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观壁画的工艺技法

2024-11-25 00:00李佳晔
中华瑰宝 2024年10期

研究中国寺观壁画的工艺技法,有利于更好地对壁画文物施以科学合理的保护,守护中国的历史文化瑰宝,亦可在古今对话间,了解壁画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传承和发展中国壁画艺术的文化精神,推动中国寺观壁画艺术在当代继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历史的记载中。

中国的壁画艺术历史悠久,丰富美备,是古代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寺观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类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文化信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惜,因年代久远、材质老化等原因,留存于世的壁画稀少,幸有史籍记载可寻。现留存的寺观壁画遗迹,人们比较熟知的有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等,这些壁画气势恢宏,画工精美。

寺观壁画篇幅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撑。历代寺观壁画画师众多,可惜除名家画师外,民间画师大多未能留名,在历史长河中“无迹可寻”,但是他们在艺术实践中研制出的各种壁画绘制工艺、材料、程式等被传承了下来。

寺观壁画源流

据文献记载,自上古至东汉,绘制壁画的目的在于“成人伦,助教化”,壁画题材多为圣君贤相、功臣烈士、孝子贤孙,即使画有山海神灵,也是为了宣扬统治者威德。

佛教传入中国后,造寺院,开石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人持佛号,家燃净灯,宗教氛围从北魏至宋元,渲染千年。随着佛教的传播,更有感召力的形式—宗教艺术应运而生,其与较难理解的教义相比,更加浅显具象,深入人心。庄严的佛像与西方极乐世界,通过绘画展现在人们面前。六朝的顾恺之曾为一座刚兴建的佛寺绘制壁画,待庙门开启的一刹那,壁画上的佛像似散发出千万道佛光,使信徒们甚为震撼。历代画家自顾恺之起如卫协、张墨、戴逵、陆探微、张僧繇、董伯仁、郑法士、吴道子、王维、周文矩、武宗元等,无不调粉浸墨,在各寺观的粉壁上一显身手,创造了无数艺术瑰宝。宗教的繁荣带来了壁画艺术的兴盛,很多寺观中都有壁画,其或作为礼拜对象,或作为庄严富丽的装饰,或作为教义宣传的工具。一些香火旺盛的寺庙,壁画常出自名家之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壁画也非全部为佛教内容,如张僧繇在壁画中曾画有四龙和鹰。他在绘制一乘寺壁画时,融合源自印度的晕染法,运用凹凸画法,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在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壁画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展现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和宋代是壁画艺术的繁盛时期。唐代寺观壁画绘画名家众多,作品数量惊人。可惜经“会昌灭法”,这些壁画随寺观的毁坏几尽损毁,幸有甘肃敦煌千佛洞等保存有唐代的壁画作品。唐代,绘制壁画已有分工,画家描骨,学徒或工人成色,故曰“某人画,某人成色”或“某人描,某人成”。五代时,社会政治虽常有动荡,但寺观壁画仍相当繁盛。宋代统治者对于绘画极为重视,召集画家,修建画院,征集民间画师,壁画艺术也得到了发展。至元代,因密宗盛行,寺观壁画主题多为轮回故事。明清时期,壁画衰微,但寺观壁画还在民间流行,维持一线之传。这一时期的寺观壁画留存不多,尤为可贵的是北京法海寺壁画,采用沥粉贴金技法,精美完整,庄严美妙,宏伟绚烂。

传统寺观画壁制作

关于古代壁画的制作方法,我们可从对文献记载和壁画文物的研究中获取信息。其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步成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一般分为画壁制作和壁画绘制两个部分。

寺观壁画的结构与石窟壁画和墓葬壁画的结构不同,寺观壁画绘制在建筑墙壁或木质结构上,一般需在绘制壁画前先涂抹适宜作画且不易脱落的泥底作为画壁,然后在制作好的画壁上进行绘制。

关于画壁制作的方法,文献上记载较少。汉代,壁画繁盛,蔡质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中曾提到,“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画古烈士,重行书赞”“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从中可以了解到,汉代制作画壁先将作涂料用的铅粉涂在墙壁上,用紫青颜色打上格子,然后再画上人物,并且写上赞语。这一画壁制作的基本方法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宋代李诫在《营造法式》中对画壁制作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述:“造画壁之制,先以粗泥搭络毕,候稍干。再用泥横被竹篾一重,以泥盖平,又候稍干。钉麻华,以泥分披令匀,又用泥盖平(注:以上用粗泥五重厚一分五厘;若栱眼壁只用粗泥各一重,上施沙泥,收压三遍),方用中泥细衬。泥上施沙泥,候水脉定,收压十遍,令泥面光泽。凡和沙泥,每白沙二斤,用胶土一斤,麻捣洗择净者七两。”由此可知,画壁的制作是先用粗泥混合竹篾、麻筋遍涂找平,钉麻筋分披均匀,再加中细泥,最后抹一道细沙泥,候干压平,磨整泥面光洁,然后在其上作画。画壁制作工艺随着人类生产文明的进步而逐步成熟,因地域不同,画壁的制作材料不尽相同,人们为了建造便利多会就地取材。

传统寺观壁画的画壁一般由支撑体、地仗层、底色层和颜料层组成。支撑体,即壁画附着的基础,寺观壁画通常绘制在寺观建筑的墙壁上。支撑体主要为土坯墙或砖石墙。地仗层,即壁画颜料的载体,在支撑体之上,由粗泥层和细泥层组成,混合其他的增强材料如植物纤维等,用于增强壁画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为使每一层间黏合牢固,首先需要“种麻”,即按照纵、横两个方向将木楔子钉入墙面缝隙,将湿麻有序缠绕其上,形成网状,或在砌墙时把麻分散抹入灰内,然后将掺入粗纤维和大颗粒石子的粗泥抹在墙面,待粗泥层干后,平整地涂刷细泥层。粗泥层与支撑体紧密结合,起找平作用,材料一般用掺有各种较粗纤维或较大颗粒砂子的黏土、石灰或石膏。细泥层抹刷在粗泥层表面,目的是让画壁表面平滑细腻,利于作画,通常选用含有较细纤维的黏土,一般是混合了细黄土、红土、净沙、宣纸浆、棉花、碎麻、白土粉等的胶泥。胶泥材质柔软,不易脱落,但是遇潮后,胶泥中的泥沙也会分离成粉状而脱落。

底色层,是地仗层表面涂刷的一层为了更好显现色彩效果的打底层,一般涂刷白垩土粉、高岭土粉等打底。白垩土粉、高岭土粉质地细腻柔软,不易变色,但是易脱落。自明清以来,为了避免画壁裂缝或底色层片装脱落,一般在材料中掺入羊毛、棉花、麻筋、纸浆等。之后再刷三至四次胶矾水,方能进行绘制,以利于渲染。北京法海寺的壁画在底色层制作中就掺用了棉花和纸浆。山西永乐宫壁画在底色层中掺入了白麻纸和细沙,涂抹约两厘米的厚度,最后刷胶矾水,干透后作画。

颜料层,即由各种颜料绘制而成的画面层。古代壁画所用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年久不变色,用时需加适量胶水。胶水调制过浓,容易使颜料层起片脱落;胶水过稀,则会使颜料黏性不够而掉落。

传统寺观壁画绘制

中国传统寺观壁画绘制题材丰富,通常以宗教经典故事、神灵形象、历史事件和宗教教义等为主题,建立在宗教传播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之上。在创作寺观壁画时,画师要遵循严密的宗教仪轨规定进行绘制,但这些限制并没有约束画师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他们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中,不断突破限制,抒发才思,创作出大量具有深刻宗教意义又不乏美学创意的艺术作品。

寺观壁画篇幅较大,内容繁复,非一人能完成,多为画师带学徒或工人集体制作,由画师作墨稿,弟子或他人成色。据《历代名画记》记载:“(胜光寺)塔东南院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在成画前,需要先对壁画整体进行设计打稿,壁画所用的稿本称为“粉本”,多用羊皮等动物皮。画好墨稿后,按画面线条扎细孔,然后用粉包拓印在画壁上。起稿后,再用墨勾线,随后着色。因着色为多人配合,为了保证绘制的整体效果,画师在作墨稿时会用颜色的代字注明颜色,如“工”代表红色,“六”代表绿色,“七”代表青色,等等。

在寺观壁画绘制风格上,每个朝代有些许差异。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风格雅致,绘画技法有融合外来技法的凹凸画法,也有本土绘制人物的单线平涂法,人物造型衣着紧窄,秀骨清像,呈现出“曹衣出水”的艺术风格。唐代,人物绘制面相端庄,体态丰盈,服装宽松遮体,呈现出“吴带当风”的风格,这既是唐代特有的艺术文化特点,也体现了外来的佛教文化逐步本土化的过程。宋代重文抑武,本土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壁画艺术也有发展。宋代以后,壁画颜色单纯,线条从“铁线描”转为“柳叶描”,笔墨简明而带有文学意味。元代壁画制作出现了沥粉贴金技法,在绘制技艺和制作工艺方面更加成熟。明清时期,壁画多为民间画师绘制,沥粉贴金技法使用更加普遍,技术有了新的提高。

为了增强寺观壁画的立体效果和光亮的装饰效果,画师会在人物头饰、首饰、服装的装饰品部位上立粉、堆金。立粉也称沥粉,即将浓厚的粉料堆积起来,使相应部位更具立体感,增强视觉效果。关于堆金,方法有多种:一是泥金,将胶与金箔研成细泥后用作涂料;二是贴金,用桐油将金箔贴于壁画或沥粉位置;三是扫金,洒上金粉后扫匀;四是拔金,在贴好金箔的底上着色,在颜料层快干时轻轻刮掉需要去除的部分,金箔就会显露出来。

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制作技法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视、爱护、传承这些遗产,同时也要推进中国壁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不断向前发展。

李佳晔,供职于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