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茱萸,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因为王维的那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太深入人心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古人的习惯,在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爬山登高,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作“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许多朋友经常问我,王维诗中的茱萸到底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
关于茱萸,我想说,因为古人用字简约,或是当时世人对此有约定俗成的共知所指,所以诗词及文献之中只用“茱萸”二字。但是,在现代ghZyRs8ofQcrElDe6+1oyw==植物学中,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那么,古人到底说的是哪一种茱萸呢?
那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吴茱萸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叶羽状复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而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稀卵状披针形。二者虽均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科属、形态、气味差别却很大。至于食茱萸,有些地区不常见,而且食茱萸和吴茱萸、山茱萸所属也不一样,为花椒属的植物,本文不展开说明。
吴茱萸简称“吴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中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其治病的记载。吴茱萸一般分布于秦岭以南各地,但海南未见有自然分布,曾有人引去栽培,均生长不良。吴茱萸的果实是紫红色的,5颗围成一圈,表面粗糙,有凸起的斑点,像一个个缩小了许多的小橘子,又像一个个微型的小南瓜。果实的外皮破了之后,会露出黑黢黢的种子,种子气味芳香浓烈、沁人心脾。而山茱萸的果实呈枣红色,有点儿像枸杞。因为非芸香科植物,它没有那种浓烈的芳香气味,很好辨别。
在古代,人们过重阳节插的其实是吴茱萸。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插吴茱萸呢?
西晋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出了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叫周处(就是那位“除三害”的猛少年,目前南京尚有他的府邸遗址),他曾经著有一部记述地方民俗的《风土记》。虽然此书和《神农本草经》一样不幸散佚,但靠着后人的辑本,它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俗史研究的基本参考文献之一。就是这部书明确记载着:“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由此可见,重阳节所佩之茱萸是有强烈气味的吴茱萸,而不可能是没有气味的山茱萸,也不大可能是枝条上满是刺、容易扎人的食茱萸(椿叶花椒)。
另外,因为重阳节的月数和日数都是九,而九在阴阳学说里是“至阳之数”,所以从汉代开始,古人受阴阳学说的影响,认为九月初九阳气太盛而导致阴阳失调,是凶日,需要辟邪。这正是推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节俗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与驱邪相关的民间传说的源头之一。君不闻民间有将吴茱萸呼为“辟邪翁”的吗?
重阳佩茱萸的风俗在南北朝至唐代最为盛行,在宋元之后日渐少见,时至今日,几乎已成绝迹。其中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节俗重心的潜移默化转变中去理解。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重阳节节俗强调的是避邪消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祛邪避祸早已不是人们更关注的问题,代之以对未来生活的更多期盼。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吴茱萸)。
唐代诗人储光羲是王维的好友,他有一首题为《登戏马台作》的登临怀古之作,写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项羽曾经戏马的彭城(今徐州)戏马台上大宴群臣,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的趣事。
此诗从刘裕称帝前攻城拔寨落笔,写他平灭南燕以后声威大震,天下豪杰纷纷依附,随他南征北战、建功立业。诗中有一句为“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以“树元勋”概括出刘裕的讨伐之功,以“飨六军”引导出他宴请群僚于戏马台的情景,把英雄风云际会后君臣同乐的场景借特殊的道具——茱萸写得酣畅淋漓!
设想如果没有这首诗,我们怎么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位君主,在胜利的宴会上向将帅和士兵们赠送茱萸以示庆贺呢?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