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探析

2024-12-04 00:00:00付佳丽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1期

一、前言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国有制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在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巨头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国有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技术改造和市场扩张,债务规模因此迅速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如何有效地控制债务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债务问题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债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债务负担沉重

国有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常面临巨大的资本需求,导致其承担较高的债务负担。债务规模的增加主要是为了资助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及新产品研发[1]。但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市场需求的波动使得企业的收入增长不稳定,难以有效地滚动债务。部分国有制造企业由于长期依赖政策支持和行政资源,自身财务和经营效率并未达到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风险。

当债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国有制造企业的偿债压力随之增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债务负担可能超出企业的偿付能力。高额的债务负担不仅影响国有制造企业的资金链,还可能损害其长期发展能力。在此情况下,国有制造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活动受到限制,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陷入恶性循环。国有制造企业的债务负担沉重,也减少了对未来项目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在此背景下,债务管理和财务健康成为国有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挑战。

(二)现金流紧张

现金流紧张是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常见的一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由于债务规模大,加之还本付息的压力,许多国有制造企业的现金流变得异常紧张。债务带来的高额利息支出,严重挤压了国有制造企业的营运资金。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速的环境下,国有制造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适应市场变化、更新生产设备和优化产品线。现金流紧张直接限制了必要的资金投入,影响国有制造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

现金流紧张还可能导致国有制造企业无法及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影响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而影响原材料的供应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现金流问题还可能导致国有制造企业延迟发放员工工资,影响员工士气和企业的整体稳定性。长期的现金流紧张会损害国有制造企业的信誉,使得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信用评级下降,融资成本上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信用评级下降

信用评级体现了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风险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升级压力大、内部效率提升缓慢等问题,使得企业的信用评级普遍承压。债务负担加重通常会导致国有制造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现金流紧张,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信用评级下降[2]。

信用评级下降不仅增加了国有制造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还可能限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影响其扩展和运营。信用评级下降还会影响国有制造企业与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商业信任关系,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信用评级下降的背景下,国有制造企业若要进行债务融资或再融资,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条件,这对于资金链已经紧张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信用评级的下降是一个信号,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预期可能正在恶化。对于国有制造企业来说,一旦信用评级被下调,恢复信用评级和改善财务状况的过程通常较为漫长和艰难,需要企业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结构调整和管理改善。

(四)再融资困难

国有制造企业在转型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然而,当这些国有制造企业面临信用评级下降时,再融资的难度显著增加。再融资困难主要是由于国有制造企业信用度下降,银行和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持保留态度,担心债务违约的风险增加。

在此情况下,国有制造企业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较高的借贷利率和更苛刻的借贷条件。资本市场对于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券或股票的接受程度较低,这直接限制了国有制造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资金的能力。再融资困难导致国有制造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发展和转型,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对于国有制造企业而言,再融资的难度不仅仅是财务问题,更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国有制造企业可能无法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或应对行业挑战,从而错失发展的黄金期。这种情况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非常突出。解决再融资的问题,对于国有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三、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债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加强财务管理

1.提高财务透明度

财务透明度是企业健康运营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对于国有制造企业而言,提高财务透明度能够有效增强市场、债权人及投资者的信任度。财务透明度高的企业能够准确、及时地向市场和公众披露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减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提高其在资本市场的评价[3]。

第一,为提高财务透明度,国有制造企业应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包括采用国际认可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确保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够被准确记录和公正地呈现。国有制造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确保公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二,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也是提高财务透明度的重要环节。国有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发布财务状况报告、举办投资者说明会等方式,与投资者进行直接对话,及时响应其关切和疑问,增加企业运营的透明度。这种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策略,不仅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还可以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和债务成本。

2.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是国有制造企业降低债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措施。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主要涉及调整资本结构和负债组合,使之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第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应从提高资本的灵活性和健康度入手。国有制造企业需要评估现有的资产组合,剔除那些低效、落后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资产,从而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对主营业务的投资,不仅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负债结构,尤其是延长债务的期限结构,可以避免短期内大量债务集中到期造成的财务压力。

第二,国有制造企业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本,比如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可转换债券增加自有资本比例,从而降低整体的财务杠杆率。通过这种方式,国有制造企业不仅可以降低对外部债务的依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提升国有制造企业的市场信誉,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1.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国有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变得愈发重要。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和预测可能对企业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减少或避免潜在的损失。

第一,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需从精确定义风险指标开始。国有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经营实际,识别出影响企业健康运营的主要风险因素,如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变化、财务状况恶化等,并将这些风险因素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然后,国有制造企业需要设立阈值,一旦这些指标超过预定的安全范围,就能触发预警,提示管理层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部署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国有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提高风险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国有制造企业还应定期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测试和升级,确保其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依然有效。

第三,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支持。国有制造企业应定期培训员工,提高其对风险识别和处理的能力,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迅速且正确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是国有制造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及维护股东权益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国有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内部管理和操作中的问题,还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第一,国有制造企业应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4],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或董事会报告,避免其他业务部门的干扰。通过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操作,可以提高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国有制造企业应充分授权给内部审计部门,让其拥有足够的权限进行深入调查,获取必要的信息。

第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需要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审计人员。这些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财务、法律及行业知识,能够对国有制造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专业地评估和审查。定期对内部审计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更新,也是保持内部审计效能的关键。

第三,内部审计的范围应全面覆盖国有制造企业的所有重要业务和操作,包括财务报告、业务操作、合规性审查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检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潜在的风险点,为管理层提供改进运营和决策的依据,促进国有制造企业持续改进管理和健康发展。

(三)提高融资能力

1.拓宽融资渠道

国有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拓宽融资渠道成为缓解财务压力、支持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传统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虽然依然重要,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国有制造企业亦需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获取的灵活性。

第一,国有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发行可以帮助国有制造企业扩大资本规模,同时引入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债券发行则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借贷方式,特别是企业债和可转债,这些工具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流动资金,还可以增强债务结构的灵活性。国有制造企业还可以考虑利用金融衍生品如期权、期货等进行风险管理,降低融资成本。

第二,国有制造企业应积极探索非传统融资方式,如供应链融资、租赁融资、众筹等。供应链融资允许国有制造企业通过其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获得资金,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租赁融资则可以使国有制造企业在不拥有资产所有权的情况下使用资产,从而减轻购置资产的财务负担。众筹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特别适合于那些具有创新项目或产品的国有制造企业,能够直接向消费者或小投资者筹集资金。

第三,国有制造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开发定制化的融资产品。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助国有制造企业获得更为优惠的融资条款和更广泛的融资选择。政府支持的融资项目也是国有制造企业应当重视的资源,这些项目往往具有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长的还款期限,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2.改善信用评级

改善信用评级对于国有制造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信用评级的提升能够增强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国有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系统地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

第一,国有制造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性。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系统,确保所有财务活动都按照国际或国内认可的会计准则进行,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可以提升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也有助于监管机构和评级机构对企业给予正面评价。

第二,国有制造企业应持续提高经营性能和盈利能力。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开拓新市场等措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稳定且持续的盈利表现是改善信用评级的关键因素,其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5]。

第三,国有制造企业应积极进行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通过调整债务期限、利率和类型,降低债务服务成本和风险。适时地进行债务重组或债务融资,改善财务结构,增强长期偿债能力。债务管理的有效执行,不仅可以减轻国有制造企业的财务压力,还可以在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1.动态调整经营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及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国有制造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减少债务风险,国有制造企业必须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动态调整经营策略意味着国有制造企业需根据市场趋势和自身经营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市场、研发等方面的战略布局。

第一,国有制造企业需要加强市场研究和趋势预测,以便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国有制造企业可以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基于这些信息,国有制造企业可以调整产品开发方向,优化产品结构,避免投资于市场需求下降的产品线,从而减少资金浪费和债务风险。

第二,国有制造企业应灵活调整生产运营策略。在需求预测基础上,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避免过度库存或库存不足的情况,可以帮助国有制造企业更好地管理现金流,降低因市场波动带来的财务压力。国有制造企业还应优化供应链管理,选择合作稳定且能提供优惠条件的供应商,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国有制造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实施差异化的风险控制策略。对于不同的市场和产品线,根据其风险特性和盈利能力,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在高风险的市场投入时,可以采用保守的策略,限制投资规模或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担风险。

2.积极应对政策变化

政策环境变化对国有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深远。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是降低债务风险、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国有制造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政策监测和响应机制,确保能够迅速对政策变化做出反应。

第一,国有制造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团队,负责持续跟踪国内外政策动向,尤其是那些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财经和贸易政策。这个团队的任务是分析政策变化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并及时向管理层提供报告和建议。这样,国有制造企业可以预见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可能的市场机遇,或者规避潜在的风险。

第二,国有制造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度。通过定期与政府部门交流,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手政策信息,还可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为企业争取有利条件,减少政策变化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第三,国有制造企业应在预算和财务管理中留有适当的空间,以应对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设立专项资金应对可能的政策变化风险,如税收增加、出口限制等。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市场布局,国有制造企业也可以有效分散因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结语

本文系统分析了转型期国有制造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深入探讨了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控制策略,如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融资能力、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为国有制造企业提供了降低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相关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有制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动态,实施精细化管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提高财务透明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变化,国有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复杂多变。国有制造企业需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在全球经济中稳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用

[1]王邦月.基于AHP-ECM的X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24.

[2]曹阳.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3]涂青青.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问题研究——以华晨集团为例[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22.

[4]欧阳晖.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2.

[5]沈星晗.国有企业信用债券违约成因分析——以华晨集团为例[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1.

作者单位: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责任编辑:韩 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