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14日,德国殖民当局发布《德属之境分内外两界章程》,将胶澳租借地分为内、外两界。外界是乡村地区,以李村为中心;内界是市区,又可以分为欧人区和华人区。欧人区主要指城市南部沿海一带,中国人不得在此居住(为外国人工作的中国职员除外);华人区主要指大鲍岛一带,其功能定位是华人商城区。
之所以进行分区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防止欧洲人被不断增长的人口所排挤。德国殖民当局通过考察当时的香港、上海等地,发现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和扩张,中国居民将会不断增加,并对欧洲人的生存空间形成挤压。第二,出于卫生的考虑,防止在香港或上海出现的鼠疫和伤寒病。
欧人区和华人区在地理位置上,虽然是相邻的,但是二者却被同一个山头隔离开了。欧人区建于南坡,华人商城区则建于北坡。这座山头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确保了不会有地面水从华人区流入欧人区。这些地面水,被德国海军医生视为不卫生的和有害的。
与分区居住相配套的则是街区的布局、街道的功能、建筑的密度和外观等区别对待。在欧人区,别墅的建筑密度是30%-40%,商厦、宾馆和银行的建筑密度是68%;而华人区的建筑密度则是75%。也就是说,华人区要比欧人区拥挤得多。
随着房屋、街道等城市建设的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较高的报酬吸引着大量流动劳工来到青岛,居住在条件极差的窝棚里,卫生情况堪忧。1899年秋,德国殖民当局考虑为中国劳工建设一个居住区。这个新建的劳工居住区,就是台东镇。台东镇距欧人区中心直线距离3.5公里,并通过俾斯麦山(青岛山)和毛奇山(贮水山)的山岭,实现了台东镇和欧人区之间的隔离。
但是,台东镇距离青岛城区中心的建筑工地较远,为了减少路程颠簸,许多劳工开始在华人商城区大鲍岛租住,使得大鲍岛变得越来越拥挤。为了防止各类不必要的问题出现,1901年夏,德国殖民当局开始在青岛西边的岬角上,靠近小泥洼村的台西镇,建设第二个劳工居住区。
如此以来,德占时期青岛的城乡空间格局,也就基本成型了,构建了“欧人区-华人商业区-华人劳工区-乡村地区” 这样一种越往外越边缘化的阶梯状格局。这种格局,对青岛的影响相当深远。
一座城市的空间格局,表面上看是物理属性的。但是,每一种空间形态,都是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外显。青岛城乡空间的阶梯状格局,其背后的实质乃是社会结构的等级划分。
欧人区是德国殖民当局的统治中心。距欧人区较近的华人商业区(大鲍岛),居住的主要是中国的商人和文人,他们和欧人往来密切,在政治和经济OXjOOS3r+Mc07w4cXweRtg==上具有一定影响力。而居住在华人劳工区(台东镇、台西镇)的则是劳工阶层,他们主要服务于青岛的各类工程建设,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较弱。乡村地区(李村)距离市中心最远,居住的主要是农民,他们和殖民当局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和交往。所以,殖民当局对于乡村地区管理最为松散,这个区域内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秩序得以很好地保留。
中国人越靠近城市中心(欧人区),所受到的殖民政权干预和管制就越多;相反,距离这个中心越远,受到的干预和管制就越少。从欧人区到华人区再到乡村地区,越往外,德国殖民当局的控制力越弱,文化影响力越小;相应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也就越清晰,中国文化性格越强烈。
严格来讲,德占时期青岛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具有一种双重阶梯式特征:一方面,以欧人区为核心,经过华人区,再到乡村地区,是一个处在西方文化辐射下阶梯状递减的结构;另一方面,从乡村地区到华人区,再到欧人区,则又是一个处在中国传统文化辐射下阶梯状递减的结构。这两种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叠加,形成了一个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中西文化各种元素相互碰撞,此消彼长,上演了一出生死存灭的人间大戏。□
读报参考2024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