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悠悠黄河之水哺育了数不清的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在广袤的黄河尾闾,有一种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风格,传颂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这就是来自东营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鼓舞(陈官短穗花鼓)。
鼓舞(陈官短穗花鼓)2006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各种流派遍及大江南北,中华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短穗花鼓属于鼓舞的一种,以鼓为主要乐器,以打击乐镲配合。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饱含他们对生活辛酸的提炼。我国发现最早的陶鼓(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是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村遗址中出土的。
陈官短穗花鼓又名打花鼓、秧歌鼓,起源于明清时期,其创始人是东营市广饶县陈官村民间艺人张延水,在东营市广饶县一带特别是陈官镇流传甚广。因张延水所创制的花鼓在鼓槌的尾端系有鼓穗,且能以穗击鼓,故得名“短穗花鼓”。旧社会流浪艺人借短穗花鼓以乞讨谋生,年谷不登之时,艺人们便背起花鼓各地逃荒。表演时一人打鼓, 一人伴唱, 伴唱者手击小镲, 伴唱一些传统段子, 唱腔都是乡味十足的民间小调。花鼓唱词内容庞杂,但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比如,代表曲目《串九州》中将“花鼓”比作“花大姐”,“不洗脸也不洗头,背着花鼓就去串九州”反映出北方农民的豪迈,也是艺人生活滑稽中带有悲伤的体现。此外,《串九州》曲调低沉,也从侧面生动地呈现了漂泊艺人通过卖艺维持生活的艰苦。
随着时代的变迁,短穗花鼓成了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在东营市,每逢传统节日、庙会等活动,陈官短穗花鼓的表演总是能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它独特的韵律和表演形式,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
陈官短穗花鼓的表演形式独具一格,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通常一人击鼓而舞,一人击镲伴奏。舞者需掌握复杂的舞蹈动作和击鼓技巧,如“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等;伴唱的人手击小镲,唱一些乡味十足的传统的民歌曲调,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
表演前,舞者敲击着“跑鼓点”做“二龙弹须”或“金丝缠葫芦”等动作,上场绕场数圈,称作“打场”。待人群稳定后,舞者站在场中央,表演正式开始。表演一般按单劈叉、双劈叉、苏秦背剑、鲤鱼打挺、喜鹊登枝等动作顺序进行,一个动作可做数遍。舞者做完动作后,原位站立敲击“短点”节奏,然后选唱《串九州》《报喜歌》《劝人歌》等曲目,每唱完三句词,鼓镲击“短点”,再接唱最后一句。出场时,需要绕场走出扣手、卷白菜心、绕八字、左右“月牙”、吊花篮等图形的动作。每个图形走完都要回到场中央,再继续下一个动作。表演尾声,舞者会做展现技艺的高难度动作,速度随着表演收尾越来越快,在高潮处结束。
陈官短穗花鼓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即表演者要以穗击鼓。三寸长的短杆上系着短鞭,短鞭的中心两个猫耳朵上配有两个灯笼穗,使得表演时能够随风飘舞,鞭头加工成疙瘩穗,实现穗头击鼓。表演时,随着激昂的鼓点,两条穗缨子上下翻飞,随着舞步左右旋转,穗缨子像两个大花球一般飞转,精彩绝伦。
张兰青是陈官短穗花鼓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短穗花鼓。陈官短穗花鼓第一代传人张延水系张兰青祖父,第二代传人张洪果系张兰青父亲、张洪祥系其叔父。
作为新时代的传承人,张兰青将对陈官短穗花鼓的热爱融进了骨子里。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一民间艺术,使陈官短穗花鼓舞后继有人,本着“免费教授、传承与发展”的理念,多年来张兰青主动广收学员,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张兰青还将陈官短穗花鼓引进校园,在广饶县第一、第二实验小学和陈官中、小学开设了“短穗花鼓校本课”,免费给学生们传授技艺,并在陈官镇中心小学成立了培训基地——“快乐敲击吧”,开展短穗花鼓的普及培训。
为了使陈官短穗花鼓适应市场的新潮流,张兰青还对表演形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突破原来一人打、一人唱的传统表演形式,成立了一支60人的表演队伍,购置配备了表演用的花鼓、服装和乐器等器材。改进创新的陈官短穗花鼓,加配了大鼓、锣、钹等乐器,可以更好地营造欢庆的节日气氛,适应广场表演、节日庆典等活动。多年来,陈官短穗花鼓这一民间舞蹈在市县乡等各种喜庆节日活动中汇报展演上百场,丰富了群众生活。
2017年,张兰青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