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邕江夜
我愿意
一整夜驻足江边
看红色骑行道上不倦的骑行者
穿梭于斑驳陆离的树影间
把夜的晴朗传送到远处
我愿意
徜徉在蜿蜒盘旋的亲水栈道
挽着江风习习
目光扫描着身边经过的
每一对情侣或夫妻
他们在用江水丈量着爱情
如果不介意被打扰
我也愿意给夜色下垂钓的人们
谦卑地递上一根香烟
向他们讨教静如止水的心法
和宠辱不惊的技法
我更愿意
更愿意把一生的陶醉
留给这一江的美景
把一身的疲惫
借助江水来消解
把这一夜的流连
定格在不眠的眼眸里
中秋江月冷
枫叶渐红,蝉声渐远
一度暴涨的江水
显然已有退意
曾经临风潇洒的芦苇
消瘦成秋天的指尖
江水混浊
模糊了圆月顾影自怜的脸庞
月辉冰凉地滑过
曾经放荡不羁的发梢
寒意包裹着容颜
秋色再热烈
穿不透夜色的厚度
今夜再深的思念
画不圆残缺的岁月
平日再多的关怀
敌不过一次无心的伤害
洪水刚刚蹂躏过的草坪
又一次被人们赏月的兴致糟蹋
熙熙攘攘的场景
人头攒动的团聚
到底几许温情
几分离愁
秋风起,寒气重
江水涨落,月有圆缺
聚散总依依
离合自有期
总在这月圆时分
故乡才是那么清晰
总要到了这月圆时分
亲情才会那么浓烈
即使高悬的愿望很饱满
今宵月光依然如此忧伤
茫茫长路,漫漫长夜
谁曾与共
下乡捐书
每一次随队下乡捐书
我都有一种沽名钓誉的羞愧
于公众而言
这是一种善举
于我而言
那又是一次善意的打扰
孩子们整齐列队
个个脸上荡漾着
艰苦而快乐的笑容
我尽可能地俯低身子
让一个女孩恭敬地
给我系上红领巾
红领巾很好地包装了我
快乐而艰苦的童年
常常人去楼空的村落
仍然仰仗远方的打拼
来供养村庄的未来
河水清澈,青山倒立
两岸的田地里郁郁葱葱
杂草盎然如往日的禾苗
一个打扮入时的少女
独坐在寂寥的古渡口
在迷茫的等待里
荒芜着自己
青山灯火夜阑珊
——逛南宁青秀山灯会
这个冬季
南方很寒冷
呼应北方雪地苍茫
几朵橘色的花
如星星之光
把带冰的暖流
漫延于北国南疆
可除了酷寒
我还能抚摸什么?
正如这满园灯火
这满目的火树银花
装点许多人的梦想
灯光正在书写盛况
游人正在交织热闹
观音禅寺里明灭的烛香
一直在表达怜悯与忧伤
可除了遥远
我还能靠近什么?
正如这满园灯火
这满目的火树银花
填充了你寒冬里的空旷
那间昏暗的小屋
透出有力的光芒
原来,橘色的思念
也能染亮
没有你的
夜晚
老家
少小即已离家
靠一张文凭,在异乡
遇到了第二个故乡
从此乡愁忽远忽近
家乡的味道,在梦里
若即若离,有时醒来
眼角黏糊的泪痕,居然
沾着童年玩伴的指痕
如今,笔直的高速路
已然把故乡拉得很近、很近
而来自家乡的眷恋
不知不觉已把鬓角渐渐染白
慢慢弯曲的腰杆
让我能够更近地端详家乡的容颜
百年古榕还在
百年老屋还在
百年宗祠还在
豆腐作坊还在
只是那些石磨
已经不再随时光转动,还有
和鸭群一起戏水的小溪变浅了
和牛群一起游泳的水塘不见了
和伙伴们捉迷藏的谷堆没有了
和我一起捉迷藏的伙伴在哪里?
风蚀的窗花悬挂着记忆的灯笼
雨种的青苔覆盖着主人
唠不完的家常
循着当年的蛛丝
我无法理清离乡背井的情结
墙角那位似曾相识的老人
一直在用一种复杂的目光
打量着眼前的我
这位似曾相识的游客
可我认出了那双手,分明就是当年
帮我捅掉了马蜂窝,帮我扒出了
烤红薯,又帮我拭干了
脸颊上泪滴的那双
沾满着泥灰的手
【作者简介】石朝雄,广西上林人,壮族,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民族出版社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