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三大护理措施

2024-11-24 00:00:00张建媛
科学之友 2024年11期

疾病护理

对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需要采取隔离治疗和一系列隔离消毒措施。病房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每天消毒,衣被定时采取紫外线灯消毒,痰液需要留置在放有84消毒液的痰杯里进行集中处理。当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用双层餐巾盖住口鼻,使用后将纸烧掉。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需要戴口罩;接触痰液后,应使用流动的水和手部消毒剂洗手;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包括咳嗽的频率、程度和咳痰的颜色、量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肺结核患者出现咳血时要及时清理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咳血的量和颜色,记录咳血情况。大量咳血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患者体位。通常采取患者侧卧位,保持排痰通畅,避免窒息,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用药途径,适当使用镇静、止咳、止血药物。

肺结核患者出院后要按时、定量、规律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得随意改变剂量或停药。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或副作用,需要多注意观察。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调整的治疗计划。肺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应定期测量体温。如果持续发烧或高烧不退,应及时就医。此外,患者应注意自己的体重、食欲、精神状态等,如有明显变化应及时就医。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

生活护理

饮食调养

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和瘦肉、鱼、蛋、奶等蛋白质食物。维生素对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肺结核患者应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要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和水分补充,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运动指导

打太极拳:打太极拳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每天的锻炼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骑单车:骑单车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促进患者康复。慢走:如果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可以选择慢速步行,从而促进身体的恢复,每天的慢走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游泳:游泳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减少对关节的损伤。瑜伽:日常生活中多做瑜伽可以锻炼呼吸,有效缓解呼吸不良和咳嗽等症状。需注意的是,如果运动后只有轻微的疲劳感,只需短暂休息即可消除疲劳,说明运动量合适。如果出现心跳加快、心悸、头痛、咳嗽、大量出汗、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症状,且睡了10个小时后仍不能消除乏力和不适,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运动量。

日常指导

日常生活中不要随地吐痰,应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容器中。尽量少去或不去人群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对于实行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处一室,合理隔离,保持室内通风,严格戴好口罩,以防传染给家人。肺结核病人打喷嚏、咳嗽时,应及时遮掩住口鼻,避免对着他人。衣物、毛巾、床上用品等应定期更换、清洗、消毒。

心理护理

肺结核患者病程长,情绪变化多样,护士和家属应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心理护理的关键是组织好患者的情绪生活,指导患者做到情绪上的自控。

为了照顾好患者的日常生活,护士和家属有必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行为和言语,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提供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害怕疾病,担心不能被治愈,悲观失望,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帮助。护士和家属应以良好的表情和语言安抚患者,给予患者鼓励,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的肺结核患者一方面为自己的康复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出院后,由于缺乏良好的疗养条件病情复发,然后传染给亲人。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出院指导。

肺结核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通过疾病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家属应积极参与护理工作,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战胜结核病。

作者单位|云浮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