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表现与审计费用:基于财务柔性和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2024-12-04 00:00:00李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1期

一、前言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ESG表现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的ESG表现不仅关系其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声誉,还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ESG表现与审计费用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财务柔性和数字化转型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ESG表现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效应,以期为企业在推进ESG建设、优化审计成本管理及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理论上,ESG表现的改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降低审计费用。一是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信号理论指出,企业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来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因此企业ESG表现的改进往往伴随着更高的信息透明度和更详细的ESG信息披露(刘建秋等,2023)[1],以展示其在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方面的承诺和成果。这种透明度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使审计师在获取和验证信息时更加高效,进而降低了审计费用。二是促进合规行为。制度理论指出,企业在受到制度环境的压力下,会采取合规行为以获得合法性。随着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不断颁布以及ESG理念的不断深化,为了经营的可持续性,企业通常愿意遵守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不断促进经营活动的合规(刘志远等,2023)[2],降低了审计师的法律风险和审计风险,进而降低了审计费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1。

假说1:ESG表现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

上述分析表明,ESG表现的改进主要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内部治理以及促进合规行为三个途径降低审计费用。但是那些本就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其信息透明度、内部治理及合规行为相对更好,从这一点看,其ESG表现的进一步改进难以降低审计费用,原因有两点:首先,从治理基础和审计定价策略的角度看,ESG表现较好的企业通常已经具备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王瑶等,2022)[3]。相对而言,这些企业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代理问题等方面已经进行了优化,因此进一步的ESG改进带来的附加效益减少,审计师对其进行审计的复杂性和工作量已经被大幅减少,进一步提升ESG表现对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微乎其微。其次,从市场反馈看,ESG表现反映了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履责成果(王贞洁等,2022)[4],市场也因此对这些企业建立了更高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王三兴等,2023)[5]。在这种既有的信任基础下,市场和监管机构通常会对ESG表现优异的企业继续保持较高预期和关注度,这反而会导致一种“不进则退”的市场压力,要求企业持续改进其ESG表现。同时,为了继续保持负责任的市场声誉和企业形象(谢红军和吕雪,2022)[6],企业也会通过聘请高水平、有名望的审计机构来继续传达其在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方面的高质量信号。因此,在既有的信任基础上,进一步的ESG改进难以显著提升市场和监管机构对其的信任度和风险评估,同时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也不会导致审计费用的显著降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2。

假说2: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其对ESG表现的改进并不会显著降低审计费用。

(一)ESG表现、财务柔性与审计费用

财务柔性指的是企业在财务资源管理上的灵活性,能够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提升企业价值(肖忠意等,2020)[7]。理论上,具有高财务柔性的企业能够通过快速调整其资金结构来应对突发的商业机会或风险,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可能引入更复杂的财务操作和策略,从而增加审计的难度和费用。高财务柔性可能会诱使管理层在缺乏充分监督和有限理性的情况下进行资源滥用和过度投资等行为,与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引发道德风险问题(胡海峰等,2022)[8]。这种情况对审计师来说,意味着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复杂性增加,审计师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来评估和验证企业的财务状况和ESG项目的合规性和效益。因此,财务柔性在调节ESG表现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中,虽然赋予了企业更大的战略空间,但也引入了更多的财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审计师在面对高财务柔性的企业时,需更加谨慎和全面地审查,这无疑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和难度,导致审计费用显著上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3。

假说3:财务柔性在ESG表现与审计费用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二)ESG表现、数字化转型与审计费用

ESG表现和数字化转型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两大重要策略,理论上二者之间应该存在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风险控制、市场声誉以及审计费用都有深远影响。首先,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方巧玲等,2024)[9]。通过实施ERP系统、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ESG相关流程和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降低合规行为的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李志斌等,2020)[10],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帮助企业更有效地遵守环境法规、社会责任标准和治理要求,进而导致审计费用的降低。其次,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整合审计资源和流程。数字化转型为审计行业带来了许多智能审计工具,这些工具可以集成到企业的ESG管理系统中,使企业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更高效地收集、处理和披露ESG数据(于璐瑶等,2024)[11],帮助审计师高效地审查和验证ESG数据,有助于降低审计师在数据验证和确认上的工作量,减少审计费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4。

假说4:数字化转型负向调节了ESG表现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华证指数自2009年开始测度中国ESG评级数据,考虑华证ESG评级数据的覆盖范围以及其他变量数据的完整性,本文将研究样本期间确定为2009―2022年。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样本进行如下处理:剔除ST和ST*样本,剔除金融业和剔除缺失值,对样本数据中的连续变量进行(1-99%水平上)缩尾处理,最终本文获得34169个观测样本。文中数据主要源于csmar数据库,ESG相关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数字化转型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报。

(二)变量定义

本文解释变量为企业ESG表现。参考方先明(2023)[12]的研究,将华证ESG综合得分数据作为ESG表现的代理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审计费用。参考邢立全(2013)[13]的研究,审计费用采用样本期间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衡量,调节变量为财务柔性和数字化转型。财务柔性的衡量参考肖忠意(2020)[7]的研究,数字化转型的衡量参考吴非等(2021)[14]。另外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本文对其他可能影响ESG表现和审计费用关系的关键变量进行了控制,参考过往研究,选择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审计机构、审计意见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如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ESG表现与审计费用的关系:

(1)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年份。Feei,t为企业i在第t年的审计费用。ESGi,t为核心控制变量ESG表现,其系数α1即为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Controli,t为与企业个体相关的其他控制变量,εi,t为残差项。Firm和Year分别为个体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为检验ESG表现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模型(1)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列(1)显示ESG表现的系数为-0.003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ESG表现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为进一步检验不同ESG表现的企业这一关系的差异,本文根据企业ESG表现的均值,将样本分成ESG表现较好与ESG表现较差两组。列(2)(3)展示了分组检验的结果,结果发现ESG表现较好的组这一关系不显著,ESG表现较差的组仍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可能的原因是: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内部治理质量相对较高,信息透明度和财务规范相对较好,因此审计师对其的定价策略较为稳定。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基础较好,风险评估和审计程序已经优化,改进ESG实践不会显著增加或减少工作量,审计费用也不会因此增加或者减少,因为这些企业的审计费用已经反映了其良好的治理水平。ESG表现较差的企业,其审计风险相对较高,审计师可能会因为其高风险而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提升ESG实践可以显著改善其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减少审计工作量,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假说1、假说2得到验证。

(二)稳健性检验

1.工具变量法。企业的ESG表现往往受到行业特征和年度趋势的影响,但企业年度-行业ESG表现通常不直接影响其审计费用,满足了相关性和外生性这两个关键条件。因此,本文以行业-年份均值作为工具变量(EIV)检验结论稳健性,结果表明结论稳健。

2.PSM。在研究ESG表现与审计费用关系时,高ESG表现企业和低ESG表现企业可能在财务状况、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系统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审计费用。为减少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本文构建虚拟变量Dummy进行PSM检验。PSM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ummy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仍然显著,这表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3.其他稳健性检验。为检验结果稳健性,本文先后使用ESG评级数据替换解释变量、滞后解释变量、更换样本期间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均与主回归一致,结论稳健。(限于篇幅等原因,稳健性检验表格并未呈现,留存备索)

(三)ESG表现与审计费用——基于财务柔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表2列(2)显示Fle(财务柔性)与ESG表现的交乘项ESG*Fle的系数为0.0041*,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后,财务柔性与ESG表现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了审计费用。这表明当公司拥有较高的财务柔性时,其良好的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降低效应被抵消,反而导致审计费用增加,假说3得到验证。这可能是因为高财务柔性提供了更多的财务操作空间,管理层容易盲目自信导致资源滥用和过度投资等行为,导致审计的复杂度和工作量加大,从而致使审计费用增加。这种调节效应突显了财务柔性在企业治理中的“倒U型关系”,也体现了企业在平衡资源与风险之间所面临的真实困境。

(四)ESG表现与审计费用——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表2列(3)显示Dig(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的交乘项系数ESG*Dig为-0.0011***,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数字化转型负向调节了企业ESG表现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假说4得到验证。这一结果揭示了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之间的协同效应,可能的原因是:它们共同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数据准确性,增强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了ESG数据的收集和报告能力,这种高效的协同工作方式减少了审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审计验证、核实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审计费用。这一发现强调了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提升ESG表现方面的战略意义,既有助于降低成本,又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本文探讨了企业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的改进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而ESG表现好的企业对这一改进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财务柔性正向调节了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关系,数字化转型负向调节了ESG表现对审计费用的关系。基于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提升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结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绿色金融支持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持续投入,形成长效机制。第二,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促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引用

[1]刘建秋,徐雨露.ESG表现与企业韧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4,39(01):54-64.

[2]刘志远,官小燕.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税收规避吗?——基于新《环保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4,39(01):85-94.

[3]王瑶,张允萌,侯德帅.企业ESG表现会影响审计意见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2,37(05):54-64.

[4]王贞洁,王惠.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双维视角的检验[J].经济管理,2022,44(06):43-62.

[5]王三兴,王子明.企业ESG表现、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J].宏观经济研究,2023(11):62-74.

[6]谢红军,吕雪.负责任的国际投资:ESG与中国OFDI[J].经济研究,2022,57(03):83-99.

[7]肖忠意,林琳,陈志英,等.财务柔性能力与中国上市公司持续性创新——兼论协调创新效应与自适应效应[J].统计研究,2020,37(05):

82-93.

[8]胡海峰,赵加良,王爱萍,等.财务柔性能抑制公司欺诈吗?[J].管理学刊,2022,35(06):75-94.

[9]方巧玲,余怒涛,徐慧.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研究:会计信息质量视角[J].会计研究,2024(03):34-50.

[10]李志斌,阮豆豆,章铁生.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机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20(11):112-124.

[11]于璐瑶,周涛,高洋,等.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数字化与城市数字化的调节效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08):55-68.

[12]方先明,胡丁.企业ESG表现与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3,58(02):91-106.

[13]邢立全,陈汉文.产品市场竞争、竞争地位与审计收费——基于代理成本与经营风险的双重考量[J].审计研究,2013(03):50-58.

[14]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1,37(07):130-144+10.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 责任编辑:王颖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