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奏响《东方红》

2024-12-06 00:00:00罗方扬
科学大众(中学) 2024年11期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局面,迅速地走上了建设发展之路。1953—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美苏开启探索太空的征程之时,很多国家也纷纷开展火箭、卫星的研制发射工作,中国自然不能落后。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的正式研制工作从1965年开始,火箭和卫星的设计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孙家栋等人。研制工作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很多科研人员都隐姓埋名,默默地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而奋斗着。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时刻。在苍茫的夜色中,大漠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腾起一条巨龙,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 384千米的椭圆轨道。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也通过遥测信号从太空中传到了世界各地。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超过美国和苏联的第一颗卫星的质量。长征一号火箭的第一级、第二级是液体火箭,第三级是固体火箭。第一级、第二级火箭负责把卫星送到入轨点,第三级火箭点火后再给卫星一个加速度。起飞10分钟后,火箭就把卫星送入轨道,使其开始围绕地球正常运行。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吹响了中国向太空进军的号角,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高度非常高,几乎没有受到大气阻力,迄今仍在轨道上运行。

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有着特殊的意义,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作为“中国航天日”。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