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黎听到丈夫夏木对着电话叫大姑时,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放下来。大姑嫁到南方很多年了,听说大姑父是个有钱的教授。半小时后,尤黎看到夏木对她嬉皮笑脸,心里一沉,翻去一个白眼。
“大姑刚才还夸你贤惠善良,是顶好的媳妇呢。我小时候,大姑待我可好了,有啥好吃的都给我留着,拿我当儿子看。”夏木见老婆白他一眼,蔫了声音说,“大姑夫没了,他闺女和儿子把房子要回去了,大姑没地方住了,想来咱家……”
“打住,门儿都没有!咱家两室的房子,连客厅都没有,住哪儿?可别惦记那套出租的小房子,那是我妈留给我的。”尤黎低吼着,“受不了了!咱家这床上都住了你家十多口人了,还有我住的地方吗?”
夏木绷不住,笑道:“这床上就咱俩睡了,啥时睡过那么多人啊?”
“你心里天天装着你家十多口子亲戚,总把他们的事在这床上说,和他们住在这有啥区别?今天帮这个,明天帮那个,这日子没法儿过了!”尤黎抹起眼泪。
“老婆别哭啊,我话还没说完呢。大姑说想在咱家附近租房子住,天天和她通个话就行。她害怕有一天突然咽气了,臭了才被人发现……她要体面地去天堂。”
尤黎破涕为笑,俩人急忙去中介租房子。几乎所有的中介老板听说租户是年纪大的老人,都摇头说房主忌讳,万一人在屋里没了,房子会成凶宅,不好往外出租。尤黎的心又变得沉重了,这次说啥也不能顺着丈夫,决不能把老人接到家里住。
尤黎和丈夫分头去找,把附近的中介公司都跑遍了,也没找到愿意出租的房子。他们开始在网上找,一家名叫“普度众生”的中介公司接了电话,带着南方口音的老板说,如果找不到房子,可以把家里的三居室让出一间租给老人。尤黎有些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心人。大姑知道后,要了中介老板的电话。
尤黎和夏木在机场接到大姑时都吓了一跳,大姑瘦得让人担心风大会站不住。大姑感伤地说:“还是魂归故里的好啊。”
他们把大姑送到中介老板家时,才放心了一些。三室一厅的房子很干净,只有老板和他老婆住,夫妻二人都很和善。
夏木每天晚上和大姑通一次电话,每个周末都去看望她一次。两个月后的一天,大姑的一番话让尤黎呆若木鸡。大姑说本不想回来的,几次都想和大姑夫一起走了,只是进不了他家族墓地,也害怕没人给善后。她得了胃癌,医生说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了。租房子前,她如实告诉过房主了。
听到这里,尤黎心中一阵窃喜,幸亏没让大姑住家里。
大姑拿出银行卡,说卡的密码是她的生日,安顿完身后事,剩余的一万多元给他俩当辛苦费,尤黎的脸红了。她想说:“大姑,咱们搬回家里住吧,我俩好好照顾您。”但终究没有说出口。她害怕忙乱的生活里再加上更多的忙乱,也害怕老人在家里去世。
回到家,尤黎让夏木讲了大姑的故事。大姑年轻时,在沈阳城里爱上了大姑夫。大姑夫却被父母逼回南方,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十年前,大姑夫的老婆死了,他给大姑打电话,问能不能陪他一起到老。大姑义无反顾地去了。尤黎想起大姑说的一句话:“我死后不要埋到墓地,把骨灰放进大河里就好,我喜欢灵魂自由。”她眼前起了水雾,觉得大姑不吓人了,还挺亲切的。
一年后,尤黎和丈夫安顿了去世的大姑,又登门去找中介老板,说老人是在他家里去世的,想给一些补偿费,也感谢平日里的照顾。
中介老板推辞不要,他拿出一个信封说:“我正想联系你们呢,这是余下的房租钱,还有一万元是老人留的答谢钱,一起退给你们。在我们闽南有‘借死不借生’的说法,老人在我家里去世,说明我家是风水宝地。你们亲属节哀顺变哦。”
尤黎在感动之余,特意百度了“借死不借生”的风俗,心中多了些难以消解的情绪。
【作者简介】庞滟,女,原名庞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安徽文学》《红豆》等刊物。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已出版长篇小说《星星的孩子和梦魔》《小喜鹊吉吉》,小说集《红火焰,白火焰》,部分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
责任编辑 梁乐欣
特邀编辑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