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脉络清晰、构架完整,影响深远。深入挖掘和阐发山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有益成果,坚持守正创新,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西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特色分析
(一)文旅资源得天独厚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有巍巍太行山,西有英雄吕梁山,境内历史文物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华夏文明摇篮”“表里山河”等美誉。山西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关注区域,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主要实证地。早在石器时代初期,山西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以陶寺遗址为代表的尧文化、以山西文明之源著称的晋文化、以洪洞大槐树为象征的根祖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血脉相承的华夏之根到撼天动地的黄河之魂,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到无与伦比的古建宝库,从忠义仁勇的关公故里到汇通天下的晋商家园,从金戈铁马的边塞风情到血火浇筑的抗战风骨,山西文化纵贯五千多年分布全省,每一个文化品牌都闪烁着人类文明的熠熠光辉。截至2023年底,山西共有390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10家,4A级141家,3A级208家,2A级29家,1A级2家,文旅资源得天独厚。2024年7月22日,由迈点研究院统计发布的“2024年6月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山西省共有6家景区上榜,位列省份品牌指数第6名。
(二)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厚重
山西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示山西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例如,作为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的山西古建筑,科学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成就。山西现存古建筑约2.8万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古建筑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是山西民众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也在长期的多民族共融合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象征,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有杨家将传说、赵氏孤儿传说等民间文学,有太原锣鼓、唢呐等传统音乐,有翼城花灯舞、洪洞马牧龙舞等传统舞蹈,还有以晋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等。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9人,居全国前列。丰富的戏曲艺术形式、独特的面食文化、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山西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质素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文化精神图谱全面
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并将其升华为人民群众广泛接受与认同的文化符号,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增强中华文明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称,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图谱。勤劳质朴的农耕文化、以人为本的德孝文化、智勇双全的忠义文化、诚实守信的晋商文化、多元交融的宗教文化、豪迈创新的边塞文化、坚韧不拔的红色文化等,这些南北地域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绘制了独具一格的山西精神文化图谱。
二、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践经验
在推动实现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进程中,有力的政策与制度制定是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的前提;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两创”发展的催化剂;专业的人才和交流平台是“两创”发展的桥梁;特色文化“品牌”塑造是“两创”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运用创新科技,保护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山西是文物大省,受长期雨雪侵蚀、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文物已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山西启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永乐宫、佛光寺、云冈石窟等145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数字化修复和保护,初步建立重点文物信息资源大数据库。2023年6月,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带上VR眼镜,栩栩如生的永乐宫壁画、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都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融合数字科技,传统的孝义皮影戏演成了大电影;数字活化技术,让中阳剪纸变得灵动起来……山西越来越多的文物在科技赋能下“活起来、走出去”,既保护了文化遗产,也进行了活化展示。
(二)结合时代需求,打造沉浸文化体验空间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古建筑、古文物、古村落、晋商大院等得到更好的发掘、保护、传承,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现新的魅力,山西省很多景区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旅游景区联合,推出“非遗+媒体”“非遗+产业”“非遗+旅游”“非遗+品牌”“非遗+研学”等业态融合创新,以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景区品质提升,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例如,洪洞大槐树景区基于其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推出《威风锣鼓》《传统祭祀》《孝感动天》等生动精彩的节目,不仅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更激发了游客参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其他景区也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再回相府》《太行山上》《如梦晋阳》《天下大同》等实景演出,让游客多元化、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发挥资源优势,塑造三晋优秀文化品牌
山西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各区域文化史特色鲜明。近年来,山西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塑造三晋优秀文化品牌。一是深入挖掘古建文化、晋商文化、黄河文化、面食文化等优质特色文化内涵,以创意为引擎讲好山西故事。二是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文创产品,平遥漆器、云冈石窟纸雕灯、八义红绿彩瓷灯、晋绣虎头帽等特色文创产品,用创新让三晋文化品牌更鲜明。三是将数字化收集到的抽象信息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资源,如可体验的研学课程、可互动的视频动画等,用科技让山西文化资源更立体。四是发挥老字号的品牌聚力赋能的作用。将山西老陈醋、杏花村汾酒、六味斋、双合成等老字号品牌纳入旅游推介点,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四)培养青年人才,传承推广文化创新发展
作为古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长期以来,文物科技保护人才的短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近年来,山西通过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等活动,带动更多青年群体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储备建设中。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创新、务实拼搏的青年,他们找到了属于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新道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年轻、更好玩,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生机。自2022年开始,山西省计划五年内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通过高考免费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并联合山西大学等高校培育50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传承、保护、推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三、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困境
(一)旅游资源存在差异,文旅拉动力度不足
山西省各级地市旅游资源既有数量上的差异,也有分布规模、资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山西省会太原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各项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晋中市有反映晋商文化的大院文化、平遥古城等独特资源,文化穿透力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位于山西东南部的运城市、临汾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仅在山西居于中位水平;位于山西北部的大同市拥有像云冈石窟这样的优质文化资源,但分布不够集中,影响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地区偏远的阳泉市、朔州市发展时间较短,旅游文化产业水平较低。受限于山西独特的地形地貌,各地旅游文化资源规模不同且分布较散,区域间联合化和区域内整合化不够,集群效应不强,进而影响了山西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文化内涵发掘欠缺,话语表述系统不适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华传统文化原有的文化内涵也要随之扩展、完善、变化,所以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山西方言与山西文化密不可分,但部分地区的方言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晦涩难懂,增加了理解、接受的难度,使得传统文化难以广泛传播。如何挖掘山西表里山河的丰富内涵,梳理文化类型与符号,将传统文化与自媒体有效衔接,扩大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播范围,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讲好山西故事,增强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迫在眉睫。
(三)文化产业投入不足,配套基础设施薄弱
文化产业的投入一般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财政、社会资本对这一领域的投入显然力不从心。山西作为古建筑、古文物资源大省,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古建筑、古文物等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修复、陈列、开发利用等经费保障,但专项资金不足、商业赞助来源缺乏、社会资本力量投入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影响了文化产业后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受资金投入和配套设施影响,一些文物保护遗址陈列形式相对陈旧,展示内容不全面,对文化遗存的历史信息揭示不足,对现代科技的融入不够,没有真正让文化遗存“活起来”。
(四)人才匮乏问题凸显,职业化水平较低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山西文化人才队伍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文化从业者数量不断增长、高级专家队伍进一步壮大、人才结构逐步改善、青年优秀人才不断成长。同时,文化人才队伍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从业人员创新能力不足、文化经营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薄弱、职业化水平不高等。文化从业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众多对中华文明历史有深刻了解的专家型人才长期从事相关工作,还需要更多具有过硬的外语功底、熟悉新媒体平台运行规则的人才加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技术的升级迭代,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五)产业转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突出
文化需要依靠硬产业的支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山西省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过程中,数字文化、文化创意等围绕文化旅游延伸出来的新兴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缺乏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得到很好统一。此外,特色文创产品创新度不足、优秀文化产品版权转化度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也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欠缺、后继乏力。目前,山西省旅游产品多停留在基础层次观光旅游上,体验型、生态型、休闲型等新业态、新模式的研发存在短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调研解读、展示传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业态单一,产业要素基础较薄弱,创新创意不足、品牌吸引力较弱,尚未形成山西旅游文化品牌矩阵。
四、山西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与当代国际环境、现代社会发展、文化自身发展相适应。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完善政策体制机制,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培育“两创”人才,健全文化人才智库;创新文化普及方式,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充分利用科技优势,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探索开辟山西文化“两创”新路径,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和人民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让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意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临的障碍及破解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0(5):119-128.
[2]吕英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11):183-186.
作者单位: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