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4-11-30 00:00:00李小林谢艳梅范秀荣
科技风 2024年31期

摘要: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现阶段正在不断推进,进而也导致公立医院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病历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公立医院病历档案包含了非常多的数据,而且其涉及了比较广泛的范围,进而导致其管理难度大;要想让公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显著提高,就需要让病历档案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公立医院病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公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

对于患者来讲,病历档案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档案如果被修改或者丢失,则会对其临床就诊造成影响[1];而对于公立医院来讲,病历档案能对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准确反映,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病历档案来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诊疗情况、过往病史及就诊记录等进行了解;除此之外,病历档案也是医疗纠纷的一个主要证据[2],所以加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开始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当中,其所取得的成效也比较理想。现阶段各个公立医院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合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能让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显著提升[3]。应用电子病历,能让档案管理员及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减轻,而且也能更方便地借阅和查找病历。公立医院具有比较大的人流量,患者人数多,在现阶段公立医院的发展中,常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公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

1公立医院病历档案的作用

1.1疾病预防作用

病历档案详细记录了病情的发生、发展,对病历档案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医务人员落实的预防原则,能对防病防残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对一系列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明确,为预防对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指导[4]。

1.2科研教学作用

结合病历资料,能对疾病发生的规律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科学的预防对策、康复技术以及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研发高效药物、探寻新型的医疗技术[5]。通过讲解、阅读以及示范病历资料,能让医学教学活动的真实性显著提高,而且也能让学生更好掌握及理解相关知识,将实践技术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其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和科学[6]。

1.3医院管理作用

对于公立医院当中,病历档案作为医疗信息载体,不但能反映出医务人员的治疗水平,而且能通过病历档案对其医德医风进行了解,准确反映出了治疗质量;除此之外,病历档案还能对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行准确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分析和统计病历资料,能对其工作动态进行准确了解[7]。

1.4法律作用

通过查看病历档案,不但能了解患者病情,而且也能真实了解其整个诊疗情况,而医疗事故的病历档案则对事故救治过程和鉴定结论进行了准确记录,在解决医疗纠纷事件、处理医疗事故时,权益保护文件能提供法律依据[8]。

2公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2.1缺乏规范和统一的病历档案标准体系

在我国,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公立医院还并没有真正转变思路,还并未从常规纸质档案管理真正转变到数字化管理,在这一背景下一旦缺乏规范和统一的标准体系,则会严重阻碍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9]。

2.2并未得到医院领导层的重视

现阶段,很多公立医院在开展病历档案管理时,管理办法主要为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结合,在应用该模式时,部分工作人员对流程并不熟悉,在对纸质文档进行录入时不够认真,并未清晰显示相关的文档内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10]。

2.3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会涉及非常广泛的内容,根据我国公立医院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大部分公立医院还缺少完善和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不严,与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11]。

2.4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差

我国公立医院虽然很早就开展了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12]。现阶段,大部分公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低,未接受专门的培训,不了解数字化管理,缺乏计算机技术和病历档案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2.5安全隐患

在大部分的公立医院当中,病历档案记录了重要人员的相关信息,如运动员、科技人员以及政务人员等,这些人员的信息一旦泄露了,则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时,应对网络安全高度重视,防止泄露关键资源和信息。除此之外,有些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安全防护意识欠缺,缺乏端正的工作态度,未定期维护及更新硬件设备及软件设施,导致病毒入侵。

3公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3.1免费共享数字化病历档案

对于数字化病历档案来讲,特别是那些疑难杂症病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对医疗行业进行分析发现,要想获得部分关键信息,就必须付费;免费共享数字化病历档案,则能对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进行有效改善。

3.2将市场机制引入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中

对于公立医院来讲,其运营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经济效益并不是主要目的。在开展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时,需要对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完善,而且还需要引入各种人才,而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导致公立医院的运营压力较大。面对这一情况,公立医院应与民营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对民营企业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结合自身情况构建科学的知识网络体系。

3.3对病历档案数字化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公立医院在开展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综合分析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重视信息的整理与收集环节,快速完成分类整理与归档工作。为了让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显著提高,应构建规范和科学的信息索引,让各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能更加方便地、实时地查找和了解档案信息,进而让病历档案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3.4对病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标准进行规范

在公立医院当中,病历档案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患者的就诊时间,而且也填写了其病情以及病史等相关信息,在进行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时,要想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就需要对录入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对于各个公立医院来讲,其行业等级、服务形式、机构特点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无论是临床工作,或者是科教工作,都需要制定出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对病历档案进行严格管理。公立医院应结合自身情况,组建专门的监督部门,并优化组织结构,对制度及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档案管理部门、临床科室应密切联系,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让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让公立医院能实现健康发展。

3.5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全面提升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其本质则是人才竞争。要想有序开展公立医院病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应有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作保障。对于公立医院来讲,要想实现稳定发展,保证内部运转的高效率,让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就需要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进行重点关注。现阶段,大部分公立医院还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加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对于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并没有从内心上真正接受,这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成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在进行招聘时,可以适当提高招聘的门槛。对于医疗行业来讲,在“互联网+”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而在开展病历档案管理工作时,数字化建设是提升其质量及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讲,数字化建设的真正实现,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之外,计算机技术也是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以保证工作人员能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在招聘的过程中,复合型人才应重点关注,而且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有序开展,让整个人才队伍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水平。第二,应认真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在进行培训时,不仅要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还应考虑其特点,保证培训工作更具个性化。在进行培训时,不仅可以采用座谈会的方式,也可以组织开展专家讲座,或者为工作人员创造机会让其进修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不但能让工作人员学习新的工作理念,对自身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更新,而且能了解到整个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三,培训内容的覆盖面应尽量扩大,而且主次应分明。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对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处于“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难度和风险。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就应分清主次,拓展培训内容的范围,利用实践来对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丰富,以进一步提升其综合能力水平。第四,应对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无论是考核的标准,还是考核流程均应保证公正,而且还需要公开考核结果,建立完善的反馈渠道,保证能及时向上反馈。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时,应从精神方面、物质方面来肯定优秀员工,让其工作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为病历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6认真做好安全方面的建设工作

安全性是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网络环境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变得更加复杂,一旦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则可能会丢失档案资料,或者是导致其被遗漏。同时,病历资料直接关系着患者隐私,如果泄露了则会严重影响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对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进行不断完善,资金的投入应增加,这样就可以完善和升级硬件设备,包括摄像头、服务器,同时也包括计算机、报警系统、扫描仪等。除此之外,硬件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保养,例如定期更换零部件,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其功能处于良好状态,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防止丢失或者遗漏相关数据。其次,需要加入人才的引入力度,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对网络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有效防御病毒侵入等,可以加强防火墙技术等的应用,以提升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再次,在实际的工作中,某些突发状况的发生可能会丢失一些数据信息,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就应认真做好备份工作。最后,还应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其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其责任意识;在设置访问权限时,不仅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具体级别,而且还应考虑其具体职责,通过层次化的权限设置,让越权操作能明显减少。在登录系统进行访问时,会生成相应的记录,这样就能及时查找和确定责任人。

3.7对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相关的管理部门来讲,为了能严格管理病历档案,应从各个环节着手,对管理制度及标准进行规范,保证其统一,不仅要严格管理基本信息的审核环节、编码的录入环节,而且还需要严格管理归档以及线上签收等环节,这样就能从源头来管理档案,不仅能让其真实性得以保障,而且还能提升其完整性。除此之外,还应构建科学和合理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让档案安全性显著提高,让电子档案的遗漏能有效减少。对于医院领导层来讲,不仅要明确部门职责,同时还应确定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强化,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找到责任人,做到各项工作均有据可依。在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其灵活性,能准确预测各类突发事件,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应坚持风险最小化的解决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来及时解决。构建科学和合理的反馈机制,正确认识到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科室、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并不是某一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各个科室和部门应加强联系,监督每一环节,保证不会发生纰漏。

结语

公立医院的病历档案不仅系统,而且复杂,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病历管理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数字化管理,让病历档案的利用率得以显著提高,让病历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对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约束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并对其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让医院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红华,许建华.医院电子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23,43(11):6668.

[2]丁东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内外,2023(19):5557.

[3]孙宇.浅谈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03):112114.

[4]唐雪冰,岑朝,禤中平.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3(05):1315.

[5]赵海强.大数据背景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22(11):107109.

[6]张红立,杨菁.边疆基层医疗机构病历档案数字化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02):123126.

[7]汪劼.医院电子病历档案的管理现状及路径探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2):132133.

[8]刘娜.结合医院病案管理现状浅析病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J].办公室业务,2020(05):53+55.

[9]江敏.HIS在医院电子病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时空,2019(06):3435.

[10]张冰冰.探究新病历管理模式下如何进行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1):122123.

[11]孙峰,林莹,黄婷.新病历管理模式下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探析[J].兰台世界,2018(S2):198.

[12]吴扬.医院电子病历档案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档案时空,2018(08):3233.

作者简介:李小林(1982—),女,汉族,福建龙岩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