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创新转型研究

2024-12-03 00:00代扬余红
新闻论坛 2024年5期

【内容提要】我国已进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阶段。本文聚焦都市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创新转型,以“华中市场类传媒之首”《楚天都市报》为例,梳理其融合发展、创新转型的内外因素与策略,并对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创新发展提出启示与展望。本研究对以都市报为代表的报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以点及面、见微知著地加深人们对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理解,丰富对于媒体融合规律的认识和相关研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 都市报 报业转型

从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从“推动”“融合”到“加快推进”“深度融合”,都市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进行了许多创新转型实践。作为与党报、专业行业报并列的中国三大类主要报纸之一[1],都市报市场化程度高,在报纸生存空间持续性萎缩的背景下,受到新媒体的市场冲击最强、转型需要更为迫切,其融合发展、创新转型的现状、路径等一直以来深受学界和业界的关注。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发展处境

和各类党委机关报与行业报相异,都市报面向大众的特征和市场化特点尤为显著。在读者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市场潜力巨大的情况下,从二十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各类都市报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许多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都市报登上历史舞台。

新媒体时代,都市报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市场份额等经营指标受挫严重,报纸关停潮持续发酵。许多省会城市原本繁荣的报纸市场萎缩,甚至变为“一家党报加一家都市类报纸”的格局。地市级都市报的局面更为严峻,有些地区的报业市场只保留原本的党报而放弃都市类报纸的运营。[2]

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构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也重塑着传统媒体的产业形态。面对深入发展的信息革命,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媒体融合进行了较早的探索,但多停留在民间行动和个体行为层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并使之成为战略的国家行动并不多见,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3]。新媒体虽快速普及,拥有极具优势的传播渠道,但内容建设上存在一定问题。而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瓶颈,传统的传播渠道在衰落。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既是传统媒体提升市场影响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对于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更是至关重要。

二、优势与风险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创新转型内外因素分析

2021年12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脱胎于“华中市场类传媒之首”[4]《楚天都市报》、自2021年3月28日上线还不足一年的“极目新闻”成功入选[5]。作为湖北省委深改委2021年重大改革专项任务,极目新闻既秉承了市民报的特点,又用全新的技术和理念武装了自己[6][7]。2024年6月19日,第21届“世界品牌大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作为湖北唯一入选媒体品牌,连续21年榜上有名,品牌价值达255.45亿元[8]。媒体深度融合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楚天都市报》的创新转型探索不失为报业融合发展的又一典型案例,亦可作为全媒体传播的一个样本。《楚天都市报》新媒体平台“极目新闻”的上线有其特殊的内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主客观条件。作为一个市场化的媒介组织,可运用SWOT模型对其建设发展的契机进行系统分析,如表1所示。

三、守正与创新相辅: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下都市报创新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一)强化先进技术支撑,增强创新和引领意识

从《楚天都市报》到极目新闻,相较于新冠疫情的“倒逼”、政策因素的推动作用,其内部的主动性相对较低。作为都市报行业的头部媒体,其新媒体平台“极目新闻”的全面推出要晚于“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由都市报发展而来的头部新媒体平台,因此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机遇更为严峻。媒体融合发展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媒体不仅是新观念的传播者,也应是新技术的实践者。新形势下,由都市报转型而来的新媒体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一方面,需要着重掌握与业务相关且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实现技术和内容的双驱动;另一方面,要注重参与目前尚未成熟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通过拥抱媒介技术,增强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为今后的发展寻求先机。

(二)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治理互融互通

由都市类报纸《东方早报》发展而来的新媒体平台“澎湃新闻”,其网页简介的第一句话便是“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纸媒时代,都市报与所在的城市同频共振。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具有市民化、市场化传统的都市报,完全可以在全媒体建设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创新自身既有的优势与特色,满足市民的需求和期望,与其依托的城市共同前行。在后疫情时代,主流媒体加强媒体社会服务能力成为趋势。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各类热点问题,我们对于主流媒体整合社会各类资源要素、参与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各个维度,有着更多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9]

(三)在内容建设上守正创新,塑造品牌新声誉

一方面,需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避免网络新闻报道失范。新媒体时代,时效性、流量是媒体关注的重要指标,源于此,许多新媒体不遵循必要的采访规则而对不实信息进行转发,产生一连串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媒体品牌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

另一方面,还需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创新传播内容形式。当下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针对一个热点“千篇一律”的现象较为突出。面对海量信息,新媒体新闻品牌仍应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发挥传统优势,强调原创性,进行优质内容、观点的产出,强化内容的分众化表达和精准化投递。

(四)完善运营机制与组织建设,“深融合”更进一步

尽管在2021年3月极目新闻的建设已全面展开,但原有的《楚天都市报》仍在出版和发行,许多依托都市报而设置的部门仍然存在,并主要负责向报纸版面和客户端提供内容。但报纸的阅读率逐年走低,客户端市场竞争激烈,据统计九成用户每天仅打开一个新闻客户端,后入的客户端难以获得用户留存[10],这就为“无效”信息的生产提供可能。

传统的报纸采编部门拥有较多人力物力资源,虽然同样进行着新媒体方面的内容生产,但其质量与传播效果堪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同样是体制机制、运营流程的深度融合,新型主流媒体在这些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努力是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保障和内在动力。媒体融合转型的阶段大致可分为“复制—相加—叠加—伪融—融合—深融”。[11]面对媒体融合背景下视频化、移动化、交互化等显著传播特征,以极目新闻为代表的媒体需结合自身实际,优化内容生产流程,完善顶层设计,在组织建设、运营机制建设上更进一步,以更好适应“深融合”的高要求、推动“深融合”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童兵.新闻传播学大词典[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60.

[2]赵宝泉.论报纸转型突围的两个方向[J].传媒,2022(03):41-44.

[3]管洪.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新局面的深层逻辑[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7-04(001).

[4]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EB/OL].[2024-07-15].https://www.hubeidaily.net/r/cms/www/default/html/paper_ctdsb.html.

[5]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EB/OL].(2021-12-22)[2024-07-15].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112/t20211222_666303.html.

[6]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推出极目新闻 打造全国一流新媒体平台[EB/OL].(2021-03-29)[2024-07-15].http://www.hubei.gov.cn/zwgk/hbyw/hbywqb/202103/t20210329_3426198.shtml.

[7]极目新闻.极目新闻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EB/OL].(2021-12-22)[2024-07-15].http://www.ctdsb.net/channel/1476/202112/22/1335133.html.

[8]极目新闻.255.45亿元!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连续21年荣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EB/OL].(2024-06-19)[2024-07-15].https://mp.weixin.qq.com/s/wh5079-rxmRDF67Ms9tbGQ.

[9]耿磊.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J].新闻战线,2020(24):78-81.

[10]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已达231个9成用户只看1个新闻App[J].新闻记者,2016(03):58.

[11]范以锦.有些媒体融合是伪融合[J].青年记者,2020(33):4.

作者简介:代扬,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余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