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他强调,在巴黎奥运会上,你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取得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巴黎奥运,我国巾帼体育健儿又一次绽放,展现了中国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当奥运圣火渐渐熄灭,她们一幕幕“超燃”的瞬间依然激荡在我们心间。
不惧艰难、不畏强手、敢于挑战,刷新纪录、创造历史、突破极限,中国女运动员们携手并肩,每一个拼搏的瞬间,都值得我们点赞。那些感动、欢笑与泪水,源自中国人对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认同和追求,这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一个奋斗的时代,体育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对体育的尊重和支持,映射着国家强盛的气质。
女运动员们,无论是传统优势项目的“一枝独秀”,还是非传统优势项目的历史突破,无论是赛场的激烈拼杀,还是与国外运动员友善的互动,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和侠骨柔情。这是独属于东方大国的自信和格局。
纵观本届奥运会,用“一往无前、气势如虹”形容中国女运动员毫不为过。
“‘Queen Wen’这个词,我实至名归。”张扬的野心和自信,自郑钦文夺冠的那一刻,再无人质疑。
在巴黎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郑钦文拼出了中国网球新的历史和传奇,而在这之前,几乎没有人敢相信她能走到这一步。
半决赛时,郑钦文面对的是她从未赢过的对手、世界第一的波兰名将斯瓦泰克。决赛的对手,则是前世界第一的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高压之下,她做到了,21岁的郑钦文成为首个获得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的亚洲运动员。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是体能上的突破,也是精神上的突破。
中国在自由式小轮车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背Jr1Ev6rv7YiegGFc/ImMfA==后是18岁小将邓雅文的从不放弃。左脚趾骨骨折、左肩右肩习惯性脱位、右肩做过植骨手术……训练时的反复摔打、锤炼心性、磨砺勇气,“摔出来的强者”最终“破茧成蝶”,在奥运舞台上凌空飞舞,强势摘金。
攀登更高的山峰需要追求梦想的勇气和毅力。女子七人制橄榄球、滑板、山地自行车……在巴黎奥运会上,我们看到太多惊喜和意外,从遥不可及到遥遥领先,中国奥运健儿用一次次突破告诉所有人,赛场上没有什么不可能,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可能。
奥运风云,牵动人心。当我们和家人、朋友坐在电视机前,期盼中国姑娘们一次次攀峰突破,守候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更渴望看到并从中汲取力量的是,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展现的中国自信。
“自信”,是国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感纽带,也是创造伟大事业的文化根脉。中国体育事业的一次次“破圈”,始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自信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
激烈的奥运赛场,也回荡着“中国风”的意蕴。
在颇具艺术气息的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比赛项目中,中国姑娘们将极具东方意蕴、包含中国元素的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丝弦声动,凤鸣巴黎。中国艺术体操从欧洲强队手中“抢到”集体全能金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的奥运首金。她们打破了欧洲对艺术体操的垄断,更将“中国风”吹向世界。
在艺术体操团体3带2球项目《凤鸣凌霄》中,中国古风乐器奏响,队员们在两分半的时间里,展现着汉唐盛世的多元、开放,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在无尽遐想中。
中国元素在巴黎奥运会中展现的正是这样的文化之美,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自信。
就像艺体姑娘们所说:“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成套动作展示中国的艺术风格。我们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在花样游泳的赛场,东方美学展露无遗。如莲在水中,出淤泥而不染,配合婉转悠扬的中国风音乐,动作柔中带刚、举重若轻、灵动妩媚……中国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奥运首金得主王芊懿、王柳懿在本届奥运会花样游泳双人技术自选比赛中,凭借主题《莲》拿到全场最高分。
中国花游队在集体技巧自选的节目主题为《生命之光》,融合了武术、太极等中国元素,收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夺得该项目奥运历史首金。
体育自信源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塑造体育自信。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不仅是力量与技巧的较量场,更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在这里,中国姑娘们用中国文化带来的赛场自信,打动人心、激扬斗志,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奥运赛场,最动人的瞬间,从不只有夺金一刻,让女运动员们闪闪发光的,是坚守、坚韧、坚强,是敢于挑战的拼搏身影。
号称中国游泳队“劳模”的张雨霏,巴黎奥运会前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远超其他国家运动员的尿检频率,在巨大的压力和干扰下她斩获1银5铜。对于没有夺金,张雨霏表示,铜牌并不代表失败,反而证明了自己有这个实力。
“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练,练到我练不动为止。”这是田径老将巩立姣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本届奥运会,带伤作战的巩立姣虽然在女子铅球项目上最终排名第五。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这位“五朝元老”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为了荣誉和梦想坚韧奋斗、百折不挠的那股拼劲。
同样是“五朝元老”,在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刘虹因受伤病影响,最终获得第21名。凭着一份坚守与韧劲,她第5次出征奥运,不断挑战自我。“虽然早已不是追赶者,但是我愿意继续做探索者,并激励那些追赶者们。”刘虹的坚韧已然是最好的榜样,值得鲜花和掌声。
的确,能够证明实力的,并不只有金牌。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奥林匹克的精神。没有人永远是第一,即使没有金牌,甚至没有奖牌,但是只要努力去不断挑战新高度,就值得我们深深的敬意。
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还有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柔道女子78公斤级比赛选手马振昭、中国射箭女子队、马拉松游泳女子10公里比赛选手辛鑫……她们没有拿到金牌,也不在聚光灯下,但她们同样在为国家荣誉、自我证明而战,她们的每一点突破、每一次拼搏都值得最真诚的赞美。
如今,我们欣慰地看到,人们衡量体育世界里的“成功”,并不仅仅将目光聚焦在取胜、夺冠、金牌,而是有了更加多维的视角,更具温情的评判,更多方面的欣赏。
赛场上熠熠生辉的,还有跨越国界的友善与尊重。
奥运精神不仅体现在竞技体育的竞争与挑战之中,还蕴含着更深刻的爱和友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人崇尚的价值理念,带着这样的精神基因,中国奥运健儿无论是队友之间还是对手之间,都敞开友谊的怀抱,留下了一幅幅温馨感人的画面。
在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颁奖典礼上,一张中朝韩三国运动员的合影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决赛结束后,中国运动员孙颖莎指挥6位运动员聚到一起,拍下了一张完美的合影,这一刻,大家不再纠结名次和输赢,而是尽情地传递友善、分享快乐。
跨越界限、拥抱彼此、共同前行,在争夺奖牌之外,中国运动员对对手的尊重感人至深。在羽毛球女单颁奖仪式上,获得银牌的中国选手何冰娇手拿西班牙徽章登上领奖台,为的是向自己的对手、因伤退赛的西班牙运动员马林表达敬意和祈福。
是对手,也是朋友;是竞争,也是交流。中国运动员的友善和格局,也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赞誉:“这就是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乒乓球选手孙颖莎亲切地称呼61岁的卢森堡籍华裔球员倪夏莲为“倪阿姨”,当战胜倪夏莲后,她没有立即离开球台,而是笑着走向“倪阿姨”,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并深深地向倪夏莲鞠了一躬。这不仅仅表达了对对手的尊重,更传递了跨越年龄、国籍的体育精神—— 尊重每一位对手,无论他们的年龄、资历或成绩如何。
奥运会就像无形的黏合剂,把来自不同地域的运动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巾帼健儿向世界传递出了中国人的包容和友善,展示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风貌,传播了中国声音和中国精神,用实际行动在奥运舞台上写下了新的“中国故事”,也必将进一步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奋进力量。
今年的奥运记忆,注定将增添一抹青春的色彩。
“奇迹”“创造历史”“打破纪录”“打破垄断”……在许多人心目中还是“小孩哥”“小孩姐”的“00后”,在本届奥运会上“金光闪闪”,让中国的奥运之路充满希望,未来可期。
为中国队拿到奥运会滑板项目上历史最好名次的14岁滑板“小孩姐”崔宸曦,在与铜牌擦肩而过后表示:“还是有一点点遗憾,就一点点。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感觉努力了就好了。”胜不骄败不馁,淡定又洒脱。
夺得中国霹雳舞史上首枚奥运奖牌的18岁姑娘刘清漪,从10岁接触到这项运动就“一发不可收”:“就是太爱了,舞步一刻也停不下来。”她学舞的自驱力很强,练得很刻苦,在学习初期就表现出不完成训练任务、不达到训练目标决不罢休的韧性。
赛场上,“00后”们凭实力说话,屡屡打破纪录、创造历史;赛场外,他们幽默诙谐、耿直可爱、“松弛感”拉满,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新一代奥运健儿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5岁,近半数是“00后”,“05后”和“10后”也为数不少。小将们成为中国军团当之无愧的夺牌主力,在中国斩获的金牌中,半数以上由他们贡献。
巴黎奥运会前,跳水队女队员全红婵和其主管教练陈若琳定下“再次为国争光”的目标。巴黎奥运会决赛现场,全红婵状态不错,其中207C跳得近乎完美,最终夺得冠军,兑现了诺言。与之前相比,如今17岁的“婵宝宝”对应对“大场面”自信满满,她也以自己的俏皮可爱收获了无数粉丝。
奥运赛场上,体育成为连接全球的共同语言,中国的“00后”们用敢想敢拼、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让世界对中国少年有了新认识,对中国体育有了新的期待。
她们曾经驰骋赛场,今天以国际体育官员、教练、裁判、解说员等各种身份继续参与奥运,推动体育发展。拥有4枚奥运金牌的邓亚萍手拿一根包着红色天鹅绒、装饰了一圈金色碎石的木棍,在地上“三击”,为乒乓球混双比赛“开赛”;“跳水皇后”郭晶晶变身精准严明的裁判长;原花游队员张晓欢执掌帅印,带领中国花样游泳队首次奥运夺金;还有里约奥运会上用一记“探头球”带领女排重夺奥运金牌的惠若琪,此次现场多角度解说排球赛事……从场内到场外,从前台到幕后,薪火相传,前仆后继,她们激情书写着一脉相承的中华体育精神。
巴黎奥运解说员于嘉暖心动人的解说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你没有资格去限制女孩子应该做什么,该成为什么,她们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她们的身体是用钢铁浇铸的,她们的脊骨里被刻进了勇敢,她们的血液里被融进了自由,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冒险,代表着桀骜不驯,代表着无所畏惧。”“从这场比赛过后,只要你全程看过了这场比赛,你一定能认同,今后形容姑娘们的词汇不光是年轻漂亮,还有勇敢!还有自信!还有强健!”“自强才是女孩子们最好的盛装,当她们脚下有风、眼里有光的时候,你会觉得全世界都在为她们鼓掌。”
中国姑娘,为你们鼓掌!
(综合整理自《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责任编辑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