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指出,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重要人力资源。近年来,文职人员编配规模逐步扩大、使用范围不断拓展、素质结构持续优化,在备战打仗中支撑保障作用日益凸显。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备战打仗要求,结合文职人员制度改革深化落地,有效提升文职人员素质“含战量”和为战“贡献率”,着力打造一支担当强军重任、助力备战打赢的高素质新型文职人员队伍。
一、厚植“战斗基因”,推动文职人员思想锤炼向砥砺血性胆气深化
敢于亮剑、敢打敢拼的血性胆气,历来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文职人员作为军队战斗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具备这一重要特质。必须坚持把一心为战、全力聚战作为文职人员思想锤炼目标点,系统构建与备战打仗形势任务相适应的思想培塑体系,引导他们自觉纠治“备战旁观者、打仗局外人”心态,把“孔雀蓝也是战斗蓝”品格融入血脉。一是抓实有血性的红色教育。着力推动文职人员红色传统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以理论武装铸魂、用主流思想清源、靠红色基因固本,补足精神之钙、蓄积血性之能。深入开展我军历史教育,讲好人民军队革命斗争史、辉煌战斗史、战斗英雄史,引导文职人员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中点燃血性、汲取力量。结合文职人员岗位履职,开展坚定信仰信念、塑造意志品质、磨砺血性胆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自觉锤炼职业精神、职业品质和价值追求,强化备战有我、以岗为战的血性担当。二是突出有战味的舆论宣传。适应新闻宣传新格局、借力网络媒体新优势,创新舆论宣传内容和方式,树立文职人员姓军为战鲜明导向,用“战”字品牌占领文职人员思想主阵地,大力弘扬向战而行、为战发力的时代主旋律。结合舆论宣传造势,在全军文职人员队伍中推出一批意气风发有朝气、业务精湛有底气、攻坚克难有硬气的服务备战典型,大力宣扬他们矢志国防、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积极传递文职岗位也是战位、文职主业助力打赢的正能量。三是创设有锐气的战斗文化。先进军事文化既是战斗力构成要素,也是促进战斗力增长的潜在因素。要注重发挥军事文化培养人、塑造人、引领人的功能作用,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以“武化”“战化”为主线,开设文职论坛,建立文职园地,创办文职刊物,制作推出一批反映文职人员崇军尚武风貌的优秀影视作品,常态推送励志型“文化套餐”,以成体系、有特色的文化熏陶,渗透融入文职人员工作生活,滋养厚实战斗队内涵底蕴,不断激发文职人员争创先进的前进引力、思战谋战的内在动力和斗志昂扬的生机活力。
二、打造“特色战位”,推动文职人员编设配备向备战主干岗位拓展
文职人员队伍与指挥员、参谋人员、战斗员群体互为依托和支撑,岗位平台同样与战斗力建设息息相关。可考虑进一步突出作战需求牵引,扩大文职人员编配范围,健全具有军事职业特色、作战支援保障特点的文职岗位标准体系,完善边用边备、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人才使用机制,使文职人员立足岗位绽放尚战务战风采。一是明晰“战位”职责定位。各单位结合战时担负任务,研究制定文职人员战时岗位职责清单、专业分类和席位设置,明晰界定各类岗位具体职责、权限要点和工作关系,细化岗位考核指标和能力标准,使文职人员战时岗位行动有据可依。定期组织文职人员战时岗位履职流程模拟推演,针对性开展专攻精练,把遂行任务各个阶段文职人员战位在哪里、具体干什么、向谁请示报告、协同配合谁等问题搞清楚,使其在岗位中找准战位、厘清定位。二是提高“战岗”编配比例。论证优化备战主干岗位文职人员编制,进一步扩大编配范围,凡是文职人员能够胜任的主干业务或专业性岗位,均可编配文职人员。提升岗位编设层次,在编配文职人员数量较多的单位,可增加文职人员领导职数,特别优秀的可让其担任单位和部门领导,增强他们在服务备战方面的“话语权”。提高天、网、电和无人、智能等新力量新领域文职人员比例,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素养优势,使其强化主力意识、担纲意识,逐步从“后台”走向“前台”。三是增强“战链”融入深度。现代战争是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每个战位、每名人员都是战斗力链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要适应当前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变化,把握作战要素联动性、作战节奏时效性、人员素质专业性、行动控制精确性等鲜明特征,对文职人员数据信息进行全要素、全领域、全时域动态管理,增强战时文职人员使用的匹配度和高效益。探索文职人员战时模块化抽组、精准化配置、全过程调控的编成编组方b1ecb007ae1344f0cc762acd5a5f013cbe936957affb44830b6317b109a3c2df式,结合遂行战备行动和其他重大任务,打破平时建制、按需临机组合,加强应急应战保障演练,消除平时服务与战时保障的“高度差”,推动文职人员有机融入指挥链、嵌入打击链、支撑保障链。四是拓宽“战才”特聘渠道。着眼有效弥补网络攻击、情报整编、政治作战等重要领域、特殊专业、关键岗位人才缺口,在确保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建立开源可控、急用特招的引才机制,做到随缺随补、招为战用。加大“筑巢引凤”力度,开辟高层次文职人员引进“绿色通道”,简化聘用流程,设立特别岗位,提供丰实待遇,延揽一批禀赋优异、专业过硬、攻关能力突出的“高、精、尖”文职人员,充实特殊人才储备库,增强战时人才补充潜力。
三、立起“能战标尺”,推动文职人员培养使用向提升实战本领施策
围绕新时代备战打仗对人力资源现实需求,完善文职人员职业精神、专业水平和实战素养培育体系,在职业规划、专业培训、业务帮带、使用激励等方面集中向战发力,引领文职人员能力建设正确方向,将其锻造成为战力储备充足、与现役人员互补互促的特殊战斗群体。一是职业规划鲜明实战指向。依据军事人员现代化发展战略,与指挥员团队和战斗员团队建设路径相匹配,成体系规划设计文职人员成长链条,区分职业发展适应期、提高期、成熟期和职业生涯后期,开发各类型、各专业文职人员职业发展模型,围绕战斗力标准细化明确培养目标和各阶段培养任务。深度融入作战训练体系,绘制重心在战、实训备战的文职人员成长图谱,将职业规划“准星”对准打仗“靶心”,使他们缩短从校门到营门、从职场到战场的成长距离。二是专业培训增大战时保障含量。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文职人员专业培训体系普遍比较完善,与部队战斗力建设贴得比较紧。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可考虑围绕提升文职人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战时保障能力,推动培训内容融入实战背景、引入战场情况、模拟实战态势,做到急用先训、重点强训、通用全训,大力培养和储备各类文职人员,确保在未来战争或执行应急任务时,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都能拿得出来、拉得上去,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出征、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三是业务帮带聚焦胜战基本技能。实践证明,立足岗位实践开展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帮带活动,是提升文职人员能力素质的最有效途径。要安排单位领导、业务骨干,对文职人员实行“一帮一”“二帮一”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带,科学开展岗位技能比武竞赛,面对面、手把手向他们传授实践经验,帮助他们夯实精本职、挑重担、打硬仗的基本功,使文职人员与现役力量思想合拍、行动合力,同步保持良好战备状态,以坚强的凝聚力战斗力谋求制胜优势。四是使用激励突出备战打仗主业。牢固确立“奖为战”“用为战”鲜明导向,结合开展“四有”优秀文职人员评选和年度工作总结、重大任务专项奖励等活动,在文职人员奖励表彰、晋级使用、典型培树等方面,向服务战斗力建设成效显著、实绩突出、任务出色者大力倾斜。探索建立优绩优酬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对在备战打仗相关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作出重要贡献者,区分情况给予专项奖金、津贴补贴等物质奖励,切实立起“优胜者优先、胜战者胜出”的风向标。
四、强化“战场淬火”,推动文职人员作用发挥向支撑打赢制胜聚力
健全文职人员战备任务锤炼检验体系,拉近文职人员与战场距离,使其在感知“战场维度”、感触“战场温度”中,为战斗力建设贡献才智。一是倡导参与练兵备战课题攻关。文职人员大多学历层次较高、思维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是富有创新活力的群体,练兵备战的蓬勃开展离不开他们的广泛参与。要注重发挥文职人员素质优势和专业特长,吸纳骨干人才深度参与军事理论创新、作战训练科研项目攻关和军事斗争准备现实问题研究,突出前沿性、创新性、储备性课题试验论证,使他们尽快成为课题攻关生力军。要充分发扬军事民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创造、积极建言献策,对有价值的好点子及时肯定吸纳、视情推广,使他们不断增强工作获得感,激发投身练兵备战、矢志强军打赢的热情和动力。二是突出战备任务一线磨砺。重大任务是人才成长最佳平台,实战历练是人才成长最快途径。要突出任务牵引,善于利用急难险重任务摔打锻炼文职人员队伍,在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考察培养优秀文职人员,结合战备执勤、演习演练和应急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有计划安排文职人员挂职锻炼、跟班作业或编队出征,及时交任务、压担子、搭台子,使其在任务一线经风雨、长见识、壮筋骨,持续砥砺拼劲、闯劲、韧劲,不断提高在复杂恶劣条件下的心理承受力、快速适应力,尽快成长为研战研训骨干力量。三是探索战时文职力量运用路子。围绕文职人员转服现役、动员补充、临战训练、应急上岗等战时力量运用问题,军队单位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加强沟通对接,精准掌握各类人员潜力数据,前瞻性研究战时人才需求,推动相关领域军地专业人才信息互通、交流共享,形成相对稳定的文职人员应急来源渠道。科学拟制战时文职人员预置备补计划,动态修订完善储备先补、随缺随补的应急补充方案。常态开展文职人员快速动员实案推演研练,持续优化应召出动响应机制和相关流程,探索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运转顺畅、行动高效的文职力量运用新途径。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