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回忆,是枝家有个传统,在外面拍照,一定要在别人的汽车前拍,而且拍得像是自家的车一样。
“父亲因为买不起车一直被母亲责备,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拍下这些照片的,已经无从知晓。不过,孩子们总是爽朗地笑着。”
即使到现在为了电影在街上四处奔走,一看到帅气的车,是枝裕和也会站到车前,拜托工作人员帮忙拍照。
是枝裕和写自己的父亲:
两岁的时候,坐在父亲的腿上看东京奥运会,留在脑海中的,不仅有百米赛跑的选手,还有父亲没有刮干净的胡楂蹭到正看得入神的我,我的脸感受到那硬扎扎的触感。后来父亲去世,我为父亲守夜时,看见父亲在棺木里微微张着嘴,于是,把毛巾卷起来,垫到他的颔下。那时,我的手触到了硬扎扎的胡楂,时隔三十年,幼时的记忆瞬间苏醒,我开始哭起来,直到天明。
是枝裕和写母亲的背影:
临别时分,母亲说着“再见啦”,高兴地挥挥手,向午后的新宿车站走去。我望着她的背影,心头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说不定这是最后一次和母亲一起吃饭了。之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
“没能为母亲做些什么”——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就是始于这股悔恨。
但是,是枝裕和说他并不想拍死亡,而想去撷取生命中的瞬间,就像最后一次目送母亲的背影一样。
“尽量不直接言及悲伤和寂寞,而把那份悲伤和寂寞表现出来。”
“我也希望利用类似文章里的字里行间,依靠观众的想象力将其补充完整。”
是的,所有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就像天上的雨和雪一样,都是自然地就落在我们头上,而是枝裕和就把这些东西原封不动地呈现给你看。
这也是为什么是枝裕和在自己书的第一篇文章就摘抄了下面这首和歌,他说这首和歌让自己发现了想表达的理想形式——有如走路的速度:
过一日
少一日
与你的时间
夏至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