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福硬享”的年轻人,只是学会了善待自己

2024-12-03 00:00:00格文
青年文摘 2024年22期

“什么车厘子要198 元一斤?买点尝尝。”“上班这么累,必须给自己整杯奶茶!”

最近,“没福硬享”成了年轻人之间流行的热梗。所谓没福硬享,不是说00后们没有福气,而是他们总有办法,把五分的福气享成十分。他们的生活态度,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性价比最高的享受,与老一辈的“没苦硬吃”形成鲜明对比。

比如,同样是吃碗泡面,70 后觉得是垃圾食品,80、90后当成应急速食,而00后却能把它吃成满汉全席,光加火腿肠还不够,里面至少还得埋一个溏心蛋、两个肉丸子、一块鸡胸肉、几只大虾,甚至一整只大闸蟹也不在话下。“把有限的钱投入到性价比最高的享受中去,这简直是富养自己的最高境界。”

与父母辈以节俭为荣不同,00 后更倾向于即时满足,想吃什么统统安排,想去旅游说走就走,绝不亏待自己……相比父母辈的“先苦后甜”,00 后更倾向于“先甜后甜”,因为“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肯定是甜了”。

有人质疑,这种“享福”观念是被消费主义洗脑。但其实,多数年轻人的“没福硬享”只是一种正面的自我调侃,他们还是很懂理性消费的。当80、90后还在心心念念着《小时代》里的奢侈品牌时,00后早早就把“反消费主义”“反内卷”等名词挂在了嘴边。他们的享福目标十分实际,“79元的眉笔不舍得买,20元一瓶的矿泉水高低得喝一次。大家不会为了面子过度消费,但绝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独生嘴”。

“没福硬享”与“没苦硬吃”的观念碰撞,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由于生长于较为匮乏的年代,勤俭节约、先苦后甜的观念早已刻入父辈的基因。他们为了省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没苦也要硬吃苦。而00后生活在物质相对充裕的时代,更重视自己的感受,想从一点一滴开始宠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快乐。对于爸妈“没苦硬吃”的逻辑,这届年轻人彻底想明白了,对自己好的第一步,就是从不要为难自己开始。

在他们看来,“没福硬享”是生活里的小小打气筒,“认真上了一个月班,发了工资肯定要犒劳一下自己的”;“没福硬享”是平凡生活里的惊喜体验,“在能力范围内多尝试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会让生活更有意思,更舒适,毕竟人生在于经历”;“没福硬享”还象征着一种绝对的松弛感,“大家不是对未来没有期待,而是更享受当下,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说白了,“没福硬享”的年轻人,只是学会了善待自己、活在当下。

他们并不是不想努力了,只是想要温柔对待内心的那个小孩。“那个小孩好像在对我说,放松一点,先把自己喂饱再去奋斗,也来得及。”

希望“享福”,不愿“吃苦”,在能力范围内过自己热爱的生活,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利,本就不需要任何理由。

(资料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青春上海”等微信公众号,萝卜叶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