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家风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

2024-12-06 00:00张咪
名家名作 2024年31期

[摘 要] 以“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为内核的苏氏家风,是我国历代传扬的治家良训。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三苏祠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基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挖掘“三苏”家风文化中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精髓。对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家庭教育观、培育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三苏”家风;内涵;时代价值;苏洵;苏轼;苏辙

本文对“三苏”家风中的优秀传统家风家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系统阐释了兴国安邦的国家之爱、天下一家的国民之爱、世俗理性的文化之爱,为涵养家庭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土壤。

一、兴国安邦的国家之爱

“三苏”文化借广为流传的诗词歌赋展现人生哲学,用纵横捭阖、精锐锋利的诗词简练而厚重地提出许多治国、齐家和修身的道德原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土恋乡,“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丰富多样,有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苏轼面对庐山有感而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苏轼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地描写庐山各种不同的样子。虽然此诗是描写庐山的,但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整体写照。他巧妙运用诗句将自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完美呈现。祖国江山万里,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探索,他们在游历山水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美好河山与伟大祖国联系起来,这既是内心深处的审美情感,也是苏轼国家之爱的首要内容。

爱国予景,“月下无人更清淑”。古代游历山水者中纯粹欣赏美景者少,而关怀民生、施展抱负、抒发理想者多。苏轼的写景诗借物言志,或表达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或体现忧国忧民之情,或鞭挞残暴的统治者。《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洋溢着对隽永秀丽的国土的欣喜和热爱。在谪居黄州时看到荒山上一株海棠时,便生发出“朱唇得酒晕生脸……雨中有泪亦悽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寓居定惠院之东》)的感慨,诗句中描写悠然独处的海棠不趋世俗、娇美艳丽。苏轼贬谪黄州孤身一人的境遇与海棠相似,将美景与内心独白相接,命运相连,寄托着自身官场失意、怀才不遇但仍然对国家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将满腔豪情、乐观豁达、政治抱负泄露于山河之间。

仁民爱物,革除弊政,“不如却作河伯妇”。苏洵父子三人曾分别作了一篇《六国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忧虑。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时,他倡议成立民间慈善机构——育儿会,让数以百计的孩子得以存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自己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兴国安邦之志。苏轼体察百姓疾苦、反映人民诉求,在《吴中田妇叹》中写江南农妇:“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好不容易收下稻谷,却“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秕。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最后绝望地叹道:“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描述了官吏推行新法、横征暴敛,逼得人民无路可走,想投河自尽的境遇,同时也表露出苏轼心系人民、胸怀天下的情怀。

二、天下一家的国民之爱

“亲情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跨入文明境界的标志。”[1]它意味着从母系社会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化为父系社会的有序社会秩序。传统中国的乡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国民之爱从内向外辐射,由姻亲血缘的“亲亲之爱”,扩展到儒家伦理的“泛爱众”,再到爱民如子、仁民爱物、心系百姓。

内亲其亲,外友其贤。宗法社会的土壤产生了亲缘群体的情感集团,“亲亲”是血缘宗族内部的友爱与互助。人凡立于世,起始于书,奠定于理,通达于贤,兴盛于睦。睦,内则双亲、姻亲、悌姊之间互相支持、互相成就,外则家族、友人、贤良之间互帮互助、肝胆相照。在苏轼的众多诗词中,其用豪迈壮阔的手法、清新脱俗的语言、承合婉转的表达,就亲亲、睦友、民族的人伦关系展现出民族大爱、深明大义的责任担当,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相互友爱既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天下一家国民之爱的题中之义。

亲亲仁民,仁民爱物。子曰:“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要将众人作为爱的对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一个能博施济众的人不仅仅是有仁德,简直是圣人了,把全天下的人都视为自己的同胞,认为天下一家。正如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仁”不仅要爱亲,还要爱人,这里的人不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囊括不同等级。因此,普遍的“爱人”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普通民众的“泛爱众”,一个是统治阶级的爱民,这是一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社会群体意识。

“三苏”父子爱民如子、心系百姓。苏家人丁兴旺,家庭极为富有,但仍然崇尚节俭,乐善好施,救人无数,关心百姓疾苦。苏轼在密州期间,考察民风,眼见百姓生活饥肠辘辘、衣衫褴褛,他情系民生、满心愁容;他体察明情,面对民众因变法承担赋税加重,勇于革弊除旧、直言上谏、因法辩明、为民请命;他心系百姓、踌躇满志,“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望江南其二》)。爱是互惠的,苏轼爱民众同样会得到民众对他的爱,苏家三父子将普遍之爱提升到为政之要的主张上:“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三、世俗理性的文化之爱

诗礼传家,根植德才兼备品质。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作为文学史上的顶流,其成就与苏家良好的家风教育密不可分。其治家世俗文化中渗透者理性光芒,而又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沁润滋养。苏氏治家文化中,特别注重诗礼传家,涉及善孝敬亲、乐学修身、修德从善。

善孝,孝慈仁爱、尊亲敬长。“孝,善事父母者。”(《说文解字》)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源。孝道内涵深邃而丰富、厚重而广泛,其中“孝悌”为主要内容,孔子语:“入则孝,出则悌。”“首孝悌。”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这些无一不是“申之以孝悌之义”。苏洵传承孝文化,教育子孙对待父母长辈要尊亲、敬亲、爱亲;夫妻之间要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兄弟之间应兄友弟恭、患难与共。

乐学,奋发有为、勤学深思。苏洵鼓励子女:“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昨非庵日纂》)读书方能阅广袤天地、识人间豪杰、省知事明理;教育子女应“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历代论·引》),做人当无愧于天地之心、行光明磊落之事、存坦荡浩然之气。苏轼谨遵父亲教诲,奋发苦读、勤学深思,“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领悟“熟读深思尔自知”的真谛,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修德,乐观豁达、廉洁奉公。一方面,苏轼乐观豁达,面对多重境遇,明事知礼,坚持辩证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面对人生坎坷乐观豁达,“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另一方面,苏轼清正做人,坚守廉洁奉公的理念。“三苏”家风文化中,蕴含着“非义不取、干净做人”的清廉家教。《记先夫人不发宿藏》的文章中讲述了苏轼母亲程夫人教育子女不取外财、不贪他人之物的故事。他认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苏轼为官40余年,甚至做过三部尚书、八州太守,但他始终清正廉洁,从不贪占公家财物,还时常自掏腰包做公益事业,临终前欣慰说道:“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四、“三苏”家风的时代价值

内涵丰富、历史厚重、文韵亨通的“三苏”治家文化蕴含着传统治家精粹,是中华儿女的血脉与韧性,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磅礴力量的灵魂与积淀,是我们在激荡的世界浪潮中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和文化自信。“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良好的家教能够教以人伦、遵守礼法、礼治德政。和谐家风培养爱国必忠的“家国同构”情怀,培养“谦和有礼,修为有度”的谦谦君子,做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对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廉洁风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为厚植宏伟远大的家国情怀提供文化土壤。所谓“爱子,教之以义方”[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3],无数个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了整个社会。家庭承担着教育个人成长时期的情感、意志、个性形成的重要责任,是教育引导孩子成长、成才和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是教育的起点。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家国情怀涵养息息相关。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4]家庭教育主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体现在建立和睦亲亲关系、互帮互助邻里关系、家国同构价值情怀培养。正如苏洵语:“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安乐铭》)。

第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廉俭风气提供思想资源。古人云:“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吕氏春秋·先己》) 爱廉,则建立风清气正的廉洁社会,有利于满足国家发展之要、社会进步之需、人民福祉之本。鉴于此,需要在全社会弘扬“三苏”清正廉洁家训,倡导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并将知识、情感、意志、行为集中统一,使得“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5]。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倡导树立“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理念,与自然友好相处、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共生,引导社会公民在亲身实践中促使道德既要内化于心,增强自身廉洁意识,更要外化于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论语》记载:“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认为:“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晋纪》)。”因此,全社会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念的强化和塑造,通过情感化育、道德规约、榜样示范,将廉洁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三,为营造向上向善的和谐氛围提供价值理念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7]“道千乘之国”,道德是人类协调生活、规范行为的价值准则[8],道德能够实现人与社会互利双赢[8],是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核。通过伦理道德规约,约束人们的品德,鼓励全社会崇德向善,尊亲敬亲,孝慈仁爱,乐善好学,增强和谐意识,德润心灵,“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9]。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谐的社会氛围,在现实性上都可以作为一种道德软规约,全社会能够用道德的力量引导与规约自身,充分认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充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五、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三苏”家风及治家良训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现了精辟的人生哲学。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良的家风家训,“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只有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心灵长城:中华爱国主义传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52.

[2]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33.

[3]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8.

[5]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90.

[6]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249.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办公室,2023:328.

[8]杨峻岭.道德耻感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9]陈绪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J].中国高教研究,2008(8):84-85.

作者单位:成都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