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日常生活写作及其艺术特征探微

2024-12-06 00:00朱宏
名家名作 2024年31期

[摘 要]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杜甫诗歌素材多源于对日常生活中艺术素材的提炼,这些素材是对当时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为了深入分析杜甫诗歌,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特征,如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解读诗歌中与日常生活内容相关的诗句,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探讨其诗歌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生活,并分析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 键 词] 杜甫诗歌;日常生活;沉郁顿挫;安史之乱;诗史

杜甫的诗歌很多都是描述日常生活场景,多借用秋天和大江的意象来表达对国家和身世的忧愤。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也表现了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1],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其用笔沉郁、慷慨悲凉,这种风格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动荡以及个人的生活困顿展露无遗。情感深沉、主题宏大是杜甫诗歌鲜明的艺术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杜甫诗歌中描写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艺术成就展开研究。

一、杜甫诗歌中描写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杜甫的诗歌中描写日常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多元化,囊括了个人情感、家庭生活、社会交往、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

(一)个人情感的抒发

个人情感的抒发是其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他的诗作不仅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而且记录了唐代由盛至衰的惊天巨变,展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各个时期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例如,在《春望》中,他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占领,杜甫被困城中,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强烈的对比描绘了长安城的破败景致。尽管山河依旧,但国都已破败,春天的生机反而凸显了城池的荒芜。这里的“国破”和“城春”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国都沦陷衰败后的痛苦心情[2]。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对离别的哀伤。春天的花朵和鸟儿本应带来欢乐,但在战乱的背景下,反而触发了诗人无尽的痛苦。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反映了战争的频仍和家信的珍贵。战火连绵不断,家书因交通断绝而难以寄到,因此显得尤为宝贵,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以自发比喻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白发象征诗人的衰老和内心的焦虑,描绘了诗人忧心如焚的情态。整首诗情景交融,感情沉郁而又含蓄凝练,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3]。通过这首描写生活的诗,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战乱带来的苦难的同情。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4]。

(二)对亲人、朋友的牵挂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例如,《月夜忆舍弟》描写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对战乱中失散的弟弟们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当时杜甫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而他的弟弟们因战乱分散在河南、山东一带,通信不便。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戍楼上的更鼓声和孤雁的鸣叫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白露时节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明亮,但诗人的心却飘向了远方的故乡。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们的牵挂。战乱使得兄弟们天各一方、生死未知。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虑之情,由于战事不断,即使寄出家书也难以送达,诗人的无奈和焦虑难以减缓。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杜甫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5]。杜甫与李白两位诗人的友情是历史上的佳话,在《春日怀李白》中,杜甫写出了对李白的怀念:“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首诗充满了对李白的崇敬,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渴望。

(三)家庭生活的描绘

杜甫在诗中也多次提及家庭生活,如《羌村三首》中描述了与家人团聚的情景,以及在战乱中的相互扶持。他在四川成都草堂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了个人遭遇,表达了对广大贫寒士人的同情。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在成都的草堂遭遇秋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的状况,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通过描写杜甫个人的痛苦经历,表达了他对广大贫寒士人的同情和关怀,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6]。又如杜甫的名篇《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诗中,他深深思念着远在鄜州的妻子和孩子们,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儿子宗武生日时,杜甫写下了《又示宗武》:“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在诗中,杜甫鼓励儿子要努力学习,继承家族的文学传统,而不是追求表面的虚荣。在诗歌《江村》中,杜甫描述了与家人共度的宁静时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这里展现了一幅平和幸福的生活场景,妻子在纸上画棋盘,孩子们用针制作钓钩,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淡雅。

(四)自然景观的描写

杜甫有大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如《春夜喜雨》对春雨的细腻描绘,以及《登高》对秋天景色的感慨。《登高》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著名七言律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重阳节。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的忧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以秋天的景象作为蓝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风急天高、猿猴哀鸣、水清沙白、鸟儿盘旋的景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通过落叶和江水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历史长河的无尽不绝。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疾病缠身的孤独。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是诗人对自己艰难困苦的生活境遇的直接表达。杜甫在《登高》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博大情怀[7]。

二、杜甫诗歌在日常生活写作方面的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的总体风貌

杜甫诗歌的总体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所谓“沉郁”,指的是杜甫作品中情感的深沉,而“顿挫”则指其诗歌表现手法的变化以及对节奏的掌控。这种风格贯穿了其创作生涯的始终,在安史之乱后期的诗歌中表现得更明显。在《春望》中,杜甫通过描写国都城垣的破败和春景荒凉的画面,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的沉痛。这种深沉的情感和曲折的表达方式,正是“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表现。杜甫的其他诗作,如《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同样也展现了这种风格。在《登高》中,杜甫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悲凉感受。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通过对自身困顿生活的描写,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的诗歌结构严谨,语言朴实精练,通过对比和转折,彰显出诗歌的表现力。这种风格使得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诗歌在“沉郁顿挫”的总体风貌下,展现了他深刻的情感体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反映了盛唐时期社会的变革图景,彰显了诗人的人格力量,也为后世树立了诗歌创作的典范[8]。

(二)多样风格的千汇万状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变,他的作品既有对国家大事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如《月夜忆舍弟》中对兄弟情谊的深情回忆。杜甫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如《登岳阳楼》中对国破家亡的沉痛,以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对国家复兴的激昂。杜甫的诗歌还有清新明快的特点,如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杜甫的诗歌也包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如《丽人行》中对权贵奢侈生活的揭露和批判。杜甫的诗歌在抒情的同时也注重写实,他的许多诗篇都具有“诗史”的性质,如“三吏”“三别”等作品,直接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杜甫的诗歌风格是多样化的,他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诗篇。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历史,也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精神追求。

(三)严谨整栗的诗律之美

杜甫的诗歌在诗律上的严谨之美,体现在他对诗歌形式的精心雕琢、对音律的精确把握上。他的律诗,尤其是七言律诗,不仅遵循了严格的格律规则,而且在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技巧,使得诗歌在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杜甫的律诗在对仗上极为工整,他的许多诗句在意义和音韵上都形成了完美的对称,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在音节上平仄相对,形成了鲜明的音律。在平仄的运用上,杜甫有着极高的驾驭能力。他的诗歌在平仄的排列上既遵守规则,又富有变化,使得诗歌在朗读时音调起伏有致,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平仄的有序排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杜甫的律诗在押韵上同样精准,使得整首诗的韵律和谐统一,如《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韵脚的准确使用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尽管杜甫严格遵循诗律,但他并不拘泥于此,在必要时对诗律进行创新。他善于运用“拗救”等技巧,使得诗歌在遵循规则的同时,又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如《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严谨的诗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杜甫的律诗更注重诗境的营造。他的诗歌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构建出丰富的意境,如《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通过对春雨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在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上达到了古典诗歌的高峰。杜甫的诗歌在遵循传统格律的同 时也不乏创新。他敢于突破近体诗的羁绊,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倔强不屈的精神[9]。

三、结束语

杜甫的诗歌在日常生活写作方面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多样的风格变化、写实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严谨的诗律结构以及创新变化上。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博大情怀和深沉思想,也展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不懈探索。杜甫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命运多舛的历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广阔面貌,成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春雪.杜甫寓居长安时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J].中原文学,2024(21):44-47.

[2]王威.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家国情怀[J].青年文学家,2024(15):171-173.

[3]邬宇珂.谈杜甫《登高》中家国情怀的表达[J].中原文学,2024(19):39-41.

[4]谢其泉.杜甫诗歌中的黄河书写[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3):13-16.

[5]陈钰.简论杜甫诗歌的风骨[J].长江小说鉴赏,2024(11):112-115.

[6]边静.杜甫诗歌中的儒家精神[J].名家名作,2024(9):37-39.

[7]廖静娴,何金苗,张凤婷.巴蜀十年:杜甫诗歌的当代价值略论[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4(1):75-79.

[8]崔杰. 基于杜甫诗歌中不同的写作对象探究其家庭观念[J].名家名作,2023(36):27-29.

[9]华若男.杜甫诗歌的“以古入律”及诗史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38(10):43-50.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