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碳校园建设的基本逻辑、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

2024-11-27 00:00秦天堂
江苏高教 2024年11期

【摘 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高校在碳减排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推进双碳校园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双碳校园建设存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脱节、学科评价与战略需求低匹配、师资队伍与发展需求有差距、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低耦合等困境。双碳校园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高校从学科建设层面激发双碳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融入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双碳校园;人才培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11-0044-0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11.007

【作者简介】 秦天堂(1973—),男,甘肃武威人,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副教授。

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双碳校园”既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更是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

一、双碳校园建设的基本逻辑

(一)双碳校园建设的历史逻辑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强本节用,按照大自然的“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要求高校开设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立可持续发展相关专业。这一时期,教育界有意识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调整,国家对气候、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首次提出了绿色学校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在高等教育界率先创建绿色大学。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此后的绿色大学建设在实践进程中逐渐转变为节约型校园建设。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教育部等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指导文件,从政策层面强化了节约型校园建设[3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明确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远繁荣和永续发展[4。2013年,国家发布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进一步扩展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内涵。2015年,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适应实际,国家在总结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修订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绿色校园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3年7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从“降能”转向“减碳”为重点的新阶段,国家政策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5。随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必要求“粗放式”绿色校园建设逐步迈向更加“精准化”双碳校园建设。

(二)双碳校园建设的战略逻辑

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国之大者”,高校要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6

双碳校园建设不仅致力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这个特征和生命共同体意识,不仅反映党中央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也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8。教育在培养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在引导人们更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9。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双碳校园的遵循意旨。

开展双碳校园建设,对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链”深度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双碳校园通过交叉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等方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二、双碳校园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脱节

首先,在理论上重视碳中和这一宏大叙事,但在具体实践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仍然不足。许多校园低碳减排方案注重宣传效果,在实际执行和落地环节上成效不明显。在追求经世致用的学问、切实解决实际需求方面,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其次,高校重视双碳战略相关理论研究,在技术和方法层面成果不多。双碳教学、培训课程大多仍以理论传授为主,缺乏基于专业知识的技术突破、方法创新的能力培养。第三,高校双碳校园建设的力度存在不足。目前,双碳校园建设大多由后勤部门负责,难以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协同考虑一体建设,鲜有将双碳校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推动力度仍然处于表面层次。建设的氛围也不够浓郁,除了课程教学中涉及“双碳”,其他渠道相对较少,双碳校园建设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亟待加强,高校在碳中和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10

(二)学科评价与战略需求低匹配

首先,几乎所有的学科评价都重视科研产出指标,却较少考虑财政投入的多寡。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规模仍然不足[11。而只考核科研产出指标,可能会导致高等教育成果低质量、粗放式重复。这与当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需求背道而驰,也造成高等教育界不愿抓“十年磨一剑”的原始创新的困境。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灵魂[12,因此,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的影响是深入灵魂的,“摊大饼”与“短平快”的考核导向都会摧毁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精神。其次,行政主导下的量化考核,难以协调考核的短期性与教育成果的长期性矛盾。这就导致我国实用学科更受偏爱,基础学科被重视不够13。高校往往在科研论文等短期成果上易于取得突破,而在需要长期投入且短期难以收效的双碳人才培养上办法不多。第三,学科评价的数字依附异化了高等教育评价生态乃至高等教育治理系统[14

(三)师资队伍与发展需求有差距

首先,高校具备双碳专业背景的师资总量储备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导致从事双碳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欠缺。专家估计我国现有的双碳领域从业人员数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15,且在专业性更强的环境规划等细分领域,人才缺口更加显著16。其次,高校师资队伍在涉及双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存在不足。双碳战略涉及生态、环境、能源、经济和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不仅覆盖面广且跨度较大。同时又牵涉知识、技术和方法,既要解决好理论问题还需要创新技术方法,既是复杂问题还是系统问题,而通常分散在各个专业的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跨界融合。那些具备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环境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师资更为紧缺。此外,现有双碳师资队伍在知识储备、创新能力等层面与双碳战略的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差距。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目标[17,也是解决双碳校园建设师资不足问题的新方向。最后,高校教师在解决双碳战略实际问题上存在不足。一方面,高校教师绩效的量化考核导致了实践异化。量化考核对高显示度成果的偏好打破了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致性。许多教师对双碳目标驱动下的最新社会指向了解不深、把握不准,看上去做了许多所谓的创新成果,但难以产业化,更不能直接解决“卡脖子”问题,甚至在教育过程中也难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贯通起来[18

(四)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低耦合

首先,学科建设与双碳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不足。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教学来实现[19。双碳相关学科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人才培养方案要么不成熟,要么还在讨论完善之中,二者的匹配磨合还不够。双碳人才的需求涵盖了环境保护类、新能源、能源储备、碳核算、碳经济、碳捕获等领域,加之缺乏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其结果就是学科与人才培养不匹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契合、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有错位。其次,学科平台构建与双碳人才培养需求尚不满足。相关学科各自购置研究设备、建立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一般都不满足于“小而精”而趋于“大而全”,实践中难免造成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20。然而双碳人才培养需要的跨学科融合的大平台却比较稀缺,难以满足需求。另外,高校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建设充足的双碳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少,产学研合作程度也不够深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21。最后,学科评价与双碳创新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学科评价需要不断完善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便于操作、易于量化,因此,学科评价偏爱论文、项目数和科研经费等数字化表达的要素。这就容易落入“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育人”的窠臼。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不断浮现,需要调整评价模式h+8vzva4V4939VIEeIAYsw==22。高校确立学生作为知识自主建构者的课程理念不深入,创新跨学科实践不充分,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还不到位[23

三、双碳校园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引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

作为双碳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双碳”高质量发展无疑会促进能源、建筑、交通、制造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社会、产业具有一定的引领与带动作用。要遵照《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谋划双碳校园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双碳校园建设规范与评价标准,为高质量发展的“双碳”转型建设提供具体的、系统的引导,促进高等院校在节约能源、减碳降污等方面契合国家战略需求。

(二)高校从学科建设层面激发双碳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高校既要为全社会碳中和提供技术创新的牵引,更要在校园内加大绿色减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建设引领世界双碳基础研究的顶尖学科,打造原始创新高地,激发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紧紧围绕双碳目标,依据学校优势学科和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打破学科建设框架,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大科学”时代往往依靠学科交叉、交叉学科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24,引导发展交叉学科就是双碳校园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高校应致力于创建“碳中和”交叉学科群,将生态、环境、经济、能源、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25。多学科交叉体系建设,不仅更具实用性,而且能够使碳中和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凸显其学科交叉属性,为高校开展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新技术原理研究,创新零碳能源、零碳原料替代、二氧化碳捕获等关键技术、设备奠定基础。学校实验室、试验中心是能耗大户,研发先进的低碳节能设备,是既可行又有效的方式[26。校园智能照明升级技术、太阳能光伏利用技术、废旧物处理及垃圾分类技术、食堂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技术、校园绿化的乔灌草调配技术、建筑零能耗技术以及高效能源管理技术,可以显著降能减碳,既为双碳校园提供技术支撑,又能为社会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高校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融入碳中和理念与实践

首先,高校应将“双碳”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教育。遵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引,高校需将生态文明观贯穿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始终。通过将实施双碳国家战略意义、双碳目标的核心内涵等内容融入教学,增强学生的绿色减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强调双碳人才和智力保障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使命。其次,高校需要完善“双碳+专业”的综合化转型。在双碳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致力于将双碳理念融入专业学科建设,并编写双碳系列教材。此外,高校还应以“双碳+专业”来强化学生跨专业、跨领域的培养,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并提供更多探索低碳新能源领域前沿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

(四)高校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碳”背景下,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需要匹配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首先需要教师能够精准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概念和内涵,提高教师多学科综合教学能力。相关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还要对碳达峰碳中和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新能源、生态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融合,探寻多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需要加强“双碳”理念培训,把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融入教学科研,内化为行动自觉。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海外研学、国际交流、科研项目等活动,了解双碳发展的国际前沿,掌握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知识和技术。这既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又能够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其次,深化产学研微观生态环境也是挖掘教师教育潜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到实践一线感触双碳发展进程、先进方法技术知识以及亟须攻破的技术瓶颈。通过扶持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至关重要。学校应加大对双碳领域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提高相关学科领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在职称职务评定方面应设置与双碳相关的课改课题,鼓励教师探索如何将低碳绿色新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从而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还应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需求,优化教学和科研环境,加大精神激励力度,激发教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章诚,郑玉洁,凌红.中国的“双碳”目标与实践:形成逻辑、现实挑战、社会风险及推进进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06):78-87+131.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22-26.

[3]屈利娟.绿色大学校园能效管理研究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4]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PJu8w52q0ySefN9mXrKiwQ==2):19-25.

[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2023-07-1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1167.htm.

[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01).

[7]张艳国,罗斌华.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2):79-87.

[8]谭倩.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科学理据、价值蕴含及其话语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23(07):46-54+77.

[9]胡鞍钢,黄鑫.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05):1-20.

[10]周光迅,吴晓飞.创建绿色大学的现状和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8):1-6.

[11]毛建青,郭蓉,陈文博.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我国三级教育经费规模和结构:问题与策略——基于中国和OECD国家的数据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3,21(05):19-30+82.

[12]何敦春,刘国坤,谢联辉.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01):48-49.

[13]徐翠华.英美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3(06):155-157.

[14]么加利,罗琴.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及消解[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1):26-37.

[15]郝芳华.价值·路径·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双碳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2(01):1-10.

[16]毕军,马宗伟,刘蓓蓓,等.中国环境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05):159-169.

[17]卢晓中,胡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J].江苏高教,2023(10):1-12.

[18]高金勇.高校教师评价中的量化维度及其纠偏[J].江苏高教,2024(03):44-52.

[19]刘献君.面向未来的高校学科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22(10):1-7.

[20]王雁,徐强,尹学锋.从多学科到超学科:学科交叉的生长逻辑和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1):99-105+137.

[21]彭颖晖,刘小强.学科评价:从学术导向走向服务需求导向——从知识与经济双重转型看学科评价改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2(04):117-124.

[22]朱永东.新时代我国高校学科建设面临新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20(05):44-46.

[23]王一军.大学课程与学科规训的一体相成、内在张力及跨学科挑战[J].江苏高教,2024(03):70-84.

[24]杨佳乐.交叉学科科研评价:生成逻辑、叠加挑战与系统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09):17-22.

[25]王中叶.双碳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学科评价机制的反思与完善[J].江苏高教,2024(02):52-59.

[26]李萍,崔鹏程. 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路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01):146-14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南京林业大学‘双碳校园’建设与管理研究”(2022SJYB014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全球治理主要挑战与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研究”(23&ZD103)。

The Basic Logic, Realistic Difficulti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carbon Campus" in Universities

Qin Tiantang

Abstract: Achieving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construct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nature. Universi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nd bear big responsibilities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hold both practical and strategic positions in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dual-carbon campus. The construction of a dual-carbon campus faces a number of challenges, such as the disconnect betwee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a low match between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needs, a gap between faculty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a lack of coupling betwee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dual carbon campus must adhere to the government's guidanc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onate with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Universities should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dual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arbon neutrality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 in the field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ual-carbon campus; talent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责任编辑 沈广斌 马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