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农业节水灌溉的具体实现方式,真正起到节约用水的良好效果,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1.2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实际上,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的需求较大,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充分的水源,这就意味着全面加强农业节水灌溉必须与时俱进,在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情况下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全面加强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全面应用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水需求的分析,根据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选择恰当的灌溉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产品质量。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在有效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各类资源整合利用效率能够得到极大提升。在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的情况下,农作物在各需水的生长周期内能够充分满足水源需求,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支持[1]。
1.3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价值不断凸显,以满足农业节水灌溉为基本导向,合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才能保障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支持。实际上,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农业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加强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更好地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在资源整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优化统筹,为保障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相应支持。在农业节水灌溉整体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得到显著提升,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提供支持。
2 农业节水灌溉中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面临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当前农业节水灌溉中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的情况,没有真正做好数字化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硬件配置方面不够完善,在软件开发方面落实不足,这些因素极大影响了农业发展的整体效能,同时也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具体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面对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的情况,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容易受到影响和干扰,节水灌溉的具体实施效果很难满足预期目标,最终导致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价值难以实现[2]。
2.2 节水灌溉方案缺乏优化
节水灌溉方案缺乏优化是影响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节水灌溉中数字化信息技术整体应用方式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基于科学严谨的方案,提高资源配置效果,更好地实现数字化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但是目前节水灌溉方案设计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没有真正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环境,由此导致资源配置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在后续农业节水灌溉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3]。
2.3 数据信息处理效率较低
数据信息处理效率较低是影响数字化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节水灌溉中,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当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但是目前相应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数字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在当前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没有真正考虑到不同类型数据信息资源的优化处理,农业节水灌溉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步伐较慢[4]。
2.4 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持对农业节水灌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节水灌溉的过程中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持的问题较为突出,没有真正建立起全面高效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技术掌握不够牢靠,由此导致农业基础灌溉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受到影响。
3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极大提升农业节水灌溉的整体水平,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更加系统高效的协同机制,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应用保障各项农业节水灌溉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信息化转型。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如何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管理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更好地把握农业节水灌溉的智能化管理需求,在硬件资源配置和软件平台开发方面加大投入,为后续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支持。在硬件设施的配置上,应当根据农业生产中相关灌溉用水需求考虑到传感器的布局,对农业生产中土壤水分等要素进行排查分析,利用传感器了解土壤水分含量,并将其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将获取的水分信息转化为农业节水灌溉的实施依据。根据不同节水灌溉技术手段对节水灌溉中水流量的控制,对出水口流量进行计算,合理控制阀门使得农业节水灌溉中相应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软件资源配置方面,则需要考虑到软件开发的重要性,能够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农业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手段和要求做好充分保障,根据农业生产的相应特点,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管理平台,运用软件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的操控,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5]。
3.2 优化节水灌溉的实施方案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相应技术手段也在不断优化,在农业节水灌溉的实施方案上也要作出适当调整,一方面体现出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重要辅助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本身的内在价值,从农业节水灌溉的具体实施要求出发形成全面完善的节水灌溉方案,真正体现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不断优化节水灌溉的具体实施方案,需要在线路布置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因此需要根据当前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联系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的线路布局作出调整,根据不同农作物类型以及具体的灌溉方案作出适当调整,在相应节水灌溉实施方案上作出有针对性的转变。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还应考虑到农业节水灌溉本身在实施中的经验总结,根据以往农业节水灌溉中用水需求等情况,加强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的优化调整,真正保障农业生产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6]。
3.3 利用大数据加强动态监测
大数据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能够成为农业生产模式全面优化的关键。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中,农业节水灌溉必须具备更强的智能化水平,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各类型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在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需要考虑到农业节水灌溉本身的技术要求,在充分关注技术手段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各类数据的整合应用,为实现数据利用效率提升提供支持。联系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相应特点,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应当考虑到动态监测的重要作用,能够将各类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较为全面完善的协同机制,在数据处理效率得以保障的情况下,为后续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持。加强大数据应用的动态监测应当对当前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管,并利用大数据加强动态控制,一旦出现水分含量不足等方面的情况,第一时间发布指令并进行处理应对,为后续农业节水灌溉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断成熟的基础上,还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节水灌溉中,利用大量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在后续农业节水灌溉中实现自主判断,为农业生产中节约用水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7]。
3.4 加强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
全面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和效能提升的关键,同时也对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考虑到农业节水灌溉本身的相关技术要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资源投入,真正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目标提供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更好地提升多种类型资源的整合利用效果,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相应支持。比如在人才队伍引入方面,需要考虑到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协同体系,真正保障技术创新应用的预期效果。在人才教育培训方面,需要根据当前农业节水灌溉相关人员的能力素质,表现形成更加科学的培训管理机制,在教育培训中提高人才素质,为后续农业节水灌溉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在农业节水灌溉相关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的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才能得到全面保障,真正实现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农业节水灌溉目标的进一步深化落实提供支持[8]。
4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能够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整体效能,同时也对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应当建立起更加全面多元的协同机制,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保障农业节水灌溉整体效果,在达到节约用水目标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山丘区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研究与应用——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J].灌溉排水学报,2024,43(S1):28-32.
[2] 熊媛媛,苏洋,关全力.土地流转、集体行动对塔里木河流域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J].节水灌溉,2024(2):105-111.
[3] 卯钰箫.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3(13):94-95.
[4] 吕崇贵,李龙.智能化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控制系统探析——以丘陵地带稻田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5):23-25.
[5] 张辉栋.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农业节水灌溉路径优化方法[J].水利技术监督,2023(4):55-58.
[6] 廖思寒,袁荣,纪鸿飞,等.基于CiteSpace的农业节水灌溉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吉林水利,2023(1):47-51+64.
[7] 崔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景电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22,53(13):178-180.
[8] 陈向阳.物联网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2022(2):6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