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提出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供了方向指引。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所在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得以成功推进并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党的领导对改革开放的性质、目标、方向、道路、原则、内涵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明确了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改革决策和部署的系统集成与高效执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相适应。深入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党的领导也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共识,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善于总结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改革经验深刻概括为“九个必须坚持”,回答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总结的“十条经验”,从历史与时代高度彰显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规律性总结。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标志着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首要经验。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善于总结和运用对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才能始终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决定》与时俱进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长期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党中央加强对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与智慧。同时,这也要求党在领导过程中注重全面性和协调性,不断培育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加强总揽全局与协调各方的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原则。要啃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硬骨头”,必须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推动改革纵深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活和增强社会发展新动能。只有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方式,使党的全面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才能发挥好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因此,需要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时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清醒,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发扬“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生态和改革氛围,勇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决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三大任务。
以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落实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出发,提出“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的任务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通过创新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完善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证。《决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安排,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深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从制度机制上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任务新要求为牵引,与时俱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从健全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五个方面对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以“五个体系”为基本架构进一步明确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确保党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第一,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第二,健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第三,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第四,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第五,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新征程上,应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作者:江大伟,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静楠,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