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绝大部分是网络,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再加上前几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生态的机会少之又少。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是一所注重生态环保特色教育,追求环境文化生态化、教育模式生态化、人文塑造生态化,倡导低碳绿色生活的幼儿园。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幼儿园生态启蒙教育活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只有把教育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践行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把生态教育活动融入生活中,让幼儿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什么是“生态”。
幼儿园里种植园地的白萝卜在地里悄悄长大了,萝卜叶也长得很高很高,于是我就组织幼儿一起拔萝卜。当大家听到这个活动时,班级里瞬间沸腾了,孩子们特别兴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拔过萝卜,甚至没有见过泥地里的萝卜。于是,我组织大家穿上雨靴,拿好洗萝卜的水盆,出发拔萝卜。一路上大家不停地讨论,个个都是迫不及待的样子。开始拔萝卜了,他们抓住萝卜叶用力地拔呀拔,每当白白的萝卜被拔起来的时候,都能听到一阵欢呼声。有的萝卜特别大,幼儿会自发地一起帮忙,嘴里还唱着“嘿哟嘿哟拔萝卜”,场面可热闹了。萝卜全拔出来后,要把叶子和萝卜分家,萝卜要清洗干净,叶子要放在堆肥箱里。这时,幼儿发现了一个问题——萝卜和叶子相连的杆上长满了小刺,抓着就疼。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脚轻轻踩住萝卜,再把叶子折下来。终于,在经过一番忙碌后,他们收获了一大筐白萝卜。萝卜叶也都放入了堆肥箱,等待变成肥沃的养料。正巧那天中午吃萝卜,幼儿看到自己拔的萝卜,一个比一个吃得香。
拔萝卜这个活动进行了很长时间,远远超出了日常教学活动的标准时间,但是幼儿都非常积极、投入。一次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的体验,收获的不仅是眼前的白萝卜,还有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认知,对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的理解,对粮食的珍惜,这比简单的教学更有意义和价值。
园内的生态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园外有更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等我们挖掘。之后,我们可以将生态教育活动搬到校外进行。
我们班有家长带来了一些小蝌蚪,由于现在在城市里很少见到蝌蚪,孩子们都很喜欢,纷纷猜测小蝌蚪什么时候能变成青蛙。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幼儿发现有小蝌蚪长出了后腿,慢慢又长出了前腿,变成了小青蛙,大家开心极了。可是,又过了几天,大家却发现有几只小青蛙死了,十分伤心,决定一起追查小青蛙的死因。原来,当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后,就不能在缸里放很多水了,否则小青蛙就会被淹死。大家恍然大悟,后悔没有早点知道。大家一起讨论,小青蛙慢慢长大,不能一直生活在学校里,于是大家带着小青蛙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河边,把小青蛙们放生了,大家恋恋不舍地说着“再见”,但心里却是高兴的,因为小青蛙自由了,能快乐地生活、成长了。看着幼儿稚嫩的小脸,我突然发现他们也长大了。
生活中,我们会抓住各种契机开展生命教育,例如,在植树节与社区进行合作,组织幼儿在校外共同种植爱心树,孩子们与社区的叔叔阿姨一起,在公园里种下属于他们自己的“爱之樱”。松土、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幼儿更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绿色环境的不易,从而会更加珍惜、爱护一草一木。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奥秘,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体验、发现、感悟,才是生态教育最原本的模样。
环保教育也是生态启蒙教育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园有专门的废旧物品收集区域,幼儿可以将生活中废旧的纸箱、瓶罐放进收集箱中。我们还组织了一场“环保小制作”活动,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物品。幼儿们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完成的作品都非常精美,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当幼儿自豪地拿起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时,我想,他们一定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废旧物品的价值,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一个个活动,或许幼儿对“生态”这个词没有清晰的了解,但是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探索欲望,让幼儿更愿意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这对于开展生态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在丰富多彩的生态启蒙教育活动中,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他们为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到欣喜,为动物的死去而感到悲伤,为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感到新奇。幼儿在活动中感知生命的力量,探索大自然的无限奥秘。
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自然与生态的神奇魅力。未来,我们将抓住生活中一切教育契机,开展更多的生态启蒙教育活动,让每位幼儿拥抱自然、爱护生态、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