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廉洁文化进校园,文明风尚伴成长。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诗传廉音》栏目,以诗歌为载体,读诗知人、以诗赞人,通过诗意的文字讲述廉洁故事、传递廉洁文化、弘扬廉洁精神,引领青少年理解廉洁文化,树牢廉洁意识,厚植清廉根基,铸就清风正气。
况钟,明代官员,曾三任苏州知府。他勤于职守,廉洁奉公,苏州百姓称他“况青天”。《离任》一诗可以说是他清正廉洁、公而为民品质的高度概括。下面,让我们读其诗、知其人。
【一起读诗】
离 任
[明]况 钟
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①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②天日盟③。
【注释】①京华:京城。②堪持:可以拿来。③天日盟:对天盟誓,意谓所作所为对得起天地。
【读诗知人】
“文如其人”,一首《离任》尽显况钟光明磊落的品格,下面我们一起分析。
首先,检点行囊,一担而已,自证清风两袖。古语有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官者若贪腐,必然聚敛财富,家资巨万,离任时,舟车转运,络绎不绝。而况钟离任,行囊仅“一担”而已,不带走百姓一锱一铢。史书记载,况钟“身居简室,未铺设华糜之物”。他的行囊之中,想必只有书籍和简朴的服装器物而已。“心底无私天地宽”,况钟此次进京,自然是心情轻松、行程轻松。
其次,回顾履职,事事可论,更显丹心一片。作为一名清严刚正的官员,况钟常常自我反省。在进京途中,停鞭驻马之时,他也不忘扪心自问:为官一任是否恪尽职守?令人欣慰的是,况钟所做事情,无一不可以拿出来检验。他对待黎民百姓,一片丹心,日月可鉴。
况钟每一次离任,当地百姓都舍不得他。况钟第二次离开苏州赴京考核时,苏州百姓恳请他留任,后经朝廷准许,况钟第三次任苏州知府。况钟最终病死于苏州任所,终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