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您就签约我们社区了,我就是您的家庭医生。”这句话在推广全民签约的今天,大部分人都听到过,也相信有不少居民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但随着签约的推进深化,作为一名基层家庭医生,发现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我们签约了,能得到什么?”就此,我想梳理并介绍一下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服务,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家庭医生签约”,医患携手共筑健康。
我国医疗改革初衷,就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这听着简单,但大国无小事,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其难度说难如登天也不算为过。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为人民谋福祉,敢想、敢干的政府,向各国取经,多年调研,结合自身发展,我们通过建立一个密集、高效、专业的基层医疗网络,初步完成了这一目标,这就是我们经常在街边院角看见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引进全科医学学科,开展规范化培训,培养同质全科医生,建设全科医学人才梯队。要知道,一个家庭,所有家庭成员最容易遭受的疾病就是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正是全科医生的专业所辖,也更好地诠释了家庭“健康守门人”,于是,“家庭医生”这个称呼产生了。自此全科医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在中国普遍推广,根植基层,承担起了为人民群众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当前,很多人不论大病还是小病都要找医学专家,陷入了家庭医生不如专科医生的误区。其实,对于全科及专科来讲,只是专业不同,两者涉足医疗行业的起点和专业培训相差无几,两者对于医学的知识体量也是不相伯仲的。所以在专科以外建立全科医学,本质上就是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让我们现有的医疗资源更合理地为14亿人口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医疗照护模式叫做“三全”,即全人、全科、全生命周期。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种医疗照护是“从摇篮到坟墓”。想一想,我们生活中面临更多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否都是常见病(呼吸道感染、骨关节病、慢性胃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当罹患这些常见病时,患者的第一步未必得去专科治疗,也可以选择身边的社区卫生机构,找到您的家庭医生进行初步的诊疗,不用一上来就用高精尖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化验检查,其实大部分的症状或疾病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解决。全科医生还有一个诊疗手段——转诊,当面临急危重症、病因不明、治疗效果不佳时,家庭医生会将这部分有需求的病人上转给专科或上级医院。把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床位、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最终实现我们国家制定的分级诊疗的思路。
同时,随着人民寿命的延长,我们要学会和很多疾病或症状共存,学会管理慢性病,而家门口社区医疗机构里的家庭医生会与您并肩作战。有专家曾说过,大医院的专科好像汽车生产商,汽车到消费者手里后,我们需要更多的4S店去承托,给汽车做后续的保养维护。这里的4S店指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医生。更重要的是,您签约的家庭医生是固定的医生,可能会陪伴您数年或数十年,除了疾病本身,他对您的了解,如性格、家庭、用药偏好等远远超过了专科医生,也因此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医患双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对治疗方案、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治疗中面临的困惑、阻碍进行交流,调整方案,最终管理好慢性病,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所以,到底是社区医院好、家庭医生好,还是大医院好、专科医生好?我们要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找对匹配的医疗照护模式,一味“挤拼大医院、非专家号不挂”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当您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签约家庭医生后,家庭医生团队除了为您进行常规门诊服务外,还会根据您的年龄、危险因素、现存疾病等因素按人群分类进行健康管理。比如普通人群、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等。这里我们仅以最常见的上述三大类人群的家庭医生服务开展介绍:
普通人群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基本服务包》,其项目包含: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手册、预约优先就诊、预约转诊、每年进行健康评测及评估、健康信息送达、健康咨询、用药指导、优先化验检查。
老年人群(年龄大于65岁)在《家庭医生服务基本服务包》项目上增加老年人健康管理,包含每年一度的基础免费体检(血常规、尿常规、简易生化、心电图、腹部B超)、中医体质辨识、免费流感疫苗接种。
慢性病人群在《家庭医生服务基本服务包》上增加了长处方服务、慢性病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
那么听完以上介绍后,您对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服务是不是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是不是也想打卡一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开启后面的健康之路?但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因全国各地会结合当地情况,所以家庭医生医疗模式存在一些差异,鉴于笔者所在地区工作的局限性,具体内容还需要您走入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去了解相关政策。
最后,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一名基层健康“守门人”,我们真诚地邀请您的加入,携手同心,为自己,也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