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窟窿”的故事

2024-12-07 00:00:00罗振宇
意林 2024年21期

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补窟窿”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此刻所在的深圳市龙华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我不知道他的姓名,我们就叫他“龙华哥”吧。

他37岁,原来开工厂,这两年生意失败,工厂关了,还欠了200万元的债。这大概就是人生谷底的样子吧。

怎么办呢?偶然有一天,他发现,深圳的街头、地铁口到处都停着电动车,许多电动车的座椅上都有破洞。你想,一个多雨的亚热带城市,下雨之后,有洞的座椅坐上去,一裤子的水,会给骑车的人带来很多麻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对别人有用的活儿——把这些电动车车座的破洞补上。他就带着一些皮革贴,满大街去找电动车,补好破洞之后,再贴上一张收款二维码,上面写着:“座椅给您补好了,扫码支付,金额您随意。”这话听着耳熟。酒桌上常见的词儿:“我干了,您随意。”

等他一天忙完回家,打开手机,发现真的不断有人付款,有3块、5块、8块、20块,还有人留言感谢。第一天操作,总共31笔,收了184块钱。要知道,他补座椅用的皮革贴,每一张的成本在一毛钱左右,所以贴了100张,也才10块钱的成本。诶,这件事儿能干!第二天,收款562块,刨去皮革贴的成本30块,地铁日票25块,挣了大概有500元。一个新的生计就这么找到了。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受。是数字化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意方式?还是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在普遍提高?而我,倒是从这个故事中再一次看到了一个“做事的人”该有的样子。拜托深圳的朋友,如果你的电动车恰好也被他补过洞,如果你给他打过钱,还有他的联系方式的话,帮我问候一声。就跟他说,罗振宇也被他的故事激励到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面对困难,有三种结果。最好的,当然是打赢困难;其次是被困难击败;但还有没有更糟糕的结果呢?有。那就是被困难定义。

什么叫被困难定义?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那个人在树前赢了一次,就把自己定义成了“可以靠运气活下去的人”。被锁死在一次成败之中,这太糟糕了。

而故事中的“龙华哥”,迅速地摆脱了“失败的工厂主”这个定义,开始在别处寻找机会。从制造业的工厂主,到满大街去补车座,这是多大的跨度?这是一种多么强悍的摆脱定义、重启自己的能力?龙华区有一句话:“无奋斗,不龙华。”这就是奋斗者的样子,遇到难处,一边对他人的困境保持同理心,一边不挑不拣,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很多原来看不见的、身边的小机会就会生动地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