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知觉发展
很多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提出“幼儿应经过实践来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现阶段,这一观念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把幼儿的智力发展划分成多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其智力结构的改变,教学形式也应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让幼儿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幼儿阶段的孩子,其自主意识正在初步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把幼儿当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同时,音乐教师还应重视对其主体意识的启蒙,用音乐的方式为其日后的素质发展提供帮助。
在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重点内容。幼儿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官。在其视觉、听觉、触觉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幼儿会对外部世界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随着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幼儿在学习音乐、美术和提高想象力等方面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社会和情感发展
幼儿的社会意识、情绪观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音乐教师应主动引导他们与同龄人进行交往,从而充分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创意、有想象力的活动能让他们表现自我,并且能增进其社交与情绪的发展。从幼儿的创造和想象中,教师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幼儿阶段的社会和情感发展对其日后各方面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思考、交流、工作等。
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
国内外有关成年人及儿童的研究均显示,在创造性方面,自由选择较强制性选择更能激发创造性。自由选择可以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创造力。家长应该改掉以往对孩子太过严厉的管教方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持续地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其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展。
激发幼儿进行大胆创造的内在动力
音乐人主要是以其内心深处的爱好为出发点,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应重视幼儿的创造力,关注他们的想法和一些小巧思,不要对其想法进行过多的干扰,精神上的自由与安全对其创造性表现至关重要。
突出幼儿对音乐的身体感知
幼儿在开展音乐学习活动时,若以思考、说话等方式进行,其参与动机将会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师应带领幼儿运用身体运动去感知、去表现音乐,从而让幼儿可以更主动、更快乐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就幼儿的创意与表现而言,基础的音乐知识与技巧是不可或缺的。
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应以韵律为基础,融合语言、动作以及舞蹈等多样化的方式,使用“我说你做”“我问你答”等韵律游戏,让幼儿有规律地开展节奏性音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进行相互配对,让其在不停转变的节奏中持续培育节奏感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转动乐器、创作动作等方式,让幼儿全身心地融入到此项活动中。
在欣赏教学中增强幼儿的创造力
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其闭上眼睛,聆听附近的一切声响,其中主要包括窗户外的声响、呼吸声等,并引导他们想象画面,将其当成一场童话舞会来欣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声音编写脚本,并使用乐器演绎出想象中的场景,从而让其能够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感受创作音乐的快乐。在教师的协助下,幼儿还可以借助自己的肢体、表情、语言和道具等,把角色和剧情完整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自己搜索各类乐器,在掌握乐器奥秘的同时动手制作节拍器,从而持续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活动的安排方面,教师应全面展现幼儿的创造性,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规范化的音乐活动,在捕捉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予他们适时的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研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音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音乐知识和各类乐器,运用多种音乐元素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不仅可以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帮助,而且对教师音乐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