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旅途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梁启超先生的这句箴言,支撑着我度过高三,直至现在我依然从中受益无穷。
高三,开局“暴击”
在普通初中当惯了“鸡头”的我,进入高中后,混迹中游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多,我体验遍了网上所描绘的“青春应该有的样子”:双语朗诵比赛上穿着礼服、高跟鞋出尽风头;区运动会上作为引导员身着一袭大红色汉服闪亮登场;化起妆来得心应手,节假日常打扮起来出去玩个痛快……更“青春”的是,我谈恋爱了!并且谈着谈着,就有了“青春伤痛文学”的味道——我失恋了。我用了大半年才走出这段懵懂无知的初恋:心情一不好就请假,上着课便开始流泪怀念美好的过往,放学回家就找朋友聊天以让自己舒心……犹记得语文老师在办公室对我说:“这两年,你玩得挺‘红火’。”
可是“红火”,又怎应是适合高中生活的形容词呢?
终于,高三开学后的摸底考试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我上高中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我“光荣”地进入班级倒数十名。看到好朋友的名字在排名表的顶端,眼睛从她们的名字起向下滑动了好一会才能看到我的名字,我慌了神。
之后的日子里,我时而因紧张焦虑而短暂地努力一下,时而又心怀侥幸,选择“摆烂”,安慰自己那次成绩不过是个意外,也许下一次考试就好了……结果是一次次月考的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
巨大的压力下,我越发心态失衡。好友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我无限放大,鸡蛋里挑骨头,昔日的包容和理解烟消云散,因此我们之间免不了争吵、冷战;老师细微的语气和态度的变化也会让我胡思乱想,每天琢磨“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老师为什么先给他讲题,是不是看不起我啊?”这些问题,后来甚至不愿再去老师的办公室问问题;在家更是和母亲一言不合就吵个天翻地覆,要求母亲说话声音不能大了,走路时脚步要轻并且不能进我的房间,做午饭要掐好时间否则我会睡不着或者睡太少……
现在看来,当时病态的矫情是多么幼稚可笑。从八月到十月,我被情绪牵引着,它吞噬了我本应用在学习上的精力。
迷途知返,开启觉醒之战
短暂的国庆假期后,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突然被通知要回家上网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疯狂了,欢呼声雷动,好像高考已经考完了一般。当时我们没想到,这网课一上就上了整整三个月。
在家独自上网课,没有了老师无时无刻的监督,没有了同学之间的并肩作战,不了解其他人的复习进度,手机和平板使用自由……这一切对自控力都是巨大的挑战。而我,正是抓住了这个弥补的机会。看不到老师、同学的表情,少了当面交流,对于容易陷入内耗的我来说反而是件好事,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自己的本心。
在那段时间里,我想明白了一些事:对一个女孩子来说,相貌终究会老去,学识才是永久属于自己的东西,现下是学习最好的时间,囿于过往只会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对我来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高考,我要努力做到脱颖而出,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想通了以后,我便开始加倍努力。钉钉上作业的提交顺序我永远是排在前三的,因为只有前三名提交才能显示名字,这种比拼让我感到快乐,而且尽快完成学校的作业后,我就有了充沛的时间去刷题、记单词。上网课时,我会调动眼、耳、口、手和心,跟着老师重复念诵重点知识点,迅速记笔记,不懂的就截图课后反复理解,实在不会,就在微信上问问题。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我清楚地知道日出时间是七点半左右,清晨的天空起初是紫藤色和深蓝色相间的,接着太阳缓缓露出头,为天空加入金色的颜料,使其慢慢变成橘粉色,与大街上点点黄晕的路灯灯光相辉映,低调而浪漫。知道得这样清楚,是因为我会比太阳更早起床。我会在洗漱时放一首《Wake》来激励自己,给自己安排早早自习来背诵政治笔记和语文古诗词,然后下去做个核酸,再回来上学校的线上早自习,周而复始。
后来我看音乐软件上的记录,那段时间《Wake》这首歌我听过九十九次,正好对应上那迷途知返的三个多月的天数。
抬头看路,低头赶路
线下复学前,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场考试,检验大家的网课复习成果。没想到这次考试,就成为我高三学习的转折点。
裹着厚重的冬季校服,围巾缠绕了一圈又一圈,被口罩狠狠勒住脸,我就这样在座位间隔得很开的考场里坐着答题,一呼一吸都化作了眼镜片上的白雾。这场考试我并不紧张,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只是默默对自己说:没关系,再差也差不过当初的摸底考试成绩。
我始终坚信有波峰就有波谷,否极泰来,我已经到达了谷底,往后的每一步都是在向上攀爬。
填满了的答题卡是我的战场,手中的黑笔是我出鞘的利刃,而后不久公布的成绩便是我的战绩。这次的结果出人意料,同学们看了看成绩单,又转头看了看我,都很讶异。成绩稳居班上前三名的一个男孩子过来跟我说:“你这次考得好哇,都排年级第十一名了。”我“嗯”了一声,表面上云淡风轻,其实心里已经乐开了花。没有什么比努力得到回报更幸福,我学习上的自信心从此萌发,茁壮成长。坐过了年级第十一名的位置,我便不想再下来。
一模被称为高考前最重要的模拟考试,会有全市大排名。然而就在一模前一个月的一次月考中,我的地理考了个四十九分。可我没有气馁,每每想到梁启超先生的那句话,我便会咬着牙重整旗鼓,坚信未来属于自己。
地理老师是我一生的恩师,那段时间我去向她求助,她会每天为我额外布置几道高考真题作为作业,第二天课间再根据我的完成情况给我讲解。不仅如此,她还像母亲一样和我交流情感上的问题,宽慰我,鼓励我。我每天抱着作业,拿着三支不同颜色的笔去找她,就这样成了地理办公室的常客,其他班级的地理老师也因此认识了我。一模考试结束,我的地理考了全市第三名,全科成绩依然是年级第十一名!老师和我都想过我会进步,但是都没想到我的进步如此之大,连办公室的其他地理老师也都来找我去给自己班上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
很快到了一模表彰的日子,我站在主席台上,听到播报的“先进单科奖”“学习进步奖”“文科年级前二十名奖”名单里都有我的名字。一下子领三张奖状,拿了个大满贯,我只觉得阳光明媚,万物可爱。
后来的日子里,我试图将全科都做到当时地理的学习状态。我早上背诵笔记内容,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泡在各个办公室,中午练习写作文,晚上刷高考真题……日复一日,我重复这些步骤,顾不上久坐使我的体重涨了十斤,顾不上梳洗打理长发。后来,我甚至将长发剪短,以节约时间学习。
考试其实是最好的检验工具,它能反映你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二模前的月考,我再次从年级第十一名掉了下去,不过只掉到了年级第十六名。我苦闷得很,去找地理老师倾诉,老师温柔地看着我说:“低头赶路的同时,也要记得抬头看路。努力了,也得看看努力的方向对没对,是不是只顾着努力,但努力错方向啦?”
我幡然醒悟,原来学习时不仅要低头赶路,更要时不时抬起头来看看方向。我开始注重整理错题、训练思维方式,舍弃了盲目刷题,而是努力吃透做过的每一道错题。不用说,在二模、三模、四模以及期间的月考中,我都没有从年级第十一名掉下来过,最好的时候还考过年级第二名。
失利,绝非失败
最终的高考中,我的成绩虽然相比前两年提高了不少,但是相对于几轮模拟考试的成绩排名,还是称得上是失利了。在高考已经过去了半年后的今天,我拿起笔又重新开始复盘。或许是多个月出众的排名,让我开始有些自大;或许是想到高考后长达两个月的假期,我开始心浮气躁……这些让我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没有稳住自己。
但我相信,高考失利,绝非失败。我分析一切致使我发挥失常的原因,希望在未来的漫漫岁月里规避掉。人生所争绝非一朝一夕,尽管高考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路。权衡利弊后,我没有选择复读,也没有选择在家乡安安稳稳上一所“211”,而是选择去一所大城市的大学就读,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学里,我竞选为班级里的学习委员;自学剪辑,为高中母校导演并制作了毕业生留念纪录片,在视频号上广受好评;积极参加写作比赛,还在一次现场作文比赛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我在心中种下了新的种子,或许四年后的考研或者保研,可以弥补我十八岁时的遗憾。
人生所争非朝夕,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许你也眼下不得意,可是转念一想,人生这场旅途又何尝不因遗憾而更丰富多彩。不必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失望颓唐,这场长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