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罗德里克,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国际经济学会主席,著有《贸易直言:对健全世界经济的思考》。本文已获Project Syndicate授权。
虽然一些美国国家安全精英希望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能延续下去,但其他人似乎正在平静地接受一个日益两极化的世界。然而,更可能出现的结果其实是一个多极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各个中等强国发挥着强大的抗衡作用。
这些中等强国,包括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土耳其和尼日利亚等在全球经济或所在区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型经济体。它们并不富裕(事实上全球很大一部分最贫困人口都栖身于此),但也拥有庞大且具有消费力的中产阶级和可观的技术能力。上述六国的GDP总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了美国,并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增长50%。
中等强国的领导人们,不想生活在一个需要被迫站队的世界上。“我们拒绝成为新冷战的棋子。”印尼前总统佐科·维多多指出。相反,他们希望建立多维度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在诸多不受大国竞争人为限制的选项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许多人与《金融时报》的拉娜·福尔奥哈一样,认为“美国不是稳定的基石,而是需要规避的风险”。
随着发达经济体日益关注内部事务,中等强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公共产品的拥护者。它们有能力在倡导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债务困境的行动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巴西在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期间推动的全球亿万富翁财富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项正在审议的提案可以筹措数千亿美元,还可能在填补低收入国家气候融资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等强国不太可能成为一支强大的独立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利益差异太大,无法被塞进一个共同的经济或安全议程。即使它们组建了一些正式集团,其集体影响力也有限。金砖国家集团最近又增添了四个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和阿联酋——并可能有更多国家加入。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由各式各样国家组建的团体,如何能够始终如一地共同行动。
无论是1945年后的美国还是金本位制时期的英国,“霸权稳定”理论认为得有一个超级大国来承担开放世界经济的运行成本,比如维护开放的海上通道,或执行贸易规则和确保金融自由流动。但这是对当今世界运作方式的一种过时看法。虽然各国开放和保护措施的具体组合方式各不相同,但没有任何国家愿意脱离全球经济。而在参与世界经济的条款方面,每个国家都是自己的最佳裁判。
如果我们能身处一个美国能够真正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比如发展中国家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优惠融资和技术——的世界上,那将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不愿提供世界经济真正需要的公共产品,而鉴于当前美国首都所弥漫的气氛,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
此外,正如许多中等强国从过往经验中认识到的那样,霸权力量的使用可以基于善意,但也可能是胁迫性的。它可以被用来强制执行不符合各中等强国利益的游戏规则——而当这些规则变得不好用时,霸权国家则会公然藐视它们——或者惩罚那些不与霸权国家外交政策目标保持一致的国家,就像美国对伊朗和俄罗斯制裁的国际化那样。
而中等强国能够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或许就是通过树立自身榜样,来展现多极化和多样化发展路径在全球秩序中的可行性。它们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愿景,这种愿景不依赖于美国或中国的实力或善意。但这些中等强国要想作为其他国家的榜样,就必须成为负责任的行为者——无论是在与较小国家的交往中,还是在促进国内政治问责方面。
南风窗202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