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踏实地,或在项目现场悉心检测,或钻研于办公室与数据博弈;他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混凝土建造局限,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他日夜兼程,让科研点亮绿色,让低碳润及民间……他就是晋城市工程质量标准事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刘琳。
自参加工作以来,刘琳勤于学习、善于钻研、潜心研究、创新应用,就建筑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精于专业、品于匠心,锲而不舍追求“工匠品质,经典工程”,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努力创建国家优质工程,为晋城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规模明显扩大,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实力提高,贡献叠加,对外开放程度也明显提升。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建筑业也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挑战。
在业务工作中经常遇到技术难题,刘琳总是及时组织大家讨论,邀请相关行业内的专家深入研究,请来省内或是国内的专家,帮助制定方案,解决难题。2013年,针对采空区治理,他召集地勘领域专家进行了专项研讨,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治理措施,为晋城市采空区地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14年,他邀请太原市市政道路专家,为晋城市建筑行业企业和监管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培训,极大提升了晋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管理水平。
作为一名正高级工程师,刘琳还会经常给大家讲课授业,把最新的标准规范传达给大家、把先进的监督管理办法解读给大家。每次讲课前他都会认真备课,制作讲稿课件。为了达到更好的讲课效果,他还自学了电脑操作和PPT制作技巧,并从筹备、试讲、推广、答疑等各个环节展开了细致的准备,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给大家呈现出了丰富、精彩、专业的课目内容。课后,刘琳也保持着时时“在线”、随时为有疑问的人员答疑解惑、推荐方案的工作习惯。多年来,刘琳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受到上级部门及业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2020年,他还积极参与了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全装修住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编写,为规范建筑市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企业也是我国“走出去”的主力军,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近年来,刘琳一直致力于推进多项高新技术在建设施工中应用。BIM技术是一种现代化建设施工信息化管理软件,过去常应用于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刘琳在看到BIM技术前景后,积极推动BIM技术应用。为了将现有项目与BIM技术相结合,他积极联系施工单位,介绍该技术的各项优势,亲自示范使用方法。晋城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和中原街地下管廊建设项目是政府投资重点项目,项目部分结构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工期要求紧,刘琳主动与建设、施工单位沟通,成立项目信息管理部门,运用和构建BIM技术模型,实现可视化设计,解决施工技术问题,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对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在刘琳的努力下,所有监管项目全部推行BIM技术,节约了建造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推行人工地基自平衡检测办法应用,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工程造价;“一种基坑变形监测声光报警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发展中心项目建设中得到应用,该工程2018年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推进无人机在工程监管智能化方面的应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和图传设备,监管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进行近距离拍摄,实现对人力难以到达位置的可视监控,进而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有效降低了项目施工的安全风险。
“质量至上,为民服务”。在建筑业的大舞台上,刘琳谱写着绚丽的篇章,也正是这一份“匠心”,积累了无穷的智慧。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务实,看到了建筑人那颗努力坚守的匠心。
2012年以来,刘琳着力解决建设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墙面裂缝、漏水、不均匀沉降、道路井盖高差异响都是生活中常见和群众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刘琳对此类问题重点关注,查阅相关案例、剖析质量问题的成因,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和设计,制定了改进措施和办法。他结合晋城市实际情况,针对工程周边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和工程结构部位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优化结构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法,重点控制关键环节,指导精细化施工,特别是对防渗漏、防裂缝和道路井盖高差异响等问题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建筑和市政道路设施的满意度。由他主持监督的晋城市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三馆合一)和市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在项目投入使用后,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2019年,“三馆合一”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刘琳始终坚持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总要求,锲而不舍追求“工匠品质,经典工程”。他在钢筋混凝土中散发着科研之光,在潜心研究中守卫人民的安居之所……一次次的创举,一批批优质工程的建成,都有力地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实力与辉煌。刘琳表示,“未来新时代,我们广大科技工程建设者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用科技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