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建交的“传言人”与“见证者”

2024-12-05 00:00吴健常立军
读报参考 2024年34期

开国大典仅仅几十个小时后,苏联和新中国先后宣布与对方建交,并互派驻对方国家首任大使。这其中,一位名叫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季赫文斯基的苏联外交官,不仅在10月1日当天登上天安门城楼观摩开国大典,还有幸成为中苏两国建交的幕后“传言人”和“见证者”……

唯一的外国官方代表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时,天安门城楼上,外国人只占极少数。真正的外国官方代表仅有一位,他是季赫文斯基,名义上还是苏联派驻“中华民国政府”的北平(当时刚刚改称北京)总领事。

就在庆典结束后数小时,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派助手来到苏联总领馆,给季赫文斯基送来一封急信,内容是要求苏联承认新中国并与其建交。后来,季赫文斯基在回忆录《重返天安门》里,详述了这一重大历史细节:“我迅速将其译成俄文,然后与译电员一起将电报发给莫斯科,发完后还小酌了一杯酒,之后便与妻子前去参加人民政府的招待会。第二天早晨,值班的管理主任来敲我的卧室门。我对他说:‘听着,让我再睡一会儿!’他说:‘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我刚才收听莫斯科的广播,因为杂音太大,我什么也没听清,但清清楚楚听到您的名字!’原来,因为时差的原因,我拍发的电报恰好送到斯大林的办公桌上,他当即下令在中央媒体上进行公布。就这样,苏联于10月2日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很快,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正式与苏联建交,季赫文斯基无意中成为中苏建交的“传言人”。

中苏建交后,直接面临的技术课题是谁来担任对方国家的首任大使。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苏联政府决定选择在中国呆了六年多并一直和国民党打交道的外交官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罗申。季赫文斯基对这位老上级很熟悉,罗申1939年完成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系的进修后就被派到重庆,担任苏联驻国民政府大使馆的武官助理,1944年才回国参加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在东普鲁士的战斗。罗申汉语流利,且熟悉中国情况,于是在1945年7月被紧急调回中国,1948年升任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1949年1月,国民党预感南京不保,极力动员各国驻华使馆随同政府一起搬迁广州,罗申奉命率馆员随国民党搬到广州,后来才只身回到莫斯科。

季赫文斯基没想到斯大林会提名罗申“回炉”,他当初的想法是莫斯科将派遣与国民党没一点瓜葛的资深外交官。面对莫斯科发来的指示,季赫文斯基带着满脑子的疑惑,立即拜见周恩来,就新驻华大使人选征询中方的意见。几十年后,季赫文斯基清晰地记得:“周恩来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稍等一会,他本人去了不远处的毛泽东办公室。过了15分钟,他回来告诉我说,中国政府同意苏联提出的大使人选。”就这样,罗申从苏联驻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任大使,变成驻新中国的首任大使。

兴奋异常的季赫文斯基马上向国内汇报,苏联政府于10月4日宣布罗申从莫斯科启程,10日下午罗申抵达北京,由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欢迎接待的外国大使。

“全新的命运”

可贵的是,季赫文斯基对中国的描述并非停留在官方层面,而是涵盖新旧时代交替的时间段,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翌年5月初,曾跟随国民政府呆在重庆八年之久的苏联大使馆回到南京,但苏联驻华外交官面临的新任务是密切关注中国国内时局发展,当时国民党磨刀霍霍,企图消灭共产党,而内战的爆燃点就集中在与苏联接壤的中国北方。鉴于形势需要,1946年1月,莫斯科决定在北平设立使馆代表处,7月升为总领事馆,位于东交民巷,用的正好是自1861年以来俄国使团住过的老宅。早已在罗申手下脱颖而出的季赫文斯基,当仁不让地成为苏联在华北的外交负责人。

解放战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得人民支持的共产党军队以东北根据地为起点,迅速席卷南下。“1948年底,华北的解放军就兵临北平城下,一度切断北平与天津的交通线达40多天,城里人心惶惶。”季赫文斯基回忆,守城的国民党军到处张贴反共标语,发誓死战到底,可这种口号却掩盖不了大肆掠夺百姓的“集体暴行”,“当时俄国人在北平办有两家乳品厂,一家属于俄国东正教会,另一家属于苏联国有财产,但国民党兵抢了他们的鲜奶和喂奶牛的草料,我不得不出面与他们争论,但毫无结果。很快,国民党军人和官吏开始大量逃离北平,他们还把整条林荫道上的树木伐光,以便抢建飞机场,供更多的飞机着陆”。

这种混乱局面延续到1949年初冬解放军进城,新的人民政权开始筹建。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且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给予中国人民有力的支持,因此,苏联外交人员受到优待。新的中苏关系也给苏联驻华外交使团带来“全新的命运”。10月20日,被滞留在广州的原苏联驻“国统区”外交人员历经飞机航班取消、轮船抛锚等变故,终于来到北京,加入罗申领导的苏联大使馆。

在新中国成立头两个月里,苏联就派出援华专家300多名,几个月后就增至数千名,他们大都住在与大使馆仅一街之隔的国际饭店。季赫文斯基强调,新的苏中关系完美地拉开帷幕,那是一种真诚的、令人振奋的、世代皆兄弟的友谊。

真诚的友华派

聚焦到季赫文斯基本人,他的故事同样令人称奇。

1918年9月1日,季赫文斯基出生在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季赫文斯基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1938年被共青团选派到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后为外交部)工作。

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季赫文斯基的地位不容小觑。1939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来莫斯科访问,见到了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米高扬等苏联高级领导人,全部会谈的翻译正是季赫文斯基。正是这次出色表现,让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注意到这个小伙子,让大学还没毕业的他去中国迪化(今乌鲁木齐)的苏联总领馆当副领事,处理与新疆省主席盛世才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善解人意的莫洛托夫考虑到季赫文斯基的前程,两年后特许他赶回莫斯科,以走读生的身份从东方学院中文系毕业。卫国战争爆发后,季赫文斯基承担了繁重的外事任务,接待大批同盟国使团,较重要的是1943年陪同美国驻苏大使斯坦利访问斯大林格勒前线,还参加过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苏联代表团秘书处的工作。

1943年,季赫文斯基重操旧业,经新疆来到重庆,出任苏联驻国民政府大使馆二秘;1946-1949年任苏联在华北的外交代表,负责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馆事务。1949-1950年,季赫文斯基担任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参赞(罗申到任前还兼任了几天的临时代办)。1968-1974年,他曾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苏联委员。

季赫文斯基不仅知华,而且是真诚的友华派。1949年底,毛泽东主席首次出访莫斯科,季赫文斯基亲自陪同毛泽东主席抵达中苏边境,中国代表团要在那里换乘苏联列车。“我走进他的包厢问:‘我可以为您拍照吗?’毛主席回答道:‘请!’我至今还保存着这张照片。毫无疑问,毛是个杰出人物,真正的领袖。他出身平民,靠实践获得真知灼见。正如中国人常说的,他土生土长,自学成长。”

在92岁高龄时,季赫文斯基向俄罗斯《消息报》透露那段属于个人的往事:“我觉得中国领导人做得非常明智,他们坚持基本制度,但同时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中国人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前进。我认为,这个体制非常灵活。”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