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勘类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勘类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本文将对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地勘类国有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确保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地勘类国有企业在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方面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选拔、培养和留住这些关键人才。第一,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是确保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招聘流程和严格的选拔标准,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从众多应聘者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通过笔试、面试、实操考核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估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确保选拔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二,系统的培养机制是提升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会。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换、导师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帮助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1]。通过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设立专项奖励、提供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为地勘类国有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晋升机制等激励措施,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更加投入地工作。第一,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础。地勘类国有企业应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难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确保员工的劳动得到公正合理的回报。通过设立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专项奖励等多种薪酬形式,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定期调整薪酬水平,确保薪酬制度具有激励作用。第二,完善的晋升机制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地勘类国有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制定明确的晋升标准和晋升路径,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通过定期组织晋升评审、设立岗位竞聘等方式,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追求进步。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立导师制、岗位轮换等措施,帮助员工提升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其职业发展创造条件。第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地勘类国有企业应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2]。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设立员工关怀计划、提供心理辅导等措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第四,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倡导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三)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推动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地勘类国有企业通过引进新的人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思维和创意,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第一,引进新的人才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地勘类国有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猎头公司、人才引进计划等方式,吸引具有创新能力和潜力的人才加盟企业。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二,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地勘类国有企业应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精益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应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倡导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开放合作的管理理念,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3]。第三,构建创新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地勘类国有企业应通过设立创新奖励、创新项目、创新基金等多种激励措施,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通过设立专项创新奖励,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表彰,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立创新项目和创新基金,支持员工开展创新研究和创新实践,为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
许多地勘类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理念滞后,与现代管理理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脱节。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行政管理和层级控制,忽视了员工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激发。第一,管理理念的滞后表现在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上。许多地勘类国有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命令式管理,缺乏对员工的关怀和激励。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现代管理理念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地勘类国有企业需要转变管理理念,采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第二,管理理念的滞后表现在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上。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学历和资历,忽视了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标准,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地勘类国有企业需要更新人才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选拔和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第三,管理理念的滞后表现在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上。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创新活动的激励和支持,导致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地勘类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二)核心人才流失与招聘难题
核心人才流失和招聘难题是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核心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地勘类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面临着高素质核心人才流失的问题。这些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人才流失不仅导致地勘类国有企业的人才储备不足,还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一些具有丰富勘探经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离职,将导致地勘类国有企业的技术储备和管理能力下降,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招聘难题使得地勘类国有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地勘类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招聘渠道单一、招聘方式落后等问题,难以吸引到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招聘方式,如内部推荐、校招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一些新兴的招聘渠道,如网络招聘、猎头服务等,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市场化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培训体系不完备与员工发展受限
培训体系不完备和员工发展受限是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另一大问题。有效的培训体系是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目前许多地勘类国有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培训体系不完备,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许多地勘类国有企业在培训方面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过于泛泛,无法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缺乏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难以适应现代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此外,培训形式单一,多为传统的课堂授课和讲座,缺乏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训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员工发展受限,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支持,导致员工的发展空间受限。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员工难以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此外,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如缺乏岗位轮换、跨部门交流等措施,员工难以积累多方面的经验和技能,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四)激励机制缺陷与员工动力不足
激励机制缺陷和员工动力不足是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而目前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一是薪酬激励不合理,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薪酬激励方面存在薪酬结构单一、绩效考核不科学等问题。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主要以基本工资为主,绩效奖金和专项奖励较少,难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导致考核结果不公正,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非物质激励不足,难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非物质激励方面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缺乏对员工的关怀和认可,员工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此外,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职业发展、培训机会、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难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动力。三是激励机制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激励效果不持久。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激励措施零散,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效果。一些地勘类国有企业在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激励效果不稳定,难以持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部分地勘类国有企业在激励措施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激励效果难以评估和改进,影响了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四、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革新管理理念,对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革新管理理念是地勘类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步骤。地勘类国有企业需要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更加开放、灵活和以人为本的方式管理员工[4]。首先,地勘类国有企业应转变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方式,采用更加民主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员工参与机制,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定期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感。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次,地勘类国有企业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通过设立员工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路径,为员工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设立职业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组织职业培训和岗位轮换,帮助员工提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最后,地勘类国有企业应提高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设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员工开展创新项目,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强化人才黏性,打造稳定高效团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地勘类国有企业应通过多种措施提高人才的黏性,打造一支稳定、高效的团队。第一,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选拔到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制定明确的人才选拔标准和程序,采用多样化的选拔方式,如笔试、面试、实操考核等,综合评估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选拔专业技术人才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技术操作等实际操作考核方式,确保选拔到具备实际能力的人才。第二,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会,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换、导师制等,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提升员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加强员工关怀,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设立员工关怀计划,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福利和保障,如提供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资助等,以减轻员工的生活压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5]。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员工关怀委员会,定期组织员工关怀活动,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健全培训体系,助力员工职业成长
培训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员工的职业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地勘类国有企业应通过多种措施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6]。第一,企业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通过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岗位要求,制定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包括针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针对技术骨干的专项技能培训和针对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培训等,确保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采用课堂授课、在线学习、实地操作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第二,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加强与外部培训机构和专家的合作,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引入外部专家、聘请专业培训师,提供高水平的培训课程和讲座,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开展联合培训和研究项目,提升员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提升。通过设立培训评估标准和考核体系,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考试考核、实操考核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了解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培训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和支持。
(四)重塑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内在动力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地勘类国有企业应通过重塑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第一,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的劳动得到公正合理的回报。通过制定科学的薪酬标准和绩效考核体系,将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表现和贡献挂钩。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专项奖励等多种薪酬形式,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7]。同时,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应定期调整薪酬水平,确保薪酬制度具有激励作用。第二,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加强非物质激励,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培训机会、工作环境等非物质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设立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追求进步。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立员工关怀计划,提供全面的福利和保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第三,地勘类国有企业应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措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设立激励基金、创新奖励、专项奖励等多种激励措施,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创新活动。地勘类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员工开展创新项目,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地勘类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激励竞赛、激励论坛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五、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是地勘类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加强员工培训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推动地勘类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引用
[1]丁妮娜,丁建博.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模式分析研究[J].企业研究,2024(02):48-51.
[2]陈卓.国有企业境外党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4(01):97-100.
[3]潘婧.新形势下国有地勘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8):46-49.
[4]潘婧.地勘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优化路径[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6):82-84.
[5]赵海龙.新时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5):105-107.
[6]郑旋.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15):137-139.
[7]李暘.新时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1(05):119-120.
作者单位:赵诣文,河南省第六地质大队有限公司;古韶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责任编辑:韩 柏 张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