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朋友圈

2024-12-07 00:00:00贝小戎
意林 2024年22期

你有没有想过,你看的朋友圈的内容并不是当事人在记录当天的事情,而是移花接木,把以前的事情当作刚发生的事情?因为现在有一种做法,是预制朋友圈,就是提前批量制作一批内容,然后在恰当的时间慢慢发布在朋友圈里。比如有人预制了七天国庆假期要发的朋友圈,“6个小时拍了1536张照片”,这样一天拍完,剩下六天都不用化妆打扮了。最夸张的说法是“出去玩一次,朋友圈发五年”。

很多内容都可以提前预制:学习过程、运动健身、美食打卡、活动体验、晒娃日常、萌宠分享等。只是晒娃很难一下子预制五年的,因为小孩子变化快。上班、日常穿搭是最好预制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来是非常不均衡的,经常朝三暮四、头脑发热,真正能坚持一直做的有什么呢?有什么值得一直坚持做呢?流行烘焙,你买了各种器具;流行骑车,你买了一身装备。过于一致、规律的生活,八成就是在作假,或者预制的。

有人说朋友圈预制是造假、自我欺骗,我倒觉得这办法很不错,节省时间精力,属于见招拆招。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朋友圈就像日记,是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要即时、真实。

村上春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了做梦,每天早上我都要醒来》,他说:“要说现在世上的人为什么会如此苦恼,是因为存在强迫观念,促使人必须表现自己。我是通过文章来表现一个活着的人,可要做到表现自己却不容易。这如同在沙漠中喝盐水,只会越喝越渴。在世界现代文明中,表现自己对人类的存在而言,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要先知晓自己,确立自己的独特性,要认识到与他人的差别,然后一点点正确地、成体系地表现自己所思考的东西。我觉得这种做法真的就是一种咒语。始终如一的自己是不存在的。”

有人可能会说,没有谁强迫用户必须定期发朋友圈呀!但是如果很多人都不时发朋友圈,你什么也不发,这种不对等是不自然的。心理学家说,自我揭露对于人际关系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向彼此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这种自我披露有两个维度:广度和深度,广度是分享的内容的数量;深度是对一个话题的深入程度。就广度来说,你跟朋友分享的东西太多或太少都会让一段关系止步不前。当你们以相似的方式相互分享信息时,分享的效果是最佳的,这种来回分享会激励你们变得更亲密。

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可以不发朋友圈,内容太高调是显摆,太低调又会被认为是想接近、拉拢其他人。中年人也可以不发朋友圈,生活千篇一律,不能叫屈,也不能爱教训别人。瑞典作家巴克曼在《焦虑的人》一书中说:“步入成年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会被迫意识到,绝对没有人在乎我们。我们必须亲自处理所有事情,弄明白整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工作、支付账单、用牙线、按时开会、规规矩矩排队、填各种表格、整理数据线和电源线、组装家具、给手机充电,还有,别忘了给孩子报游泳课。早晨一睁开眼,各种别忘了和记住了就如同雪崩,排山倒海而来,我们没有时间思考和呼吸,只能在雪堆里挖出一条活路,而第二天又会出现新的一堆。我们偶尔也会环顾四周,比如在工作场所、家长会或者马路上,惊恐地发现其他人似乎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是唯一需要假装的人。”

现在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首先就想着记录下来跟别人分享,这会影响我们实际的生活体验。在聚会上,一个人可能会全神贯注地为社交媒体拍一张好照片,然后就失去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真正乐趣。

年轻人需要不断结识新的伙伴,“披露自己、向他人呈现自己是一个印象管理的过程。在线分享并不是一件坏事,人们在面对面或在线互动时,是在寻求相互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人们对彼此的期望,以及他们的关系将会是什么样子。就像戏剧有舞台和后台一样,社交生活也有舞台和后台。前台是演员表演的地方,后台是他们为角色做准备的地方。社交媒体也是如此:互联网是我们呈现自己的活动和想法的舞台,后台是离线的。在现实或者朋友圈待太久都会有损失”。

研究发现,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会让人焦虑和抑郁,朋友圈内容预制或许可以显著地减少使用朋友圈的时间,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能否忍住不去看有多少人评论和点赞。“一旦你向虚拟世界发送了一些东西,你就会如坐针毡,等待别人的回应。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过度兴奋的状态。人们对此会有何反应?他们什么时候会回应?他们会怎么说?”这也非常花时间。

我们要知道,即使在预制朋友圈出现以前,很多人在网上晒出的东西也是精心编织的,显示的不是一个人的真实生活,而是其搜索能力、修图能力。《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说:“我们都多多少少地知道,人们不可能像他们在Facebook上表现的那样成功、富有、有吸引力、有智慧,还轻松愉快。然而,我们都无法避免将我们的内心生活与我们的朋友们精心挑选的生活做比较。”

朋友圈表达的是我们向往的生活,整天生活在仙境里也会腻的,一些画外音会把我们拉回现实,低像素的人生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