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将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目标,由此带动各地十分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提倡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发展环境和新要求的推动下,做好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成为发展方向之一。可通过有针对性和有方向性地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作者提出了以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三资”管理;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事务性管理的基础,管好农村集体资产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探索以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可强化“三资”管理体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加强农村资金非现金管理的全面推行,或开展清产核资等,解决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三资”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三资”管理的作用,实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提升,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1 以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目的
农村“三资”管理主要指管理集体资金、资产以及资源。以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可跟随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提高,特别是农村集体资产的逐渐扩大,不断完善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管理体制,让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保障资金链的稳定运行,促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最大化提升[1]。
2 以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析农村“三资”管理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监管盲区或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农村“三资”管理力度不足等,限制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1)监管盲区因部分村负责人在工作中未能及时适应农村改革发展要求提高执行力;没有恪尽职守依据规章制度管理。如存在村主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越俎代庖的现象,影响农村经济建设。(2)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是由于部分农村干部法治观念淡薄,没有纪律和规矩意识,为谋取更多的利益,出现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问题。部分村干部为了报销不合理费用,故意巧立名目、虚列支出。个别村由于家族观念和换届新老人员更替等原因,出现新官不理旧账、另搭台子另唱戏现象,致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底不清、财务管理混乱,“三资”流失严重,同时,也增加了上级管理部门监管的难度,“三资”管理工作严重受阻[2]。(3)农村“三资”管理力度不足也因为大部分村干部来源于群众,知识水平有限,对“三资”管理工作优化提升的认知不足,会受多方因素影响,使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的违法和违纪事件,打击群众的热情,抑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避免乡镇出现财政管理混乱现象,要重视对财政的有效监管,对“三资”进行细致的核查,促使农村财务管理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目标。
3 以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
众所周知,“三资”管理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稳定问题,而且还可以促进乡村发展,使村民共同致富。据山东省某市乡村街道经管审计中心统计,地区通过规范“三资”管理,不仅合同理清了,债务还上了,而且民心也稳了,风气也正了,村庄面貌越来越好。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相关管理部门通过摸清集体经济底数、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交易体系、强化民主监督等措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形成了资金、资产、资源样样有人管,监督、管理、规范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有力保障了群众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个模板,探索“三资”管理方法,更新固有的发展理念,落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3]。
3.1 管理队伍建设
通过选拔高素质管理人才做好农村管理工作,保证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善于了解各村社的财务情况,正确处理各种情况,从根源上防止基层“三资”管理不清出现。同时,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包括各种业务知识、法律和法规等,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组建高素质的农村财务管理团队,完善集体财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集体财产管理的规范化,确保集体财产管理能够按照制度内容执行,做好监督,及时警示。
3.2 服务中心建设
服务中心建设应有基本标准,要确保服务中心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经费、有平台等。要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委托代理中心日常业务;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相应的窗口满足服务需要;配备网络、计算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必要的办公设施,依据实际情况安装电子显示屏或大屏幕液晶电视等;健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审批制度以及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等;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经费应用额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的监管,创新集体“三资”监管方式,开发设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
明确代理服务职责范围,即承担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土地流转管理等业务事项,重视“三资”管理和处置,重视资产资源招投标,利用有效的统一管理方法和实用性较强的独立核算策略,让乡村集体资产资源的运营效益持续性提高,让乡村集体资金的完整性得到保障。代理服务要确保服务工作积极稳妥,措施有力,可通过让服务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和健全内部运行机制等,做相应的要点把控,通过从多方面和多角度处理好委托与代理和村民自治与代理服务之间的关系,让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与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符合要求的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要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可通过让代理服务中心依据实际情况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针对性和有方向性地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业务操作规程,让代理工作得到有序地运行,并借助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以及业务办理流程图,确保乡村群众可以进行有效地监督[4]。不断提高代理服务的水平,确保代理工作的成效。
3.3 全面推行农村资金非现金管理
通过大力推进现金收支和支付方式的创新,推行农村资金非现金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减少资金管理风险,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农村各类违法现象的大部分在于现金支付结算,在农商银行建立电子交易平台和农村居民社保卡后,农村居民进行非现金支付,让个别困难群体进行小额支付,可经过村委会经办人和见证人以及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理会计和农经责任人共同参与,避免不规范票据入账,确保所有流动资金额都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还可以减少快递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
3.4 开展清产核资
以农村财务管理优化所需产权改革为主要突破口,有效开展清产核资,通过对集体财产进行全面精准的清查,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等集体债务进行核查,包括对集体土地和店面进行确认、对企业承包的土地进行查证、对各类资源妥善处理,遵循法律法规,以事实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权属界定,让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在开展有效的清产核资的过程中,按照村级集体实际情况建立财产登记册,在此基础之上,对资产和资源的处置与变动进行正确登记,以便于对转移或损坏的财产进行核销,并将重要信息上报到财政部门,对其进行定期核销处理,确保账目出现不真实或者账款不相符的问题[5]。
3.5 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对管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保障村集体、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建立权力制约机制,抓好各项政策落实+CwM8SQ972eLadMqz4o+vA==,完善村级监督体制。财政管理可通过安排专人负责,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不良问题及时上报,做到收支分离,确保农村“三资”管理执行的有效性。要做好村级财务的审计,可以每个月或者每三个月定期对乡镇财务进行全面审计,重视对各项目组财务状况的精准核查,这样,可从源头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避免村干部私自向村民收钱等。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遵循权属不变原则、遵循民主自愿原则、遵循公开透明原则、遵循成员受益原则等,在坚持“三资”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监督权等五权不变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合法权益;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定期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开,让“三资”管理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让农村集体“三资”高效运营,保值增值,让农村农民群众真正得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的实惠。不断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使“三资”管理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尽显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6 加大多方协同监督力度
“三资”管理优化的过程中,监督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监督力度和监督水平要有保障,使“三资”管理工作执行得更有意义和价值,让农村财务管理执行力更强。要加大多方协同监督力度,通过协作,整合力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绝不姑息。通过在监督过程中对违法和违规零容忍的强硬态度,加大监督部门执法力度,达成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7 提高对“三资”管理的认识
目前,我国乡村因集体财产流失严重引起的矛盾经常出现,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会直接摧毁党员干部与基层党组织的形象,使群众和干部之间出现的矛盾增加。所以,要对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形成正确认识,基于“三资”管理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有针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其他这项工作开展好的地区进行交流培训学习,引入新理念和新方法,使“三资”管理做得更好。通过加强线上学习,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将农村“三资”管理落到实处,在年度考核中,要有相关衡量指标,确保“三资”管理为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确保农村“三资”管理成效,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 结语
结合上述,农村“三资”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发展,要把握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持续提高其发展水平,使“三资”管理的执行更有意义和价值,让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管理目标可通过强化“三资”中介机构的建设、强化农村资金非现金管理的全面推行、有针对性进行清产核资、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加大多方协同监督力度、加强对“三资”管理的正确认识等,从多方面和多角度确保对“三资”的全面管理,增强农村群众的安全感,公开集体资金支出及流动状况,确保“三资”管理和相关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取之于民和用之于民,抑制违法和乱纪行为,防止农村集体资产和财产流失,加强现代化建设,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的现代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宏春.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监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5-6.
[2] 李伟.农村“三资”管理风险点及防范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7):121-123.
[3] 吴洋.人工智能驱动下农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4(4):74-78.
[4] 张贞敏.以农村三资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商业文化,2022(4):86-88.
[5] 朱焕来.以农村三资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研究[J].财经界,2020(1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