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艺术史上,两宋时期是极富特色又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段。在两宋时期的绘画作品中,透露着宋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审美情趣的点点滴滴。
提到绘画,我们绕不开的一个概念便是“视觉”。眼睛可以让我们认识世界,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用视觉化的方式展现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看到。
什么是视觉?其实就是我们通过眼睛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的能力。这个过程涉及眼睛的结构、光的传播、感光细胞的活动以及大脑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释。视觉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感知过程,使我们能够看到世间万物的形状、颜色和运动,并在大脑中形成我们所感知的图像。
当我们看东西时,光线首先进入我们的眼睛,眼球前部的透明表面(角膜)和一个类似透明的镜头(晶状体)会对光线进行聚焦。然后,这些聚焦的光线通过眼球内部的透明物质(玻璃体)到达眼球的后部,落在一个叫作“视网膜”的地方。视网膜包含一些感光细胞,就像相机中的感光器一样。这些感光细胞被激活,发送信号到我们的大脑,大脑通过处理这些信号并且组合它们,最终让我们看到图像。
这个过程非常快速自然,以至我们通常都不会意识到它正在发生。可以这么说,我们看到东西是因为眼睛接收到光信号,然后大脑把这些信号转化成我们能理解的图像。1839年,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正是根据眼睛成像的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采用了长卷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广袤的江河湖水。画面中的山岭、坡岸、水域的布局被点缀着亭台楼阁、茅屋村舍,水面上有长桥,还有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生活场景。画面整体描绘精细入微,形态生动,展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气息,既给人以气势磅礴的山水雄浑之感,也有绵远流畅的幽静之意。这样的画面布局,和我们相机中的“全景模式”十分相似。
类似的“全景式”构图在宋代绘画中还有很多,而提到宋画中这些独特的空间表达,就不得不说一说古人独特的视觉透视方法了。
绘画是要以二维平面来展现三维空间,对此,中西方绘画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西方绘画中经常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画家追求展现真实的环境和物体。相比西方绘画写实写生的绘画方法,中国画的写生是游历以后的默画,所作之画是游历后在脑中综合的结果。相比于西方绘画固定在某个时间或空间,中国画以灵活的方式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按照画家的主观感受重新布局,构造出画家心中的时空境界。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时,很难推测出画家的视角,因为整个画面有很多视角,每个视角又相互构成透视关系,就像利用相机分段拍摄后再拼接在一起。在一个画面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很多人和场景,如广阔的山脉、熙熙攘攘的街市。自南北朝到宋朝,“散点透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绘画体系,画家不再受制于真实的空间,也不受制于观察,在画纸上重组各种元素,形成完整的画面,意境也随之出现了。
“散点透视”在宋画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它的视点、视向、视线是可动、可变的。在宋画中,这种视觉构图方式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从“以大观小”及“三远法”这两种典型的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入手,看一看宋人脑海中的“相机”都拍出了怎样的景色吧。
“以大观小”的方法主要应用在山水画中,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他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他认为,画山水的方法通常是先从整体大局入手,就像人们观看模型山一样。一方面,要求画家在作画时选择较高的视点,像俯瞰一样,从整体上把握画面,把屋舍、远山和近景都纳入画幅之中;另一方面,强调画家视点的不固定性,不拘泥于一个视点,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式地观察。这种透视原理体现在构图和取景中,得到的不是单一的“一座山”,而是“全景山”。屋舍也不仅仅呈现外貌,而是内部陈设也要表现出来。这不是通过人眼客观观察所能达到的,而是主观内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因此,如果画家想要按照这种“以大观小”的透视规则构图和取景,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不仅是对观察到的一个视点的想象,还要把握宏观、整体的主观化想象。比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不仅给人一览数十里的感觉,而且画面看起来既繁复又有序,紧密而不凌乱,一气呵成。画家通过宏观的把握,使画中的物体随着视点的移动而变化,从城外缓缓延伸到城中。城中的街市熙熙攘攘,行人如织,形成了繁忙的生活场景,为画作增添了生动的生活气息。而河上的船只穿梭往来,船夫摇橹、纤夫拉纤的景象也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画中。
“三远法”是宋代绘画构图取景中另一个重要的透视法。在透视的基本原理中,它强调视点的高低会导致所观察到的物体和表现的意境发生变化,但这里的高低是相对的,是不固定和多变的。“三远法”最早见于北宋画家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中,简单来说,就是3个构图的不同视觉角度,分别以仰视、俯视、平视3个角度来描绘画面,概括为高远、深远、平远。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中国画的经典理论之一,为后来中国画的透视研究奠定了基础。
人类通过视觉认识世界的角度是多样的,无论是“焦点透视”也好,“散点透视”也罢,都能反映出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与对美的不断追求。假如宋人有“相机”,相信他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留下那个时代最美的影像。
文章来源:《科学24小时》
(责任编辑:嵇刊)
科学大众(中学)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