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啥“听劝”了?
“听劝!素人改造!”“旅游我听劝!10月底去广州!”“听劝!求各科学习方法……”现在的年轻人,爱“听劝”了?最近,“听劝体”在社交平台上风靡,不仅旅游、穿搭有听劝版,连房屋装修、亲子关系都有听劝版。
年轻人“听劝”本质上与信息渠道多元化有关。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生活在东北的人不会知道10月底的广州还要开空调,没有考过雅思的人也不清楚科学的备考经验是怎样的,可世界这么大,总有人去过你想去的地方,总有人做过你想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各种社交平台的出现就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与他人共享某种生活体验。所以,当一个人有需求的时候,总能在互联网上发现一项成功的攻略。
与以往不同的是,“听劝”的流行反映了一种年轻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方式。以往,是“输入需求—逐一检索—得到答案”的模式;而“听劝”则是“提出需求—网友留言—采纳建议”的模式。两者的不同点在于,之前缺少“人”的身影,是一个与机器对话的过程,如今“人”主动走进评论区,倾听他人的表达和建议,在获取回答的功利性目的之外多了一种对“人”的期待,“听劝”实际上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表达和互动。同时,有人愿意“劝”,有人愿意“听劝”,呈现出年轻人对于世界秉持着一种友善、开放的态度——是勇于表达的,是主动连接他人的。
这是网络世界的活力所在,因为表达产生信息,愿意表达会产生海量的信息,而友善的表达又会大大增强产生优质信息的可能性。不管是有人因“听劝”而改善穿搭使自己变得更好,还是有人因“听劝”收获了一份美好的旅行体验,都可以发现那些“听劝”成功的人正在使更多人受益。按照互联网的推送逻辑,“听劝”越成功就会获得越多曝光,一个本来个人化的劝说建议由此成为他人的行动指南或参考答案。比如,有人想去某景点旅游,有网友留言“不建议你到这个景点,这个季节没有什么看头”,当有类似想法的人看到后,也会重新考虑旅行计划。从“遇事不决问百度”到“遇事不决问网友”,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版本的“听劝”取代了一部分搜索引擎的作用。
这或许也算触达了互联网的实质:连接每个人。
其实,“听劝”与近些年流行的“轻社交”文化一致,即弱关系,一种近乎零负担的社交方式。双方既不用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也不用担心之后还会不会再见面。与此类似的,还有各种“搭子”、兴趣圈子等。如今,“轻社交”阵营再加一员,反映了社交关系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对于关系本身的需求仍会生发出不同的样态。
起初,“听劝体”只是网友们的一种玩梗方式。但随着“听劝式笔记”的流行,它逐渐衍生出新的形式,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听劝式旅游”。相比于烦琐的攻略搜索,年轻人现在更愿意在出行前发布一条“听劝”帖,由其他网友提供吃喝玩乐的相关信息。
在一些网友看来,“听劝体”既真诚表达一己之需,又不强人所难,格外适用于陌生化的网络社交。但也有人表示,生活、工作中遇到困惑与烦恼,应该积极寻求身边师长亲友的帮忙,何必在线上隔空求助?
事实上,这一现象走红背后,凸显了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在数字时代,年轻人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无论是旅游攻略还是学科学习方法,各种建议和评论层出不穷。然而,年轻人如何筛选和判断这些信息成为一项挑战。这种背景下,“听劝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信息过载问题。他们倾向于依赖他人的经验和建议,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决策效率。
从更深层次看,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社交化的体验,他们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建议,以便做出更好的选择。这种趋势在各个领域都显现出来,如在穿搭和时尚领域,年轻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搭配,与其他时尚爱好者深入探讨,探索新的时尚趋势和风格,以塑造自己独特的时尚形象;在专业学习方面,年轻人也愿意探索各种科学方法,通过与同学、老师或其他学习者的交流互鉴,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心得和技巧,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和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年轻人普遍渴望个性化的表达,以展现独特品位。在这一点上,“听劝体”亦反过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的途径。在经验输出的过程中,年轻人满足了他们展示自己想法、风格和才华的需求,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这种认可和赞赏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推动他们在各个领域的钻研。
然而,年轻人在追求“听劝体”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听劝体”只是一种来自陌生人的意见参考,但不是所有的建议和评论都具有价值,要学会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免被误导或受到不良影响。同时,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他人的意见,因时因地做出理性而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