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即使痛苦也没关系

2024-12-06 00:00:00李悦
求学·理科版 2024年20期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的高三,那么“高开低走”再贴切不过了。

天意从来高难问

在高一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时,我毫不犹豫地决定了走文科的道路。时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道我的选择正确与否。但当时的我深知,以我的能力,选择理科的压力更大,很有可能最终只能进入一所普通的大学。因此,我选择了对我来说更为容易的文科。与物理、化学、生物的告别无疑是令人愉悦的,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数学学习中。仅仅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我的数学成绩就从一百零几分跃升至一百四十分。高二下学期,学校因为不可抗力因素不得不提前结束课程,早早放假。期末考试的成绩是在假期公布的,当我看到手机界面显示的分数时,情不自禁地念了一句“感谢老天爷”,同时祈求上天的庇佑,希望成绩能一直这样稳定下去,即使无法圆梦最高学府,至少也让我圆梦中国人民大学。

那时的我不曾料到,高三的生活会如此戏剧性地“变质”,在我还没来得及适应时便已经被汹涌的洪流所吞没。那是我首次深刻地体会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高三上学期,学校利用不能放假的机会,增加了很多课程和考试。我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学习,在短暂的午休时间里也要复盘试卷,特别是文综试卷。我并非那种在某一个科目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生。如果要统计各科目考得最高分的学生,我通常不会名列其中。我的优势在于成绩均衡,每一个科目的分数都相对靠前,这表明我没有明显的弱项。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不能在任何一个科目上犯下重大错误,否则我的总排名将不可避免地大幅下滑。

少年应有鸿鹄志

在高三快节奏的生活中,我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尽管减少了数学的学习时间,我的数学成绩也没有下滑,这让我有余力去复习文综。我的同学们都已经跟上了老师的复习节奏,有序地复习和巩固知识点,我却似乎陷入了停滞——逐渐失去了对题目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地理科目上。毫不夸张地说,我每次做地理题都像是在探索未知,无法理解题目为何这样设计,也不清楚答案为何这样作答。每次在拿到试卷之前,我都会心跳加速,担心成绩会给我带来沉重的打击,即使那只是一次不计入排名的小测验。直到现在,我有时还会梦到自己在考场上面对地理选择题时手指颤抖、不知所措的情景。醒来后,我需要长舒一口气,再看一眼手机上的日期,确认自己真的不再需要学习地理了。

这种“后遗症”遗留至今,可见当时的我有多焦虑。在那个严寒的十二月,那个北方下午五六点就已天色昏暗的十二月,我常常在吃完晚饭后顶着寒风从食堂走回教学楼的路程中,从心底涌起“地理就这样算了吧,反正我是真的搞不明白了”的想法。然而,当我回到教室翻开课本时,内心深处却总是发出“我不甘心”的呐喊。我不甘心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学习付诸东流,不甘心自己的成绩持续下滑,更不甘心那个刚踏入高中时眼中闪烁着希望之光、坚信未来一片光明的自己就此消失。

那一整个冬天,我都在和负面情绪进行着激烈的拉锯战。我的同桌说我和从前一点都不一样,整天都在无止境地内耗自己。我不知该如何回应,也不知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生活并非小说,我不知道要在哪一个章节才会结束这样痛苦的日子。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击倒,又一次次地挣扎着站起来。遗憾的是,虽然我的成绩有所回升,但是并未恢复到最初的水平。在那些寒冷的早晨,我迎着刺骨的寒风,踏着未融化的霜,急匆匆地赶往教室。同学们埋头苦读的身影,成为我最熟悉也最安心的风景。在这条唯有自救方可解脱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彼此的同行者。

浪花淘尽英雄

春天转瞬将至,模拟考试也接踵而来。每一次的排名都是一次彻底的重新洗牌,重新定义我们的位置和前进方向。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如同一座座沉重的山峰,重重地压在我的肩上,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我似乎已经开始适应这种压力,不再寄希望于彻底消除痛苦,而是选择更积极、更实际的方法与之共生。我重新调整做题顺序,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更高效、更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将每次考试的试卷分类整理,把题目和答案用订书机订在一起,以便快速回顾……我用尽一切办法恢复自己的水平。高考前一晚,我抱着《古诗文必备手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步伐轻盈、面带微笑。于是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我还在犹豫、害怕、慌张,但是我已经能够坦然地带着这些情绪大步向前,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在那段不算漫长的高三时光里,我时常感到自己站在崩溃的边缘。那时我反复自问:“为何你总是在不断挣扎?”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时,又总能听见心中的小人在说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高考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或者说直至今日,我还是常常逃避讨论高中的生活,尤其是高三。尽管我最终踏入了一所“985工程”高校的大门,勉强称得上一句“别人家的孩子”,但我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是接受这样的结果。

每个人的高三生活都不一样,不一定要经历痛苦才会成功,顺风顺水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你真的跟我一样遭遇了痛苦,必须要和它来一场持久的战役,其实也没什么关系,我不也熬过来了吗?还记得当我收到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的高三已经过去了,高中三年的付出终于有了结果。尽管这样的结果不够完美,也不符合少年人热血逆袭的想象。

但不管甘不甘心,那些奋斗过的日子、熬过的痛苦都不应该被遗忘,因为那是我努力的“勋章”,就像歌里面唱的那样“是谁说伟大才值得被歌颂,乘风破浪后也不会一定成功;生命只能向前,坚定信念的人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