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2024-12-04 00:00柳萍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1期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体现了整体思维与过程思维,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与学过程中的“评”三者融合起来。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现状和不足,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了基于学生思维特点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策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及建立及时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一体化 学生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应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不仅要关注教什么、学什么,还要关注如何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现状,教师应尝试创设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挑战与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本应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理念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足。

(一)结果导向,过程和思维培养被忽视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定往往过于看重最终的考试成绩或作业的正确率。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而忽略了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会采取死记硬背或机械模仿的方式来应对考试,而非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将受到严重压制,数学教育的本质也被扭曲。

(二)评价方式刻板,缺乏多元化考量

受到现实因素限制,当前小学数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笔试,很少涉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估。刻板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优势,而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兼顾这些差异。

(三)教学与评价脱节,反馈机制失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理想的状态是教学与评价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然而,在现实中,教学与评价往往被割裂,教师只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和反馈,这种脱节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和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且不超出其思维能力范围。

(一)想象力丰富

小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评价时,应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考查,鼓励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意力短暂且易分散

小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教师在评价时可以采用短小测验或即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教师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利用短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好奇心强

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合理的评价给予积极反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评价鼓励他们的探索行为。

(四)思维具有局限性

小学生思维基于经验和直觉,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实例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在评价时,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确保评价真实反映学习水平,不超出其理解范围,以促进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

三、基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策略

下面以“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精准教学、形象展示、多元评价和及时反馈,是契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关键。

(一)精准定位,细化教学目标

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将目标设定得过于笼统或抽象。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精准定位,将大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确保每个目标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要在“分数的意义”这一大目标下,明确学生应该达到哪些具体小目标。如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含义,以及分数如何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还应学会用图形来直观地表示分数,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本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如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方面,可以要求学生准确地说出分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在图形表示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用饼图或线段图来表示不同的分数,并解释其含义。在具体细化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分段分点的方式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评价调整教学目标设计。通过明确并细化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分数的后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二)寓教于乐,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需要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如可利用彩色纸片制作各种分数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直观地理解分数;也可以借助动画视频或互动游戏等形式来展示分数的概念和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除了使用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用分数描述一块蛋糕被切成几等份的情况,实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评价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评价。此外,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应尽量明确,如学生能基本理解分数含义是基本要求,能够根据分数含义分析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则是更深层次的要求。

(三)多元评估,全面评价学习效果

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于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传统笔试虽然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却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基于此,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便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利用口头提问来检验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可合理渗透口头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并尽量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某个与分数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小组讨论基础上的教师观察评价,可形成具体的评价性文字,对整体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尽量列出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实践操作评价必不可少,教师设计一些与分数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生活中的物品数量或比例关系,并对其进行说明。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可用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实践操作评价可以检验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及时反馈,优化教学调整

“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中,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从课堂小测验中可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通过定期小测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他们在分数理解上的薄弱环节作重点讲解和练习。测试评价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课后作业也是收集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课中可设置一些与分数意义相关的探究问题,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在获取反馈数据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评价,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辅导方式,针对个别学生在分数理解上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教—学—评”一体化通过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确保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学生思维特点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可有效改进当前数学教学评价和教学脱节的问题。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精准教学、多元化评价和有效反馈等方式,也可以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应用水平逐渐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中,应深度融合教、学、评三个环节,将评价全方位渗透到教与学活动中,始终聚焦数学思维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贞.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艺术,2024(4).

[2]陈宏.“教学评一体化”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以“植树问题”为例[J].读写算,2024(11).

[3]李美利.以“学评单”助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真实发生[J].文理导航(下旬),2024(4).

[4]余凤.小学数学“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名师在线,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