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将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建立起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促进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探讨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通过重组、重构教材以实施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以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美新教育运动,当时的主导人物德克乐利提出了教学“整体化”和“兴趣中心”的原则。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提出“分组教学”教学法,认为“须选文令学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
主题意义是指在一个文本、作品或情境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主旨或总体的意义指向。主题意义与单元整体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主题意义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单元整体教学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意义展开,通过整合各个相关的教学内容、活动等,使学生对该主题意义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感悟。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以主题意义为引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设计连贯、系统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主题意义的认知体系。
在英语教学方面,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依靠单一课时或单一语篇的学习是难以实现的。要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复杂的育人目标,需要经历过程周期相对较长的完整单元学习[1]。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广大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本文以外研社英语教材(一年起点)一年级上册Module 6《It’s my ruler.》为例,设计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使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基于一个主题,探究真实问题,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一年级学生初入学校,还在生理和心理的适应阶段,经常丢三落四,对学习生活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开学初,班级成立失物招领处,培养学生及时整理物品并定期认领自己遗失的物品的习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 22年版)》中“人与自我”范畴下“生活自理与卫生习惯”子主题内容,在学习Module 6关于物品的单元时,设计本次单元整体教学。
Module 6主要内容是在物品话题下谈论自己在学校常用的物品和曾经丢失的物品。该模块下涉及2个语篇,包括一组对话和一个配图记叙文。
语篇一是家庭日常生活对话。Tom在翻看Amy的书包,因为不认识姐姐书包里的物品,Tom不断地提出问题,姐姐很耐心地告诉Tom这些物品是什么,最后Tom在本子上给Amy画了一张像。该语篇聚焦对Amy书包里面物品的描述,渗透出学校常见物品的名称和种类。
语篇二是配图对话。在学校的失物招领处,学生纷纷指认自己丢失的物品,说明哪件物品是自己的。该语篇呈现了如何寻找自己丢失的物品,提倡学生描述自己物品的特征,努力寻找自己丢失的物品,激发学生对物品的珍惜、爱护之情。
该模块的核心语言主要是围绕着物品的问答和描述来展开。具体为特殊疑问句What’s this?It’s a/an...来询问并回答物品的名称;使用It’s my...表示物品的归属。语言结构简单,名词词汇较丰富,如crayon,eraser,pencil case,pen,ruler等。
为了提高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教师设计了“一年级学生个人物品调查问卷”,以及就丢失物品、整理归纳物品话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丢三落四的经历,对学生喜欢的物品、丢失物品的原因、丢失物品后受到的影响、整理归纳物品的经验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确定学生在物品话题下的已有的丢失物品的体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调查egaTODnPqimsQVglff856w==对象为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一年级8班的25名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一年级8班的学生普遍具有丢东西的经历,约有60%的学生曾在入学后至少丢过一次东西,丢的比较多的是校服、水壶和跳绳。85%的学生认为丢东西对小学生的影响比较大。有的学生认为因为需要告诉父母来买新的,浪费时间,耽误使用;有的学生认为丢失了自己心爱的物品很伤心。在关于生活柜和桌洞的整理上,75%的学生认为整理好桌洞和生活柜能够有效降低丢东西的频率,因为物品更整齐了,方便记忆位置,但也有30%的学生生活柜总是乱糟糟的,尚未掌握基本的整理收纳的能力。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帮助一年级学生解决初入学校面临的真实丢失物品的问题(见表1)。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单元主题为:To be a BelongingPCare Master.基于单元学习顺序和学生思维逻辑的需要,将教材第二课时Unit 2 调整为单元第一课时,因为首先学习保管物品时遇到的问题:丢失物品,归纳提炼描述物品特征的句型,引导学生尝试在失物招领箱里寻找自己丢失的物品,激发学生对物品的珍惜和爱护之情。由于教材第一课时Unit1和Unit2有重合部分,介绍自己的物品,故删除Unit1。
原本教材的语篇不足以实现全部单元教学目标,故教师补充了一个语篇。单元第二课时Clean up,clean up,绘本故事语篇,培养学生理解多模态语篇的意识,讲述小男孩如何让自己的房间从凌乱变得干净的整理过程,激发学生整理自己物品的意识(见表2)。
本单元的两个语篇从不同视角谈论物品,单元内的各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各语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两个子主题“寻找丢失的物品”“整理收纳物品”。各课时围绕单元主题和子主题展开,课时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语言学习渗透在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学习活动由浅入深,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协同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本单元的框架图如下(见图1):
为了实现单元任务,让学生寻找丢失物品,形成珍惜爱护物品的品质,并学习整理归纳,做物品的小主人。教师制订如下的单元目标:
通过谈论寻找丢失物品的故事,提炼与描述物品的特征,激发珍惜爱护物品的意识,交流自己丢失的物品并尝试在失物招领处寻找;通过讨论整理归纳物品的方式,合理整理自己的物品并享受劳动的乐趣;通过制作My Clean Up Vlog,提高系统整理自己物品的思维和能力,在分享中增加不同整理收纳的方法,并提高语言应用表达能力,旨在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下面以第一课时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下进行分课时的授课:
首先,教师以真实的情境导入,一支笔放入班级的失物招领箱,引入主题,学生思考并回答,“Whose pencil is it?”“Did you lose things before?”教师将Lost and Found进行板书。通过真实情境导入,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看课文图片,根据图片进行预测。“Did they find the things in the Lost and Found?”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心情,并预测是否找到了物品。通过预测课文内容,制造悬念,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预测后,学生观看动画并检验预测,听录音并圈画听到的物品名称,回答问题“What things did they lose?”借助图片理解物品词汇的意思,拼读单词和短语,拓展和丰富词汇,如crayon,pencil,case,ruler,eraser等,学习句型“It’s my...”来描述物品的归属。
学生猜测板书上不同颜色的lapcard背面的物品,提炼寻找丢失物品时描述的颜色特征,学习句型“It’s + color.”通过猜测lapcard背面的物品,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物品单词的认读,而且能够提炼物品的颜色特征,有助于学生寻找自己丢失的物品。
在实现课文“整进整出”式学习后,学生听录音跟读、分角色朗读对话,关注语音、语调、节奏、连读、重读等。通过跟读和分角色朗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在熟练朗读对话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用板书的道具表演,进一步强化物品的颜色特征,关注有礼貌询问、声音洪亮、感情丰富等。通过表演课文,学生的学习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为后面的真实口语表达,即描述自己丢失的物品来做准备。
随后,学生观看其他同学在失物招领处发生的故事的视频,该视频改编自我班学生真实找笔袋的故事。学生看后回答问题“What thing did she lose?What did it look like?”学生提炼在寻找物品时,除了颜色特征,还有物品上的图案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帮助辨认物品。提炼并学习句型“It has...on it.”通过真实的场景,学生能学会如何在失物招领处通过描述自己物品的特征认领物品,并能够感受到身边同学丢东西的频率,树立物品保护意识。
在学习物品特征表达方式后,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What things did you lose?”“What did it look like?”来操练句型“I lost my...It’s+color,It has...on it.”描述自己丢过物品的特征。随后学生走上台前,描述自己丢的物品的特征。教师帮忙寻找失物招领箱里是否有丢失的物品并回答。其他学生给予互评,需要关注的评价量规有礼貌询问、声音洪亮、感情丰富等。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小结。引导学生思考丢了东西怎么办、如何不丢东西,引出下一课时的主题:Put Things in Order,教师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自己在学校真实丢失的物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丢失物品的特征,在班级的失物招领箱尝试寻找。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生活,在描述丢失物品、交流丢失物品和寻找丢失物品中,发展语用能力,初步形成对自己个人物品的珍惜和爱护之情。
在实施课程后,需要做反思与评价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检测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反思评价不仅是课堂上最后环节,即学生小结,而且需要贯穿整个课堂的全过程(见表3)。
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聚焦物品主题,解决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面临真实的问题:总是丢东西。将如何帮助学生整理、收纳好物品拆解成不同的课时,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努力落实学科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4).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