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纸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出版社数字化建设

2024-11-22 00:00:00王雪凝
出版参考 2024年10期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提出了坚持纸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出版社数字化建设的五方面策略:全程数字化、生产中台化、服务场景化、运营精准化和数据价值化。同时指出数字技术变革不会停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成为新型生产力。

关键词:深度融合 科技出版社 数字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导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这一系列政策导向对推进数字化、数智化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传统出版业,是以纸媒作为内容载体的文化产业。在数字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快速改变出版业生态,出版的理念、结构、载体、传播方式、服务模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卫社”)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绘就的媒体融合发展路线,坚持“健康中国,数字人卫”的发展理念,打造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坚持“全程数字化、生产中台化、服务场景化、运营精准化、数据价值化”的融合思维,不仅为纸质图书高效生产,提供富媒体资源支持,也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权威、实时更新的医学专业知识服务。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坚持纸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出版社数字化建设这一观点,分五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坚持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

一、全程数字化:加速知识流动,推动内容生产与知识服务相融合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出版行业的面貌,为出版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深刻地影响了内容生产、传播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的出版模式正在逐渐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提供者转型,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版社不再仅仅是将纸质产品简单地转化为数字产品,而是围绕知识流动的全链条,进行深度的数字化改造。通过建设集投审稿、知识运营管理、科研服务等系列平台矩阵,出版社能够打通知识流通的“高速路”,加快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效率。这种全新的数字化内容生产与场景化知识服务相融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出版的效率和质量,更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知识体验。

人卫社积极践行全程数字化的理念,推出了人卫临床专科知识库。这一知识库一期内容就达到了600余万字,涵盖了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编者通过平台构建的模板进行编写,使得知识库的结构更加规范,样式更加统一,信息获取也更为便捷。这种数字化的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知识生产的周期,原先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编写工作,现在仅用6个月就能完成。

人卫临床专科知识库的推出,不仅提高了出版效率,更优化了用户的知识获取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随时随地访问知识库,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和研究成果。同时,知识库还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如在线问答、专家咨询等,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人卫社还通过数字化平台对知识库进行持续的更新和维护,确保知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这种全程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出版的质量,更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知识服务。

二、生产中台化:满足多元传播,构建“一次编辑、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工作格局

随着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构建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和积累大量优质资源,已成为行业共识。与此同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全新改变,呈现出载体多样化、信息多元化、传输移动化以及推送智能化的新特点。为了顺应这一变革,打造中台架构成为实现资源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及多渠道协同传播的关键所在。

生产中台化作为数字化出版的重要一环,为数字内容生产提供了格式规范、流转便捷、封装高效以及分发管理等技术支撑。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实现内容的一次生产、多种生成以及多元传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传播的广度。

人卫社在推进生产中台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相约健康百科丛书》项目为例,该项目充分利用知识管理平台的在线集成功能,实现了线上征集问题、组织编写、在线审校以及精准发布的全程数字化管理。这种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确保了内容的高质量和准确性。

在《相约健康百科丛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人卫社充分展现了生产中台化的优势。借助中台架构,项目团队能够轻松应对海量信息与资源管理,实现内容的快速生成和分发。同时,中台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帮助项目团队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市场动态,为内容的优化和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约健康百科丛书》项目在纸质图书出版的同时,还同步推出了丛书在线问答知识库。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内容的传播形式,更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访问知识库,获取健康科普知识,享受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人卫社的生产中台化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更实现了内容的多元化传播和用户的广泛覆盖。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为其他出版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生产中台化将成为推动出版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服务场景化: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持续拓展数字化应用新领域

数字化时代,数字内容的延展性和立体性为知识服务带来了无限可能,使得服务场景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通过提供直观生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数字内容不仅满足了用户碎片化学习和阅读的需要,更在无形中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为了更好地贴近用户需求,出版社需要深入挖掘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需求,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够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够为出版社赢得更多的口碑和市场份额。服务场景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科技出版社在各自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这使得它们在提供专业的场景服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以医学出版为例,作为贯通医学科研、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医学成果产出等方面的重要纽带,医学出版能够激发多种场景需求,为出版社提供广阔的服务空间。

人卫社出版的第十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正是服务场景化的一个典型例证。这套教材在使用AR技术进行互动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供了智能数字化病人、思维导图、目标测试等丰富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服务于课堂教学,还涵盖了自主学习、在线练习、教学评价、考试题库、综合管理等多个场景,全面满足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用户的需求。

智能数字化病人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诊疗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思维导图则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而目标测试则能够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这些数字资源的提供,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更提升了教材的实用性和互动性。

通过服务场景化,人卫社成功地将数字内容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未来,人卫社将继续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的新领域,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同时,人卫社也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四、运营精准化:以数据为核心,拓展服务对象,重塑出版生产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出版社不仅需要关注内容的组织与生产,更应着眼于数据服务的拓展,以扩大其使用范围并深化服务价值。这一转变意味着服务对象将不再局限于读者个体,而是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包括科研、教育、医疗等机构,从而实现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和精准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出版社需要对知识要素进行深度提取、数据标引和逻辑构建,以形成机器可以学习的知识规则。这些规则是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的基础,它们与先进的算法和强大的算力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以“数据+算法+算力”为核心的全新出版生产力。

人卫社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出版社建立的“人卫inside知识库”,涵盖了医学质控规则库、医学术语库、疾病数据集等多个子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不仅为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更以数据服务的方式,为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撑。人卫社还与科大讯飞、百度等高科技企业实现了深度合作,通过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共同打造了医学多场景智能体。这些智能体能够在不同的医学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辅助诊断、智能导诊、健康管理等,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运营精准化的实现,不仅使得出版社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在无形中推动了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以数据为核心,拓展服务对象,出版社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五、数据价值化:挖掘数据潜力,提升科技出版综合竞争力

在知识服务的过程中,数据的产生和沉淀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数据如同宝藏,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利用。为了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出版企业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历史运营和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供可视化报表分析,让决策有据可查、有数可依。这样,出版机构才能从“管得细”迈向“用得准”,实现数据的价值化。

在内容生产层面,编辑和作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读者兴趣,从而决定选题方向。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哪些领域是热点,哪些话题是读者关心的,进而策划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内容。

在市场营销层面,销售数据是预测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动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销售数据的深入分析,出版业者可以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营销方案。这有助于出版业者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行为分析层面,用户行为轨迹数据能够为出版机构提供宝贵的用户反馈。通过分析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轨迹,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偏好、使用习惯以及需求痛点,从而为个性化推荐提供指导。这有助于出版机构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以人卫社的中国医学教育题库为例,该题库通过分析不同维度的数据,实现了智能组卷、实时反馈评估、教学质量监控等功能。编辑人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能够深入挖掘院校需求,优化题库内容和分布,使内容策划更加精准。这种数据驱动的内容策划方式,不仅提高了题库的质量和实用性,更提升了人卫社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六、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步崛起,成为纸数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力。这一趋势不仅为出版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出版业者必须主动拥抱新技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赋予出版新的发展潜力,让科技出版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深度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把手工程。它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战略决心,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及义无反顾的推进勇气。一旦我们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就要全力以赴,不畏艰难,不断突破自我,确保深度融合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智慧,更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融合出版的技术和经验。通过交流合作,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卫社在医学出版领域的优势,将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转化为推动科技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出版的未来属于那些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人。在出版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用数字化共同推动科技出版深度融合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将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科技出版的新模式、新路径,为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