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秋味

2024-12-07 00:00:00王寒
意林 2024年22期

闲着没事,在手机上看了电影《秋刀鱼之味》,起初以为是一部讲美食的电影,看完才知道,讲的是老人平山的家庭生活。妻子去世多年,女儿道子贴心照料家人的生活,大小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一次聚会时,父亲发现老师漂亮的女儿因为照顾家人至今未嫁,人到中年,衰老憔悴,不免想到自己的女儿。他不愿女儿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生活,就为女儿物色良婿。女儿出嫁后,他又心生酸楚。这部叫《秋刀鱼之味》的电影,里面没有秋刀鱼,只有不舍女儿出嫁的老父亲。

秋刀鱼,一个秋字,带着时令的鲜明特征。大凡食物名字中带季节的,一定是它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比如春笋,比如鰆鯃(清明前的马鲛鱼)。秋刀鱼蓝光闪烁,修长如刀,背部是泠泠黑蓝,体侧白如青霜,带着冷兵器的凛然,那种清冷孤绝,是拒人千里的高冷。

生在江南,我对刀鱼的熟悉远远超过秋刀鱼。刀鱼,来自江湖。秋刀鱼,来自大海。比起江湖的风平浪静,波涛汹涌的大海更配得上秋刀鱼的野性。

秋刀鱼是飞鱼的近亲,它跟飞鱼一样,是浪里白条,因为运动量大,它的肉质比一般鱼类要紧实。经过春夏的滋养,到了秋天,秋刀鱼肥美肉厚,最有吃头,对得起名字中的“秋”字。

去过日本几次,品尝过各种口味的秋刀鱼。日料店里,常见秋刀鱼的摆盘,盘里放着萝卜泥、青柑橘。吃时淋点日本酱油,挤一些青橘汁,烤熟的秋刀鱼,肉质紧致,很有嚼头。或者以米醋轻渍鱼肉,配上嫩姜、青橘生食。

日本人爱秋刀鱼,主妇为家人准备的便当里,常见秋刀鱼。如果说鲈鱼和莼菜,寄托了中国人的乡愁,秋刀鱼和枫叶,则是日本人代表秋天与思念的风物。

前些年在老家,秋刀鱼一度等同于猫食。老家人颇看不起秋刀鱼,个头不大,腥气又重,肉质粗硬。在菜场上,身价远不如黄鱼、带鱼、墨鱼,甚至不如泥鳅和昂刺鱼。咸菜五元一斤时,秋刀鱼只要三四元一斤,胡乱地堆在地上,一块钱,买上几条,放塑料袋里,拎回家,不是给家人吃,而是喂猫。难怪周杰伦唱道,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

这几年,吃秋刀鱼的人多起来了。街头巷尾的烧烤店,除了烤牡蛎、烤羊肉串,还有炭烤秋刀鱼。秋刀鱼剖开,取出内脏,清洗干净,用纸吸干水分,一根竹签或铁条穿身而过。在炭火上烘烤,鱼油渗出,滋滋作响,调料渗入鱼肉中。鱼皮炙烤之后,带着香气,体内鱼脂涌动,鱼肉略带一丝苦味,淡淡的,如春天的苦丁茶,又如三月里的辣螺味道。秋刀鱼的肉质不如黄鱼、带鱼细腻,粗硬得让人想起恋人的胡楂。不过,因为鱼肉结实,耐嚼,倒成了下酒好物。

那时我还在报社上班,免不了要值夜班。有一次雪夜值班,碰上重要稿子,到凌晨才离开办公室,又冷又饿。路上,雪已被人踩得硬实,走上去嚓嚓作响,路灯昏暗,冷风把耳朵吹得麻木,感觉自己就像走在荒岛上。经过家门口的烧烤店,被香味吸引住脚步,店家正在烤制秋刀鱼,有原味、番茄、酸甜、香辣四种。从不吃夜宵的我,忍不住各要了一份。

一道玻璃门,隔开了冬夜的寒冷,油腻的桌子旁,坐着三三两两的夜行客,喝酒、撸串,或发牢骚,或诉衷肠,颇有江湖儿女爱恨情仇的既视感。他们跟我一样,都在这个城市为生计打拼,有如意,也有不如意。正所谓: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秋刀鱼那种鲜中带苦的独特口感,正如人生况味。

就在这个夜晚,我喜欢上了秋刀鱼。

我和女友是少年时的玩伴,中年时的腻友。她常年在外行走,一年有几个月不着家,回到家,就安心洗手做羹汤。她爱煎各种鱼,带鱼、黄鱼、秋刀鱼。炉火一开,家里就是烟火人间。

在她家吃过几回香煎秋刀鱼。她在厨房大动干戈,锅盆瓢碗叮当响。秋刀鱼洗净,鱼身用斜刀划上几道口子,用调料先腌渍。秋刀鱼肉厚,须提前腌制,才能入味。晾干水分后,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秋刀鱼有丰富的脂肪,爱走油。煎的时候,平底锅里只要用纸巾沾油薄薄抹一层就行了,不然越煎油越多。女友问我煎鱼味道如何,吃人嘴软,我自然奉上一连串的“好”字。

最近女友学会了偷懒的妙招,秋刀鱼腌渍后,直接放入烤箱。高温烘烤后,秋刀鱼表皮微缩,略带焦黄,鱼肉被油脂渗入,鲜香入味。

烤好后,挤一两滴清冽酸香的青柠檬汁到鱼身上。若隐若现的纹路,似有似无的清香。日暮凉风起,两人闲坐对谈,来一杯天台山的梅子酒,仿佛清秋的一场梦。梦未醒时,我们还是少女;梦醒后,我们已是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