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育人向度

2024-11-27 00:00肖雅月
江苏高教 2024年11期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和抓手,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主体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在地蕴含三个主要特性:科学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其中,科学性是坚持实践教学的内在依据,从实践育人的理论内涵、历史逻辑和现实指向出发,可以精准把握实践育人和实践教学的科学要义;多样性是实践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丰富形态,主要包括辅助延伸型、有机互动型和融合升华型;创新性是推动实践教学发展的现实路径,需要在工作理念、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上推陈出新,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育人功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科学性;多样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11-0099-0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11.016

【作者简介】 肖雅月(1986—),女,江苏盐城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基地副研究员、博士。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而言,实践教学是其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和抓手。在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上,对思政课实践育人进行审慎思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阐明思政课教学的本质内涵,明晰思政育人的实践性特质,即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处理好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推动实践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创新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科学性:坚持实践教学的内在依据

1. 实践育人的理论内涵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通过能动性的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不断完善自身。能动性的实践意味着人在从事实践活动时,并非仅仅遵循自身的生物本能,而是从主体价值实现的需要出发,不断改造自然,使它适应人的需要,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身。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生产出必要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也生产出自身的社会关系。“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基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真正实现人的本质,也唯有通过人的实践才可能完成。实践是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从现存的“是”通向“应该”的桥梁。马克思主义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仅“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基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不再把人的本质价值的实现作为一种人本主义价值悬设的结论,而是立足于现实的实践基点、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发展的必然过程2。所以,新唯物主义是“革命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

2. 实践育人的历史逻辑

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具体的实践中开展宣传动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员干部和工农群众达到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从而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3。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4。改革开放的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本身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案例,为思政课实践育人提供了生动的教育资源和全新的教育生态。同时,思政课建设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政课建设需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实践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接地气、最能打动人,因而也是卓有成效的。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历史脉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路线,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端、形成并逐步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发展为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又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其在螺旋式上升中形成自身的规律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正式创立于1984年,“但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来讲,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深厚、坚实的理论渊源”[5,思政课育人的实践贯穿于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沿革,是实践育人的生动展现,也是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3. 实践育人的现实指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实践育人最鲜活的教材,是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源头活水。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实践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给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也鼓舞着思政工作者进一步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在推进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和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淬炼志气、骨气和底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厚植文化自信和底蕴,以丰富生动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握时代、关注现实、走入社会,促进他们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切身感悟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智慧,自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多样性:开展实践教学的丰富形态

1. 辅助延伸型的实践教学

辅助延伸型的实践教学是最基础也是应用得比较早的实践教学形式。这一类实践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践活动为辅,通过具象化的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更好地被学生消化吸收。20世纪80年代,高校思政课开始逐步引入课外实践活动,思政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本身,而是以更贴近学生需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加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知,常见的做法包括场馆参观、人物访谈、情境讨论等。相较于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对这种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教学活动往往更期待,也更容易有所触动。“05方案”后,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彩,比如围绕教材中的某个专题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调研,或有针对性地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特色实践活动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提出要求,强调要善用“大思政课”资源,使实践教学有了更广阔的开展空间和更多样的平台支持,学生也因此可以在更鲜活的实践学习过程中不断开拓理论视野,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实际生活的实践能力。

2. 有机结合型的实践教学

这一类实践教学在延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把理论讲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理论和实践、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中,深化理论教学,塑造学生品格。结合型的实践教学有两种常见形式: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讲故事来讲道理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要成为一个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思政课老师,就需要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6,在深耕教材、吃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对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分析和概括,把故事讲活、讲出彩。当讲故事不是理论的“辅助”而是其“载体”时,它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拿出“看家本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把抽象的理论有机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中。二是课堂与生活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悟和思考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是实践育人的应有之义。这一类实践教学往往更贴近学生生活,也更容易为学生认同和接受,促使学生“真学”“真用”“真行”。结合型的实践教学可以在规定课时和场所进行,也可以深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实践理性自觉。与辅助型的实践教学相比,结合型的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架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是因为辅助型的实践教学更多遵循教材脉络,是“以点串线”;而结合型的实践教学可以连通不同章节甚至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关知识点,是“化零为整”。比如,学生的微电影制作、社会调查、经典书目研讨等,其主题可能涉及多个知识点。通过这一类型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从身边的故事中发掘道理,也能将所学理论及时应用于生活实践,从而达致以“行”践“知”,知行合一。

3. 融合升华型的实践教学

融合升华型的实践教学指以实践为主导,在具体多样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育和人格的淬炼。与辅助型、结合型的实践教学相比,融合升华型的实践教学更加凸显实践本身之于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它融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的实践育人要素,通过科学、整体的规划促进学生在广阔而生动的现实活动中完成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消化和升华。融合升华型的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本然”要求,也是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趋势。

在这一类实践教学中,“实践”本身是教学的本体、主角,而实践是生动多彩的,所以此时教学的主体可以不只局限于教师和学生,其教学空间也不拘泥于教室和校园。在此意义上,融合型的实践教学与“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首先,“大思政课”强调多主体,具体到实践教学,社会上的杰出校友,红色场馆的解说员,政府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公仆等,都可以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体之一,通过不同主体间的有机互动,比如演讲、对话、辩论、研讨等,促进学生在主体间性中确立和提升自我价值。其次,“大思政课”强调多场域,那么以实践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也应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边界,比如在红色主题的情景剧、歌舞剧等文艺演出中,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人生哲理与生活事理融贯一体,以达到实践—认知—提升的实践育人功效。最后,“大思政课”强调多平台,因此实践教学不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党委、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协同发力,比如联合开展生产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小学实践互动,形成培育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教育“共同体”。

三、创新性:发展实践教学的现实路径

“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7,思政课实践教学也要遵循学科规律,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具体而言,实践教学要在工作理念、工作体系、工作模式上大胆探索,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功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全面自由发展。

1. 突破思维定式,创新实践教学工作理念

第一,坚持系统思维。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不能把它简单理解为走出课堂的、热热闹闹的活动,甚至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而是要坚持运用系统思维,立足“大思政课”的总体格局,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设计。首先,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一脉相承,必须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才不至于偏离方向。其次,善用“大思政课”资源。“大思政课”意味着思政课教学一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否则将会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因此,“大思政课”建设和实践育人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二者均立足实践,强调要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讲清楚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实践教学一方面要打通从课堂理论的“抽象”到现实生活的“感性”的桥梁,另一方面又要帮助学生再把具体的感性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为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总体设计时,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出发,直面学生心中的真困惑,抓住学生关切的真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实践的意义,并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理性的真谛。具体而言,要以“问题”为线索,串联实践教学的顶层规划、现场教学的具体展开和教学过程之后的总结提升的全过程[8,使实践教学从“出场”到“现场”再到“离场”都有一条明确的“问题”主线贯穿始终。否则,实践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或是因为过度追求形式的新奇导致空有实践的外表却丢失了教学的实质。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实践教学是为了什么而设计、要解决怎样的现实问题,实践活动才能深扎托举自身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成为富有教育意义的育人实践。

第三,坚持立足时代。实践教学必须时刻“倾听时代的声音”,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实践教学是为了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实践活动,它意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认清时代,成为“让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当今社会,“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学生身处其中,虽然会有一定的直观感受,但对变局中的变与不变以及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往往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自己的内心去体悟,使学生在更充分接触社会、更深刻了解社会、更关注社会实际的基础上,去感受这个伟大时代的召唤,把握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促进形成与祖国同行、与历史同向、与人民同在的时代使命的自觉。

2. 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实践教学工作体系

第一,加强协同机制。实践教学涉及多平台、多渠道、多主体,推动实践教学创新发展需要切实增强多方协同机制。一是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之间要“同频共振”。实现同频共振的关键在于做好“主导性”和“主体性”的有机统一,即教师既要有主导教学的责任自觉,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的启迪引导中实现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角”,但要真正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学生所想、解决学生所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站到舞台的中央,虽然此时学生成为主角,但教师仍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否则,如果开放式的讨论没有收口,自由式的情境体验没有价值引导,实践教学就可能会失去其作为育人实践的内在核心。因此,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育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实践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二是不同实践教学活动之间要“有效衔接”。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育人实践活动应当做到整体布局而不是各自为政。高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在设计培养方案时,要统筹考虑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党团活动、生产劳动等实践育人活动,使之与实践教学紧密协调、有效衔接,相关的学分设计、考评指标、人员和经费投入等可以做一体化设计,这样既可以切实提升实践育人的整体效能,又可以促进不同实践活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自身特色。三是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之间要“互联互动”。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日益丰富,尤其通过互联网可以时刻了解社会的不同样貌。思政课教师在用好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以及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之外,应充分挖掘以网络为平台、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场域的“第三课堂”的教学潜能,通过“智慧教室”、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数智平台,构建全方位育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体系即“3D”课堂体系,使实践教学不只局限于教学环节本身,而是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育人实效。

第二,注重科学评价。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不仅能检验实践教学的具体成效,也能反哺思政教育改革和实践教学创新,达到以评促学、促教、促改的目的。总体而言,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考量实践教学目标达成的概况,体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遵循;中观上,检验实践教学的指导大纲、任务书等,是否顺应时代要求、贴近社会实际和体现学生特点,把握整体的设计思路和教学进度;微观上,检验每个具体的实践作业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判断是否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成该目标。

科学的评价体系一定是动态发展的。要注意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从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从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方面规范评价过程,还要综合考虑“大思政课”多元主体协同性、各方面教学资源使用状况、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获得感等要素,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要注意不断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立已有四十年,这四十年中思政课教育实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其教学评价也要做到开拓创新,尤其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客观存在部分指标难以量化的现实难题,比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如何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分与日常行为中的表现是否一致等。实践教学在设计评价方式方法时,需要直面这些复杂因素,注重“结果与过程、定性与定量、精准与模糊评价相统一”[9,尽量全面、公正、准确地反映实践教学结果。

3. 融通学思践悟,优化实践教学工作模式

第一,以“引导式”教学启发人。思政课教师“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10,讲故事是“引导式”教学的典型,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引导,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实现由情及理、由理入心的教育功效。当然,“引导式”教学远不局限于讲故事本身,从表达方式来看,讲故事属于语言类实践教学11,而在其他非语言类的实践教学中也可以进行“引导式”教学,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12,要把深刻的理论融入鲜活的故事、情境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式”教学背后的关键支撑在于教学体系和问题意识,只有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整体转化,教师才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同时,只有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好实践教学,才能切中要害、直击人心,避免流于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讨论而讨论等形式主义。

第二,以“主题式”教学触动人。思政课实践教学以一系列主题词、关键词为线索,打通课上与课下、校园与社会、现实与虚拟的隔阂,将看似零碎的实践“碎片”链接成围绕不同主题的教学“整体”。比如,在“理想信念”这一主题之下,可以在课堂上和同学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分享历史上革命英雄的故事;可以在党团活动中,让学生讲述自己入党或身边优秀党员的事迹;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区、乡村基层文明实践站点,切身体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信仰;可以在线组织讨论,围绕深受学生喜爱的红色影视作品,挖掘其中闪耀的信仰光辉。“主题式”实践教学要达到触动人的效果,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对其中的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同时也要做到以人为本,敏锐抓住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或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在情感的触动中实现思想上的进步和精神上的升华。

第三,以“立体式”教学化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3文化的熏陶和化育在教育意义上是一种“立体式”的教学,它通过潜移默化、雨润万物的方式,以一种隐性的教育来实现对人心灵的塑造。相较于课堂教学的“惊涛拍岸”,实践教学更强调“润物无声”的精神感化,是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以文化人的教育实践又为实践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关于实践教学往往有一种误解,即把它等同于室外、户外的活动,似乎只有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才是实践教学。然而,校园文化也是开展实践教学、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场域。不少高校历史悠久、积淀浑厚,或者自身就有丰厚的红色文化传统,可以利用这些可贵的教育资源,比如在校史馆参观、杰出校友回母校、科技创新等活动组织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育人结合起来,在讲历史、讲故事、讲人物的过程中融入价值观引导和理想信念的塑造。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导向下,提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养和精神品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2]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5.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5.

[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5.

[5]徐文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2(05):2-3.

[6][7][10][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09):4-11.

[8]刘一博.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85-87.

[9]冯刚,史宏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科学化[J].教育研究,2021,42(10):74-82.

[11]李敏,包松松.提升“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3(09):72-77.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生命伦理的蒙学形态研究”(23BZX08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发展路径研究”(24CKS114)。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Xiao Yayue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means of implementing practical education. It constitutes the main conten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gether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herently contains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scientificity,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Scientificity refers to the intrinsic basi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from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historical logic, and present requirements. Diversity refers to the various form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mainly includes auxiliary teaching, integrative teaching, and syncretic teaching. Innovation refers to how to promote and develop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requires initiatives in working concepts, systems, and modes so a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scientificity; diversity; innovation

(责任编辑 杨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