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区兴寿镇东部,有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村落——下苑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钱绍武、田世信、申伟光等百余位艺术家、设计师先后来到此地,一间间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幅幅画作、一件件雕塑装点着村庄的各个角落。宁静的乡村,因为艺术家的到来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下苑村从此踏上艺术兴村的独特发展道路。
从兴寿镇的交通枢纽怀昌路驱车东行,沿着京密引水渠旁的乡间小道悠然前行,远处的燕山山脉如巨龙蜿蜒起伏,绿树成荫的道路两侧是无垠的田野,游客们仿佛身处美丽的田园画卷中。行至上苑桥,右转进入下苑村,浓厚的艺术氛围更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每一个转角,每一处风景,都仿佛在诉说动人的故事。游客们纷至沓来,尽情体验这宁静浪漫的人文风情,品味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一座美术馆光耀乡村
刚走进下苑村,就能看到一座极富特色的当代美术馆。这座美术馆建于2024年,是由驻村艺术家于魁精心设计的。它以纯净的白色为主调,是一个展示驻村艺术家油画、雕塑和村民艺术作品的场所。
美术馆门口,摆放着一座由当代艺术家孙家钵创作的老子雕塑,再往里走,便是令人陶醉的展厅。这里的常设展览既有出自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也有由村民创作的书法画作。齐白石先生第四代在册传人崔马太代表作品《宫喜》,展现了他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画面中古老辉煌的宫殿与苍劲的古柏、灵动的喜鹊共同组合成为鲜明的艺术符号,蕴含着浓浓的传统韵味,饱含着热烈的家国情怀。
“我们还有许多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作品。”兴寿镇下苑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永忠介绍,“农民艺术家王宝珠的这两幅画,展现的是下苑村环保志愿者的工作场景。《捡垃圾小朋友在行动》中,几个小朋友正拿着夹子认真地捡拾垃圾,《垃圾分类人人动手》则表现了村民将各类垃圾分拣归类的场景。”
除常设展览外,这里还会不定期邀请知名艺术家参与兴寿特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这些充满创意与艺术感的文创产品,不仅仅是精美的纪念品,更是下苑村文化的独特代表。“比如这个禧龙杯,是由中国陶瓷设计大师郑玉奎设计制作的。”下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志广介绍,“杯壁上盘绕着一条龙,龙身中段是杯子的把手,龙头前方是一颗宝珠。它既寓意守护,也象征着幸福和好运,寄托着对下苑村美好未来的期盼。”郑玉奎还带着村民一起制作禧龙杯,做出来的每个杯子都各具特色、独一无二。“禧龙”系列产品面世后,5个月销售额达到25万余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这座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展馆,也是下苑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所在地。进入党群服务中心区域,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服务台正面红黄绿三色渐变的四叶草标识了,它是艺术家范祯为下苑村精心设计的,象征着新、老村民因爱凝聚。服务台后面,有一面由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们的照片组成的心形微笑墙,它将四叶草的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当代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和各类特色店铺在村里也随处可见。万纪元工作室内,可以看到当代画家万纪元的油画代表作《北飞的大雁》;若尘非遗旗袍店的主理人若尘是古法旗袍的杰出传承人,她的店铺不仅售卖自己设计制作的旗袍,还会定期举行旗袍的设计制作课程、文化讲座,举办藏品展览等,令旗袍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处村史馆留印岁月之痕
从当代美术馆往南走不远,就来到了下苑村文化广场。广场北侧的木台上,伫立着一个由红色木条搭建成的“时光宝盒”,这便是下苑村村史馆。
步入村史馆,宛如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墙上的文字和照片忠实地记录着村庄从1949年起发展变迁的历程,犹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在参观者眼前徐徐展开。
村史馆中,艺术家发展史主题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数百张照片记录了艺术家们在不同时期自发来到这里创作、生活的点滴,以及近年来村里举办的乡村文化生活年、国庆画展等活动开展的情况。馆内还开辟了一处独立的空间,从天花板上垂下十余幅巨大的书法作品,展现出下苑村艺术家和村民们出众的才情与创造力。
漫步于村史馆,还能随处看到一些老物件。老帽镜、老木钻、老油灯……它们宛如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悠悠过往。“这个油灯是最有历史韵味的。它造型简约,小巧玲珑,表面细腻的纹理和温润的色泽是被长时间使用后留下的印记。在过去村里还没通电的时候,它守护着大家度过了漫漫黑夜。”村委会副主任王艳伶说,“我们就是想让大家通过这些实物,看到村里的变化和进步,并让村民们对未来生活抱有更加美好的向往。”
一个文化广场助力乡村振兴
“预备,跑!”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彩虹色粉末在空中飞扬,活力满满的彩虹跑拉开帷幕。8月25日,心苑·彩虹跑、心苑·艺术市集、心苑·音乐会这三场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在下苑村文化广场举行。
下苑村文化广场是村民平日休闲活动的场所。广场的正中心有一个专为孩子精心打造的戏水空间,每逢夏季,这里便会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活动场;屹立于广场草坪上的巨大露营天幕,如一片轻盈飘逸的云朵守护着这片乡村乐土;广场四周还随处可见各种艺术雕塑,展现着下苑村作为艺术乡村的文化调性。
2024年4月27日,兴寿镇“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乡村文化生活年系列活动在下苑村文化广场开幕,吸引了3000余位游客前来。“村党支部通过精心策划,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不光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休闲生活,更让下苑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冯志广说。
春天,“你好,艺术咖”乡村咖啡节在这里绽放光彩;夏天,草坪音乐会于此处奏响乐章;秋天,亲子系列活动给人们留下温馨记忆;冬天,春节村晚精彩演绎团圆故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具特色的商业店铺和热情周到的餐饮服务,使下苑村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依托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如今的下苑村已成为众多市民休闲游玩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我们通过抢抓‘百千工程’机遇,坚持党建引领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深挖区域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实现了让村庄培育艺术,让艺术反哺村庄,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冯志广说。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