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是由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模式等,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进程中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此,要加快形成和完善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动态联系和交互作用:一方面,与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够推动生产力进步;另一方面,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需求不匹配,生产关系将抑制生产力发展。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持续革新,生产关系会相应地调整和变化,以满足生产力发展新需求。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农业新型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核心是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数字化是农业新型生产关系构建的重要手段,绿色化是农业新型生产关系构建的基础,加快形成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数绿融合”新型生产关系,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数绿融合”新型生产关系,从其静态的截面形式来看,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的组织形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从其动态的纵向环节来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两种划分方法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协调性。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生产力、增强社会公平性。建立和完善“数绿融合”的新型生产关系,就是要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绿色化的高效融合。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加强生产环节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资源组合应用,促进形成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学”范式。为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并稳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自然与经济物质双重基础,需要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强调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强调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而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往往追求产量和效率,忽视了环境影响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意识的提升,农业生产正朝着更加智能化、数据化和环保化的方向转变。
数据资源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矿”。要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建设,引导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数据要素的生产者和用户。以数据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物资流等向智慧绿色农业农村建设聚集,提升乡村生态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智能化监管水平。在农业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方面,要提高农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支持智慧物流、智慧水利、智慧电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基础。同时,要扩大资源的共建共享范围,将电力、市政等领域的丰富资源视为跨行业资源共享的载体,有助于实现产业生态相互促进。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得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人工劳动和依赖自然气候的方式。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劳动替代效应再造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分工,云网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高端化智能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前沿装备,实现农产品从种到收全过程无人化作业,破解了老龄化和非标化等瓶颈问题,使农业经营管理更加精细、精准、精益。智能农业设备的广泛应用,如使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精准播种机、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及无人机的作物监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水资源和化肥的使用量。数据革命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生产的面貌。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农民可以根据土壤状态、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情况,精确制定农业生产计划。这种数据驱动的农作物管理不仅能够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有助于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更为精准和可控,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加强农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要素组合应用的重要一步。
传统的生产关系强调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劳动分工,而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视角下,新型生产关系需要更多地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共享和社会责任。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还能够激励农户和企业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供应链中的非可持续因素。新型生产关系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例如,通过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质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这种以资源有效利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数字化和绿色化双重驱动下,农业生产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和升级。通过加强生产环节的“数绿”资源组合,不仅能够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还能构建更加可持续、社会责任感更强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是适应当今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全球粮食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由于生产环节具有决定性作用,数字化与绿色化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同步融入“数绿”要素的迫切需求。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升级是对生产环节变革的响应,也是通过反向驱动力进一步加速并深化生产环节中“数绿”要素的融合进程,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强调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构建“数绿融合”新型生产关系可以具象化为一系列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契合的分配制度组合,这一方面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数量型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绿色等新型要素形态加快涌现,与知识、技术等质量型要素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发挥助推器作用,激扬“数绿融合”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调动社会劳动者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推动多方利益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健全“数绿融合”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保障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夯实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要建立和完善“数绿融合”创新主体和创新应用主体分配模式。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相应的分配机制,激发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同时强化创新应用的经济效益。为确立农业“数绿融合”科技成果的权属及利益分配机制,需要制定明确的科技成果权属政策,通过规定科技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及收益权等各项权益,保障“数绿融合”各参与主体的权益与义务。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激发农业“数绿融合”创新主体活力,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要建构农业数字劳动分配结构和绿色价值分配机制。为缩小数字劳动分配“鸿沟”,强化农村数据基础制度,需要探索并构建数据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在深入分析各类资本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价值贡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既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又能有效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初次分配、再分配与三次分配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农业劳动主体的“再生产”机制,优化“数绿融合”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充分发挥潜力。
要改善农业“数绿融合”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机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加强对位处绿色生态区的低收入群体的支持,缩小农业绿色生态区与城镇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通过数字化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提升农业劳动者的数字技术集成性,统筹推进乡村数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以“人工智能+”行动融合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能够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与稳定。
要健全机制,让“数绿融合”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题中之义。传统的生产要素仅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及生态文明提出,新增了数字、技术、数据和绿色生态要素。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农业领域数字技术与绿色生产要素活力,从而更好地体现数字和绿色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通过“数绿融合”高效分配和监督农业补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以“数绿融合”为主要特点的分配制度,不仅适应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还能够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分配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
交换作为生产关系要素之一,是联系分配和消费的中介。引导交换环节的“数绿”网络协同,是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建立和完善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中,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信息不对称、市场波动大、流通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新型生产关系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合作。“数绿”网络协同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绿色理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协同运作。这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生产关系中的诸多问题,还能持续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农户、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各方共同参与决策和利益分配,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多方共赢,通过“数绿”网络协同实现农业交换环节的高效、透明和可持续。
要强化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并构建数据信息平台和协同网络。在强化数字化工具使用方面,不仅可以推广农业物联网(IoT)设备,如传感器、无人机和智能灌溉系统,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还可以开发和推广农业管理软件和应用程序,帮助农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决策。在构建数据信息平台和协同网络方面,一个开放、透明的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供应链参与者和消费者获取实时信息。这类信息包括作物生长情况、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同时,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透明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农户、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主体之间协作网络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和资源的高效流通,如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等方式可以实现农业社区的互动和经验分享。
要聚焦开放共享为基础、功能整合为主线、简化流程为核心的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农业农村治理的数据赋能。京东农场、阿里巴巴“农—地—品”等在数据化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化乡村差异化与分类化治理,拓展新型农业数字乡村的应用场景。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依托“万企兴万村”行动拓展网络帮扶机制,促进服务系统建设,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支撑。在强化农业农村网络文化建设方面,乡村融媒体、短视频等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要加快打造高质量作品。在推进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转型,创新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数字技术助力合作共赢。数字技术打破传统农业的空间限制,通过电商平台和物流网络,农产品可以快速流通到全球市场。农户通过电商平台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消耗,获取更多利润。电商平台不仅可以缩短供应链,提高交易效率,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供需,减少农产品的浪费。绿色农产品具有高质量和生态友好的特点,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绿色农产品更容易与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此外,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约束农户和企业在交换过程中的绿色行为。例如,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化农产品的物流和冷链管理,避免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浪费。基于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建立的智能化物流系统,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农户、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数绿”网络关系的建立。
从生产关系系统来看,引导“数绿”网络协同是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和新型生产关系构建的必经之路。通过应用智能农业设备和技术、采用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合作,数字平台、区块链技术等的应用,农业生产和交换过程将更加高效、透明和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变革离不开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更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数绿”网络协同,实现信息共享、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市场价格和推动绿色认证,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目标,造福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还能有效保护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交换环节的“数绿”网络协同可以推动整个生产关系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进而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适宜的交换环境与条件。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消费和消费方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社会变量,因此,建立和完善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数绿融合”新型生产关系,还必须推动消费环节的“数绿”转型和革命。从农业消费需求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观念从吃饱转变为吃好、吃得安全,绿色农业产品和服务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传统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常规动能,如大量增加农业化学品投入等,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农业绿色创新势在必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通过数字技术和制度创新加快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
促进数据资源集成转化到生产消费全链条。通过完全打通城乡数字经济,提升农业农村数字产品核心竞争力,丰富农业数字化和绿色化技术应用场景,引导消费升级。进一步发挥数据市场的配置性,精细精准开展农业市场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预判决策,通过冷链物流智能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健全电商平台溯源系统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前提下,以数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加快“数绿融合”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消费环节建设循环经济示范点,发挥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优势,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可得性,增强包容性,支持农产品可持续创新实践。
激发“数绿融合”消费场景的产品创新。通过促进农业数字化、绿色化新场景的普及应用和拓展,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鼓励创新数字、绿色等农产品,通过打造“数绿融合”消费新场景,积极强化培育我国农产品的“数绿融合”消费品牌。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加快构建“数字+”绿色消费体系,通过普及农业绿色产品的数字化溯源系统,实现绿色农产品一码辨别、查询和维权,更精准高效地驱动绿色消费,推进绿色消费结构和品质升级。同时,加强“数绿融合”消费场景的跨界合作,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数绿”消费体验。
培育“数绿融合”消费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顺应农产品需求和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数字技术为驱动,促进自下而上的市场需求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更加智能、高效地朝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驱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探索,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高效化、生态持续化和生活智能化。创新数字化绿色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定制、创意、认养等农业新业态,推动“云农场”建设,拓展农业“数绿融合”产业链、完善价值链、丰富利益链。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完善多元化农业信息公共服务,引领乡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理念。
推动“数绿融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生态资源是生态产品的物质载体。消费是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终端, 依靠数字技术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化“堵点”。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提升农业生态产品服务质量和健全质量追溯机制,进而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鼓励利用数字大脑和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系统反映农业各类生态资源数量、质量、分布、价格、权属等信息,绘制各地的“绿色生态产品价值地图”,建立农业生态产品的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生成可视化、可操作的基础核算数据。消费同时也是生产,因此,“数绿融合”型消费的发展必将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总体而言,要围绕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全面促进农业经济社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形成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数绿融合”新型生产关系(见图1)。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对传统生产关系的种种局限,“数绿融合”的新型生产关系应运而生,为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链条中,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数绿融合”的新型生产关系展现出无穷的潜力与前景。在生产环节,数字技术和绿色理念的结合推动了农业的智能化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在分配环节,数字技术促进了公平透明的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更加精准和高效,减少了浪费,优化了资源利用。在交换环节,“数绿”网络的协同打破了传统流通的壁垒,信息共享和透明化的交易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响应速度和质量保障。在消费环节,“数绿”平台使消费者获得更丰富的农产品信息和溯源保障,增强了消费信心和满意度,推动了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
“数绿融合”的新型生产关系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数绿融合”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绿色理念,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高效协同,既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绿色理念的深入,“数绿融合”的农业新型生产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数绿融合”的新型生产关系正在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为农业领域创新创业者开辟广阔空间,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注入农业新动能。
本研究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北京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GLA01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