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美德育”:德育美学观视角下的幼儿教育

2024-11-24 00:00:00张夏妍
科学之友 2024年11期

什么是“玩美德育”

在幼儿教育中,德育和美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育旨在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人。美学则关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并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

“玩美德育”是德育与美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以开放、愉悦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它强调将德育与美学相互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这种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意识、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幼儿健康自信的个性。

如何实践“玩美德育”

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德育意识

在“玩美德育”中,游戏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能够享受愉快的时光,还可以在玩乐中培养德育意识。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方式,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样性。这种互动性的游戏经历不仅提升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团队游戏,幼儿在互相协作和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情感与技能。

通过艺术培养幼儿的德育素养

艺术是幼儿表达情感和展现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玩美德育”中,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德育素养。通过绘画活动,幼儿被鼓励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幼儿可以参与欣赏和实践,培养情感修养。这些艺术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促进了他们对美的认识与欣赏。通过艺术形式的培养,幼儿的美育与德育素养在“玩美德育”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美丽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审美感知,如提供精心设计的艺术作品、打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欣赏空间,帮助他们培养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鼓励幼儿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戏剧等,以拓展他们的审美范围,并激发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通过情境对话和故事讲解等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并践行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其整体素养与修养。

打造支持“玩美德育”的教育氛围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营造积极正面、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可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和文化活动,让幼儿广泛接触与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激发其对美育的兴趣。同时,鼓励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合作互动,共同关注幼儿的德育和美育发展,建立起互相支持的教育共同体。通过这种合作与共享,能够进一步强化“玩美德育”的理念,让幼儿在融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玩美德育”对幼儿的影响

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玩美德育”的实践,幼儿得以在愉悦的活动中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并逐步建立起对自己的明晰认知。在游戏与艺术的启发下,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学会倾听并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出较高的情感管理能力。这种自我认知的建立将使幼儿更加自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表达需求,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

“玩美德育”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念。通过参与活动,幼儿不仅能够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还能在困难与挑战中锻炼坚韧的品格。这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将激励幼儿形成乐观、善良、富有责任感的品格特质,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中的有益之才。

促进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的发展

“玩美德育”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表现力,在艺术与游戏中让幼儿尽情展现个性与想象力。通过多样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活动,幼儿的思维得到开拓,表现力得到释放,从而培养出创新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训练将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更具有灵活性与创造力,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个体。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玩美德育”活动,幼儿不仅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还意识到自己在小团体中的作用和责任。在合作游戏和团队活动中,幼儿学会倾听、理解和支持,能够形成相互信任与协助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使幼儿在日后的社交互动中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协作意识,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